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為了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數字技能與數字素養,對大學計算機實踐課程的教學進行了改革與探索。提出以OBE目標成果理念為導向,將AISAS模式和雨課堂智慧教學工具應用到實踐教學過程中,并通過賽教融合機制,改善實踐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數字技能。
關鍵詞: OBE; AISAS模式; 雨課堂; 數字技能
引言
“提升全民數字技能,實現信息服務全覆蓋”是數字化時代的要求[1],當今即時通信、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給人們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同時,數字技能的不足、信息泄露的危機以及數據安全的風險,亟需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數字技能和數字素養。
“大學計算機實踐”是重要的上機操作實踐課程,不僅需要提高學生計算機的操作應用能力,而且需要提升學生的計算機信息素養與數字能力。本課程主要包含Word、Excel、PPT、圖像處理、音頻處理、視頻處理以及網絡應用等方面,與當代的數字技能要求相匹配。各高校為了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競爭能力,組織開展了許多競賽活動來促進教學。因此,在“OBE”教學理念下,需要將“教-學-賽”體系、智慧教學工具融合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進一步改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數字技能與數字素養。
1 現狀分析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5G技術等迅速發展,我國的數字技術應用也逐漸成為世界的先驅者。人們越來越依賴數字技術的同時,需要具備必要的數字技能。大學的計算機實踐課程在數字化教育中有重要地位。而該課程教學目前存在一些困境。
⑴ 傳統實驗教學過程中,主要講解實驗環境的介紹、目的與要求。學生只是應付式完成基本操作,并沒有進行更深入的探究。同時,課堂教學時間有限,遇到較難的操作問題,學生就更顯被動。
⑵ 滿堂灌教學,效果不佳。大學計算機實踐課程主要采取的是大班教學,作為新生實踐類基礎課程,學生操作技能水平有差異,學習的能力與興趣也各不相同。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采取“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師生交流時間有限,難以形成有效的教學信息反饋網。從而,逐步演化成“無問題”、“被學習”等教學現象。
⑶ 實踐課程內容與當前社會技能需求不匹配。本實踐課程主要是文檔、電子書、PPT以及簡單網絡工具軟件的使用,而且工具軟件版本老舊,更新不及時。互聯網下工具軟件更新迭代,計算機技術發展迅猛,網絡下成長的大學生,學習理念前衛,獲取知識及時、有效。因而,書本的簡單知識架構并不能滿足當前大學生的技能需求。
2 數字化教學模式的特點
所謂數字化教學模式,主要是基于OBE教學理念,采用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運用AISAS模型的教學方法進行賽教融合教學,在教學理念、教學工具、教學過程以及教學目標四個方面進行改革與探索。
2.1 OBE教學理念
OBE [2](Outcome based education,目標導向教育)是一種先進有效的教學理念,其在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后,廣泛應用于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教育中。以國家的創新驅動為發展抓手,聚焦“一帶一路”、“互聯網+”等重大戰略實施,更加促進了高等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新。在中國工程教育改革中OBE教學理念得到廣泛應用,其主要強調:①學習成果是什么?②為什么取得這樣的學習成果?③如何有效獲取這些成果?④如何知道是否取得學習成果[3]?
OBE教學理念注重個性化評定、人人皆可成功、績效責任、能力為本。因此,在實踐課程教學中,貼近教學設計需求,通過計算機設計大賽、物聯網+大賽等比賽為最終成果目標,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
2.2 雨課堂
雨課堂[4]是一款智能教學輔助工具由清華大學和學堂在線平臺共同研發推行,其主要將MOOC資源、微信、PPT三者相融合,將優質的MOOC資源通過新型的教學工具推送給學生,實現智慧課堂教學平臺。
雨課堂主要有公告發布、課堂測試、課堂隨機點名、匿名彈幕、投稿、復習預習題推送、試卷制作以及支持視頻直播等功能,功能覆蓋面廣,基本滿足整個教學過程的需求。教育部發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進一步推動教育理念更新、模式變革與體系重構。雨課堂的課堂測試功能,隨時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進度。課堂點名功能、課堂彈幕、紅包功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了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課前預習的推送、課后復習的總結以及課堂數據的及時反饋,提高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完善了教學反饋機制。因此,雨課堂智慧工具的運用,不僅給傳統課堂帶來活力,而且也實現線上直播課程,真正做到線上線下學習相融合。
2.3 AISAS教學模式
AISAS模型起源于日本的電通公司,是針對互聯網與無線應用時代下消費者行為的分析模型。該分析模型強調環環相扣,注重消費者體驗。這種管理模型與當前的教學理念不謀而合,讓教學不再是單一的知識灌輸,而是更重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雙向交流,形成有效的教學反饋網。我們以目標成果為導向,采用AISAS教學模型,進行賽教融合教學[5]。
AISAS模型主要由五大模塊組成,Attention(關注)、Interest(興趣)、Search(搜索)、Action(行動)、Share(分享)。各模塊的應用分析如下。
