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激活后增強效應對跆拳道運動員下肢快速力量的影響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綜合論文時間:瀏覽:

  激活后增強效應(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是一種由最大強度抗阻練習引起的肌肉力量快速增加的短期生理現象[1-2]。Brown等在1998年的研究中正式提出了“激活后增強效應”作為提高運動員力量素質表現的訓練手段,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3]。隨后學者們從激發運動員跳躍能力[4-6]、短跑能力[7-8]和投擲能力[9-10]等方面的增強的效果進行了系統研究,發現增強效應受誘導手段、誘導強度和間歇時間的影響較大,效應產生的生理機制可能為肌球蛋白調節輕鏈磷酸化作用加強,運動單位募集能力的提高,誘導后骨骼肌羽狀角變小[11]。國內現有對于激活后增強效應的研究有綜述類和實驗類,主要是對研究進展[11-13]、影響的時間效果[14]、肌肉活性[15]、誘導條件[16-18]等開展的相關研究,結合專項力量特點進行激活后增強效應的研究相對較少,針對跆拳道運動員下肢快速力量激活后增強效應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文以激活后增強效應為切入點,結合跆拳道運動員對下肢髖關節和膝關節的伸、屈快速力量,橫踢、推踢、下劈技術的專項快速力量進行研究,探索PAP誘導練習后跆拳道運動員下肢快速力量和專項技術表現的影響效果,為跆拳道運動員提高快速力量以及熱身活動中的應用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PAP效應對跆拳道運動員下肢快速力量的影響效果。為了驗證PAP效應對不同性別跆拳道運動員下肢快速力量的影響效果,本實驗招募了12名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跆拳道專項大學生自愿參與本次實驗,其中6名男生,6名女生。受試者近1個月內無下肢關節損傷,熟悉實驗中測試的動作。受試者基本信息見表1。

  1.2 測試流程

  本實驗采用95%1RM 重復5次的負重深蹲PAP誘導強度,測試第3、6、9、12 min后的力量變化情況[16-17]。測試流程為首先測試受試者下肢負重深蹲最大力量1 RM,然后根據測試結果計算每個受試者95%1 RM 重量,為保證測試過程中的安全性,最大力量1 RM測試以及PAP誘導均在深蹲架上進行,并帶領受試者統一進行測試前熱身,熱身內容包括5 min靜態拉伸和10 min動態拉伸。按照測試流程PAP誘導前,受試者先進行 1次等速肌力測試和電子護具測試結果作為基準值,然后進行 PAP 誘導實驗。PAP 誘導結束后的每3 min進行1次等速肌力測試和電子護具測試(3、6、9、12 min) ,測試流程見圖 1。

  本次實驗分為兩個環節,兩次實驗安排間隔48 h[17],每次實驗的流程、負重方式、負荷強度和測試時間內容相同,只有測試方式有所區別。第一次實驗主要進行PAP誘導后的等速肌力測試[18],測試受試者下肢髖關節和膝關節的力矩變化,并記錄結果。在對2位北京體育大學跆拳道專項和生物力學教授的訪談后,選取了下肢髖關節和膝關節兩項測試指標,踝關節在專項技術應用和測試中的意義不明顯,因此沒有選入該指標。第二次實驗進行PAP誘導后的電子護具測試[19],主要測試受試者下肢腿法技術應用表現的變化情況。以往的研究中多是針對受試者基礎力量的測試,少有結合跆拳道專項技術進行測試的研究[19]。因此,本實驗在訪談跆拳道專家的基礎上篩選了橫踢、推踢和下劈腿法技術指標進行測試[17,19],探索PAP效應對跆拳道運動員下肢快速力量以及專項技術應用表現的影響效果。

  1.3 數據采集與處理

  1.3.1 等速肌力測試

  等速肌力測試采用Isomed2000等速力量測試儀進行采集。按照等速測試訓練系統設計的身體姿勢將受試者進行固定,設定運動速度為240°/s,利用該系統提供的測定程序,進行髖關節和膝關節的等速測試。儀器將自動記錄關節在運動中的力矩變化,自動計算得到力矩曲線及多項反映肌肉能力的參數。正式測試前需讓受試者做數次嘗試,讓受試者熟練掌握測試的正確用力方式。正式測試中每個關節連續測試5次,取最高值記錄最終結果。測試過程中給予每位受試者充分的口頭鼓勵,以便保證測試的效果。

  1.3.2 電子護具腿法測試

  電子護具腿法測試采用正式比賽中使用的DaeDo電子護具進行采集。DaeDo電子護具在軀干、頭盔以及腳套的內部都有放置芯片,它們連接著電子記分系統的無線發射器,將得分和力度值即時通過無線傳輸顯示在計分顯示器上,可以有效對運動員腿法擊打的力度和速度進行測量。測試中,將電子護具護身綁在沙袋上,一人站在沙袋后固定沙袋保持不動(或者一人高舉電子護頭保持不動)。電腦打開電子計分軟件,將電子護具通過信號發射器與電腦相連,軟件進入測試模式。受試者穿戴好電子護腳進行試踢,當電子護腳有效打到護具時,電腦屏幕會顯示力度值。確保器材沒有問題之后,測試者發出開始的信號,同時開始計時。受試者需在聽到開始信號時,以最快的速度,全力擊打護具。測試者一邊看著計時一邊向受試者說出“加油”“漂亮”“好,保持住”“再加油”等口頭語激勵受試者。

  1.4 數據統計

  本文收集了受試者95%1 RM深蹲前后240°/s髖膝踝相對峰力矩和10S后腿橫踢、前腿橫踢、前推推踢、前腿下劈的力度值和有效次數作為本次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利用Excel和SPSS Statistics 22.0對實驗數據進行分類整理。運用統計學相關知識,進行分類整理。通過SPSS22.0對分類整理后的數據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從而得出本研究所需要的數據支撐。后期使用GraphPad Prism 8進行圖片制作。

  2 結 果

  2.1 等速肌力測試結果

  由表2可知,受試者膝關節的爆發力在受到95%1 RM負荷刺激后的3~12 min內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屈膝相對峰力矩的測試結果增幅在6.7%~11.7%之間,伸膝相對峰力矩的測試結果增幅在7.9%~12.5%之間。這說明激活后增強效應確實能有效提高跆拳道運動員膝關節的爆發力,且這種最大力量深蹲引起的增強效應能夠存在12 min,在這段時間里受試者的膝關節爆發力均高于基礎值力量。是因為最大力量的深蹲,刺激了受試者神經和肌肉系統,提高了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更多的肌纖維也被激活,處于激活或預激活的狀態,當疲勞期過去以后,完成相同負荷的關節動作時,更小的興奮刺激便能動員更多的運動單位參與到肌肉收縮中,從而達到提高運動表現的能力。而且由于深蹲的動作能夠有效刺激到股外側肌、股內側肌、股直肌等肌肉,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股直肌就是控制膝關節伸展的,所以伸膝的爆發力增長效果會優于屈膝的爆發力增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达市| 新巴尔虎右旗| 泗洪县| 龙里县| 水城县| 江山市| 沙河市| 徐汇区| 巨野县| 木兰县| 平罗县| 东源县| 灵寿县| 静宁县| 阳谷县| 巨野县| 谢通门县| 余庆县| 新乐市| 长垣县| 林芝县| 乌苏市| 秦皇岛市| 弋阳县| 历史| 开化县| 灵武市| 镇江市| 宝鸡市| 卓尼县| 陆丰市| 葵青区| 德阳市| 潼关县| 织金县| 牟定县| 遂平县| 宣威市| 凌云县| 丹寨县| 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