我國公路建設發展迅速,高速公路總里程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位,目前許多高速公路都已進入大、中修期,據統計每年翻修開挖出來的舊瀝青混合料將超過1000萬噸。但是在當前交通運輸行業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和低碳環保”工作的背景下,瀝青路面材料的低碳環保拌和技術和熱再生應用技術也就成了公路建設和養護領域所關心的焦點。原來的瀝青路面材料拌和技術將不能滿足現今的使用要求。在節能大環境的驅動下,我經過深思熟濾細心研究,在此提出改進瀝青路面材料拌和設備,進而運用廠拌熱再生技術。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就是將不能滿足使用要求的舊瀝青路面瀝青混合料經過一定的加工和處理,包括對舊瀝青路面進行翻挖、破碎、篩分,再和新集料、新瀝青、再生劑(必要時)重新混合,變成可以達到技術標準要求的混合料以后,重新鋪筑為新的路面。就象我們中國公路學會養護管理學會理事長、交通部科技司巡視員劉家鎮說到的:“在當前交通運輸行業大力推進‘節能減排、低碳環保’工作的背景下,推動瀝青路面材料拌和技術及其設備的進步,深入開展路面用材料再生利用技術和工藝的研究,對于國內公路建設、養護領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經過仔細閱讀查找此方面的材料信息,看到了廣東冠粵路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克建先生、原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黨委書記孫祖望先生等幾位領導提出的雙滾筒連續式瀝青攪拌設備及技術進展和廠拌熱再生技術的運用,我認為是非常必要的和重要的。所謂雙滾筒拌和設備和廠拌熱再生設備的工藝流程及組織結構如圖所
美國ASTEC公司總工程師 格雷格·瑞尼作《雙滾筒連續式瀝青攪拌設備技術進展與廠拌熱再生技術在美國的運用 》的報告中介紹了雙滾筒連續式瀝青攪拌設備在國際市場的應用。據介紹,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已經有超過1000臺雙滾筒連續式攪拌設備在世界各地各種氣候條件、各種復雜工況環境下得到成功應用。在中國廣佛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中引進了一臺ASTEC4000型連續式雙滾筒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我們通過廣佛高速公路大修工程的實踐證明,采用連續式雙滾筒瀝青混合料拌和樓不僅產能高,故障率低,質量穩定,而且新骨料逆流烘干,降低瀝青老化,再生效果好,不易造成二次污染。更加證明了該系列產品完全符合我國公路建設和養護的節能減排要求,我期望將該技術首先運用于瀝青混合料的廠拌熱再生設備上,然后再推廣到新建公路的瀝青材料拌和設備上。
談到再生技術,有它的分類和適用性。
第一:廠拌熱再生,是將舊瀝青路面用銑刨機銑刨后運回工廠,通過破碎篩分,并根據舊料中的瀝青含量、瀝青老化程度、碎石級配等指標,加入一定數量的新集料、瀝青和再生劑(必要時)進行拌和,使混合料達到規范規定的各項指標,再重新鋪筑于新舊路面。但要求舊瀝青回收料在廠拌熱再生技術利用中不能超過50﹪ ,通常用10﹪ - 30﹪,因此,摻入大數量的新集料和新瀝青,使再生混合料的級配和瀝青結合料性能均得到充分改善;而且,通過一定的配合比設計和嚴格的質量控制,廠拌熱再生瀝青路面具有和普通瀝青路面相同的路用一切性能。
第二:廠拌冷再生,是將銑刨下來的舊瀝青混凝土路面材料運回穩定土攪拌廠,經過破碎作為穩定土骨料,加入水泥或石灰、粉煤灰、乳化瀝青等一種或多種穩定劑進行攪拌,然后用于基層或底基層的鋪筑,據實驗,這類基層具有柔性基層的特點。據說這項技術在國外已經被普遍應用,可以看出這項技術不但未充分利用廢棄材料中的瀝青,而且舊瀝青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混合料的抗壓強度,其生產過程幾乎不需要專用設備就能完成。實踐證明具有很好很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今天,當公路養護工作日益成為我們需要面對的重點和難點時,應該更加清楚認識雙滾筒連續式瀝青攪拌設備和廠拌熱再生新技術、新工藝在國外的成功應用。隨著我國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維修量的不斷增加,對瀝青混合料的拌和、再生技術就有必要加強研究和借鑒發展。我國氣候多樣,各地區的適用條件和適用場合差異較大,我想對瀝青路面材料拌和設備及廠拌熱再生技術工藝的改進、提高、應用和發展道路,還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