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對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病害的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路橋建設時間:瀏覽:

    引言
    瀝青作為一種路用結合料,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的面層均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高速公路的交通量日益增加,車輛趨向大型化并超載嚴重,很多高速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均出現車轍、裂縫、坑槽、泛油、推移等質量病害,嚴重影響了行車速度、行車安全,加大了汽車磨損,縮短了瀝青路面使用壽命,影響了道路投資效益[1]。
    1瀝青路面的常見質量病害及成因
    1.1車轍
    車轍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是降低路面使用性能和導致路面需要進行維修的最主要原因。車轍有3種類型:①由于瀝青面層在施工中壓密問題所造成的車轍;②由于荷載作用超過路面各層的強度而產生的結構性車轍;③瀝青混凝土側向變形造成的流動性車轍。車轍是在行車荷載重復作用下,基層發生松散、沉陷,從而造成面層進一步龜裂,如此反復循環,瀝青面層會發生脫落沉陷,路面產生永久性的帶狀凹槽。除了影響行車舒適度外,車轍還直接影響交通安全。
    1.2裂縫
    (1)縱向裂縫。有自上而下的表面裂縫和自下而上的疲勞裂縫。此類裂縫主要是由于路基的不均勻沉降而引起的,當路基施工過程中壓實不均勻時,就會出現局部壓實不足的現象,在車輛荷載的長期作用下,路基被壓實固結,導致形成縱向裂縫。
    (2)橫向裂縫。瀝青路面最常見的一種裂縫。瀝青面層溫度收縮時,瀝青混合料逐漸變硬變脆,并發生收縮變形。當收縮拉應力超過瀝青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瀝青路面表面就會被拉裂,并逐步向下發展,形成橫向裂縫;基層材料因失水收縮而形成規則的橫向裂縫,隨著溫濕的循環變化及行車荷載的反復作用導致瀝青面層底面裂縫沿豎向向上擴展到道路表面,從而形成瀝青路面橫向裂縫。雨水沿這些裂縫滲入路面結構層的內部,會縮短路面的使用壽命。
    (3)網狀裂縫。當基層局部強度不足,如集料離析、膠結料偏少、壓實度不足等,還有路基和面層的強度不足,如下沉、變形、孔隙率過大等,一旦受到載重車輛的作用,面層就會拉斷成為網狀裂縫。
    1.3泛油
    新建瀝青混凝土路面在通車后的第一個高溫季節,特別廣西氣候炎熱的條件下加上繁重的交通量作用,中面層和底面層瀝青結合料剝落之后,瀝青向上部遷移至表面層,造成中、底面層失去粘結而松散,表面層瀝青富集出現泛油現象。在大多數情況下,泛油僅產生在行車道上,呈現間斷式的片狀分布。
1.4推移
推移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面層與基層粘結不良,透油層灑布不均勻,大量超載車輛,瀝青混合料性能不良等。在瀝青混凝士路面鋪筑前,由于基層表面清掃不干凈、透油層灑布不均等都會容易造成瀝青面層和基層粘結不良,瀝青面層建成通車后在大量超載車輛作用下,基層粘結不良處、特別是瀝青面層施工接縫處開始產生推移,輪跡帶兩側會產生擁包,會出現由于推移而造成的嚴重裂縫。
    1.5沉陷
    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局部沉陷是路基不均勻沉降或由于局部開挖后回填土壓實不足而造成的,隨著路面結構的破壞,修補之后損壞還會繼續發展。路面發生的沉陷有局部沉陷和大面積的下陷。路面局部小面積沉陷是由基層局部壓實不足、強度不夠,在行車載荷作用下,路面發生龜裂,當水滲入后,使損壞的基層進一步軟化,造成面層沉陷;路面大面積下陷一般是由路基不均勻沉降或者局部滑移引起的。
    1.6水損壞
    瀝青路面在水的作用下,瀝青與礦料的粘結力逐漸喪失,從礦料表面脫落,在車輛的作用下,瀝青面層呈現松散狀態,導致集料從路面脫落,它是破壞力最大的一種路面病害。水損壞一般是自下而上的過程,由瀝青層底部向上擴展,貫穿整個瀝青面層而造成破壞,地下水在蒸發壓力作用下和毛細作用下上升有關。表面滲水也有積聚于瀝青面層底部的趨勢,水損壞在瀝青面層底部發展危害更為嚴重,水損壞具有反復性。
    2瀝青路面常見病害的預防措施
    2.1優化設計
    提高瀝青路面使用性能的重點應該在優化結構設計,按每一條路的實際情況去設計路面面層,對所用瀝青混合料進行優化設計,礦質混合料設計時應該采用骨架密實結構,瀝青用量應根據不同層位面層需要的功能選定。
    (1)選用松弛性能好的優質瀝青作面層,采用雙層改性瀝青或者其他摻加特殊材料的瀝青,以改善瀝青的低溫抗裂性能及高溫穩定性。
    (2)合理控制好瀝青面層厚度,采用厚度為4~6 cm瀝青混凝土,并緩解了國內優質瀝青供不應求的矛盾。
(3)采用厚度為20~25 cm混凝土或者20~30 cm水泥穩定碎石半剛性基層,
不怕雨水侵入。
    2.2杜絕片面追求施工進度
    現在修建高速公路,需要資金多、規模大。部分領導把這些工程看成政績工程,一再縮短施工工期,嚴重違背科學規律。
    2.3控制好原材料的質量
    (1)選用具有良好的高低溫性能、抗老化性能、含蠟量低、高粘度的優質瀝青。特別是對瀝青針入度,延度指標必須嚴格把關,也可以在瀝青中摻加改性劑來提高基本性能指標。
    (2)集料應該選用耐磨、堅硬、抗沖擊性好的碎石或者破碎礫石。