⑴ Attention(關注),教學目標就是整個實驗教學過程的主線,教師通過教學目標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依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有的放矢。只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才能抓住重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⑵ Interest(興趣)),一般采用短視頻、驚人數據、名人軼事或者新聞熱點等方法,引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當前實驗課程的必要性與實用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⑶ Search(搜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采用不同的素材資源、軟件工具以及設計思路。因此,實驗目標的達成,需要學生自主搜索各種學習資源,掌握軟件工具的下載與使用,掌握軟件設計的方法。
⑷ Action(行動),所謂參與式學習,采用信息化手段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采取分組討論、小組合作等方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提升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的積極性。
⑸ Share(分享),依據實驗內容的不同教學目標,采取不同的評價策略。通過分享實驗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如何解決問題、展示最終實驗成果,通過智慧化教學工具中的投票功能,評選出最佳的成果作品。通過此方式,評估學生的知識掌握度、檢驗實驗目標完成度、激發學習積極性、提升數字能力。
3 賽教融合機制的教學改革
3.1 知識體系的構建
中國大學生MOOC平臺包含8000余門優質在線課程資源,覆蓋面廣、資源豐富、適合線上教學。本文以《大學計算機實踐課程》為切入點,根據實驗大綱的具體要求,選擇適宜的精品課程作為預習、復習、拓展資源。依據實踐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分三個階段:一是掌握多媒體技術與Office應用工具的使用;二是培養計算機思維,針對實際需求,形成理解、分析、合作并解決問題的計算思維習慣。三是在當前大數據時代下,提升數字技能的需求迫在眉睫,如何更好地全面發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3.2 實踐課程設計與實施
雨課堂作為當前一種新興的教學輔助工具,其特點是將PowerPoint與手機微信相結合,在實際教學中起到很好的輔助功能。雨課堂的優勢主要有:①推送便捷,隨時隨地推送教學資源;②新穎的互動模式,隨機點名功能、投稿互動功能、匿名彈幕功能以及投票功能,形成高效的互動反饋網;③題目類型豐富,提供選擇、填空、客觀題等多種題型,多層次多角度地檢驗學習效果;④多維度的數據分析,雨課堂工具提供全過程、全周期的教學數據,及時、快速、有效地分析教學中的問題;⑤手機微信功能的使用,使手機成為教學的幫手,加快深度融合、促進教與學的變革。實踐教學過程如下。
⑴ 課前推送預習視頻資源,通過雨課堂的推送功能,發布公告。將本次實驗的教學目標與實驗要求發送給每位學生,讓學生提前自主學習線上MOOC資源,使學生有目標、有計劃、有能力帶著問題進行實驗操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預習課件視頻的推送,可以讓學生快速抓住實驗重點,聚焦學生的關注力,提升學生的積極性。
⑵ 實踐教學課程設計,首先運用雨課堂的分組功能,以3-4人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每周的實驗內容。其次,第1-9周主要以基礎技能為重點,需要學生掌握Word文字編輯軟件、Excel數據處理工具、PPT演示文檔、PS圖片編輯與合成軟件、音頻處理軟件、視頻處理軟件、網絡應用,根據技能要點每個小組每周完成一個實驗作業。第10-14周,以計算機設計大賽為目標,將計算機設計大賽的參賽要求進行分析對比,制定適宜的參賽作品。同時,將小組成員前期收集的素材資源進行整合、分析、處理,將其融合到作品中去,形成完善的作品。第15-16周,每個小組分別展示各自作品的創新點、重難點以及分享在制作過程中的心得體會。最后,通過雨課堂的投票功能,對成果作品進行投票評選,推選最優的三個作品參加江蘇省計算機設計大賽。
⑶ 注重參與式學習[6],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注重每一個同學的參與度。通過雨課堂的隨機點名功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檢驗學生的學習掌握度。同時,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雨課堂的彈幕功能,可以在小組討論或全班互動的環節中使用,讓學生可以暢所欲言,積極參與討論。課堂紅包功能,針對優秀的小組成員,進行紅包獎勵,讓課堂變得更加有活力,激發更多學生的積極性,促進教學。
⑷ 實踐課程數據分析,通過查看雨課堂數據報告,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與知識的掌握度。分析出共性問題,發布一個實驗總結或者實驗拓展,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與優化。
本次教學改革目標主要將AISAS模式應用到計算機實踐教學設計過程中,運用雨課堂教學智慧工具,創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模式,開展了多環節交叉融合的實踐教學。以成果目標為導向,不僅完成了計算機設計大賽作品、提升數字技能,而且培養了計算思維、增強獲得感。
3.3 實踐教學的反饋與改進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總結反思、查缺補漏,才能進一步提升知識點的掌握度,實現融會貫通。從大賽作品的展示以及等級考試本身的作用,引起學生的關注和興趣,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如何能夠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識技能點。通過小組的分工、合作,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探索如何更好地解決問題。通過子項目地劃分,小組成員交流討論、實踐操作、小組間自評互評等手段強化學生參與式學習。通過課堂教學數據的實時分析對比,調整教學進度與教學方法,真正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