    (3)混合料的級配確定瀝青混合料的高溫穩定性和疲勞性能、低溫抗裂性。
    (4)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交通情況做具體分析,為提高瀝青路面使用性能還可以采用以下兩個途徑:①改善礦料級配,采用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②改善瀝青結合料,采用改性瀝青。
    2.4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
    (1)瀝青混合料拌合、出廠溫度應滿足攤鋪壓實的要求;瀝青混合料外觀應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團成塊及離析現象。
    (2)合理安排工期,避開不利天氣施工。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施工氣溫低于10℃時不宜施工。在雨天或者下層潮濕時,不得攤鋪瀝青混合料。
    (3)選用熟練工操作攤鋪機,對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宜采用兩臺或者兩臺以上攤鋪機成梯隊作業,聯合進行攤鋪。相鄰兩幅之間宜重疊50~100 mm,前后攤鋪機宜相距10~30 m,在攤鋪過程中,盡量避免停機,攤鋪溫度、碾壓成型等溫度控制必須按規范要求進行。
    (4)接縫應該采用熱接縫。上下層的縱縫應錯開150 mm以上,上面層的縱縫應安排在車道上。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接縫應錯開1 m以上,中、下層可以采用斜接縫,上層可采用平接縫。接縫應該粘結緊密、壓實充分、連接平順。
    (5)對于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瀝青路面的上面層和中面層的瀝青混凝土混合料進行配合比設計時,應該通過車轍試驗機對抗車轍能力進行檢驗。
    (6)壓實成型后的路面應進行早期養護,并封閉交通2~6 h。開放交通的初期,應設專人指揮,車速不得超過20㎞/h,并不得剎車或調頭[3]。
    3瀝青路面常見病害的治理措施
    實地調查瀝青路面的病害,根據路面病害的類型、面積大小、施工的難易程度、交通流量的大小等確定最佳治理方案,保證治理工作快速高效。
    (1)修補路面裂縫一般在冬季進行。對于縫寬小于5 mm的細縫,可以用噴槍中的壓縮空氣將縫里雜物吹干凈,然后用瀝青噴槍將灌縫機上已加熱熔化的瀝青灌入裂縫,用密封膠以能灌入縫中30 mm以上為宜。
(2)局部龜裂、坑槽、小面積沉陷的修補。用切割機將修補的范圍切割出來;用銑刨機將病害的路面挖除,要確保將損壞的混合料都清除干凈,坑底達到堅實面層;在坑內灑布透層油;再鋪筑上面層瀝青混合料,用人工搗壓密實。如中、下面層已損壞,則將中、下面層也鏟除,并用新拌和的瀝青混凝土補好;
(3)對路面病害特別嚴重的地方,采用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進行修補,以提高路面抗車轍能力、低溫抗裂能力、耐疲勞能力等。
    (4)對大面積的路面嚴重破損,需要弄清基層情況,比如發現基層嚴重損壞,應該進行徹底的處理,小面積可用瀝青碎石或粗粒式瀝青混凝土填補,大面積的則需重做水泥穩定碎石基層。
    大面積嚴重沉陷,要調查沉陷的形成原因,如果屬于路基不均勻沉陷或者滑移,要對路基進行穩固處理,再進行瀝青碎石或粗粒式的瀝青混凝土填補。
    產生瀝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優化設計的同時,應該加強施工管理、按規范施工,提高施工質量,在提高瀝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同時,延長瀝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壽命,全面提高我國公路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徐振華.論瀝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原因和施工技術[J].江西:江西建材,2009,(3):72-73.
    [2]汪敏玲.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控制與驗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1):125-127.
    [3]張大春.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實務[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5):300-3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荣县| 武冈市| 北海市| 松桃| 甘德县| 铅山县| 江川县| 武鸣县| 玉龙| 东丰县| 昭平县| 肥乡县| 饶阳县| 富蕴县| 陆川县| 桓仁| 锦州市| 方城县| 留坝县| 武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莱州市| 井陉县| 鄂托克旗| 监利县| 宜都市| 独山县| 和林格尔县| 湖南省| 青川县| 收藏| 微山县| 拜城县| 遵义市| 克什克腾旗| 华坪县| 榕江县| 峡江县| 柳州市| 虞城县| 芜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