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類案檢索機制的路徑檢視與完善建議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綜合論文時間:瀏覽:

  摘 要:司法責任制改革與司法實踐對類案類判的迫切需求,以及法律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提供的技術平臺支撐,促成了類案檢索機制從試點到推廣、從自主到強制的全面推進。通過對類案檢索機制演進路徑及其內涵、特征及預期進路的檢視,引出類案檢索機制的優勢及實踐運行中存在的困境與問題,從機制內在改進、外在技術平臺構建以及審判理念轉變、律師參與類案檢索運行程序保障等視角提出類案檢索機制的完善建議,為實現促進公正司法及法律適用統一的司法責任制改革目標發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類案檢索;法律適用統一;司法責任制改革;公平正義

法律論文發表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全國人大十三屆三次會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在總結2019年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工作時,強調了全國法院正在推行的類案與關聯案件強制檢索機制。2020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了《關于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對類案檢索提出了明確、具體、統一的指導意見,由此類案檢索機制在法院系統經歷了從試點到推廣、從自主到強制并不斷健全完善的推進過程。筆者通過類案檢索機制演進路徑及其內涵、特征及預期進路的考察,梳理出類案檢索機制運用實踐中現存問題并提出全面推廣應用的完善建議,以期為公正司法及統一法律適用的司法責任制改革目標的實現做出積極嘗試。

  一、類案檢索機制的探索與演進路徑

  發布于2017年7月的《司法責任制實施意見(試行)》正式開啟了最高人民法院層面的類案與關聯案件檢索機制的探索,演進至今類案檢索機制的全面推行,整個歷程雖然僅為三年,但它卻有一個很長的過去[1](P99),可以追溯到公報案例發布及案例指導制度。

  (一)《最高人民法院公報》發布案例對類案裁判的影響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創刊于1985 年,公開刊登各級法院推薦并經審定的典型案例,成為審判工作進一步適應改革開放需要、全面落實審判公開原則及案例指導應用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指引審判具有實踐影響,發揮了傳承司法經驗與類案裁判參考的價值。盡管最高人民法院在(2014)民申字第441號案中認定:黃某援引的本院公報案例并非是本院根據《關于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發布的指導性案例,其主張本案應參照該案例處理沒有依據[2],導致公報案例不具有對類似案例的參照效力。但鑒于公報案例畢竟是經過精選提煉并修改完善后發布,所折射的案件實踐意義深遠[3](P21),而且公報案例本身所蘊含的法治信息、所提出的前沿命題以及邏輯推理和法律詮釋,能夠為立法和司法解釋提供新的思路和視角[4]。因此應用并參考公報案例的裁判理念,仍然有利于統一裁判尺度、提升司法能力和水平,有利于加強司法實踐與法學教育研究的交流互動[5],仍應成為類案檢索的重點案例。

  (二)案例指導制度逐步深化對類案裁判參照的影響

  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11月發布的《關于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正式確立了案例指導制度。2011年12月第一批指導性案例的發布,標志著我國案例指導制度由多年的理論積累進入了審判實踐,由此形成了案例指導制度,對法官參照類似案件及發揮對類似案件裁判統一方面具有重要保障意義。[6](P163)但由于《關于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未明確法院在審判類似案件應當參照指導性案例的具體內容,導致司法實踐中參照效力僅被定位為參考或借鑒,使得指導性案例的參照適用出現了偶然性、隨意性等被弱化問題。2015年5月《案例指導工作實施細則》發布,明確了各級法院審理類似案件時應當查詢、引述相關指導性案例的編號和裁判要點,并參照相關指導性案例的裁判要點作出裁判,從而使得指導性案件在補充法律、彌補漏洞、統一法律適用標準、簡化法律適用過程以及強化裁判的說理論證等方面起到重要指引作用。[7](P73)由此案例指導制度對解決同案不同判、促進司法統一方面的作用真正得到確認與發揮。

  案例指導制度運行至今已達十年之久,但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指導性案例總數偏少且類型單一,至今僅24批139 例指導性案例[8],難以形成規模效應,無法全方位覆蓋各種類型糾紛;而且在參照援引指導性案例的司法實踐中還出現樣態迥異、論證不詳、援引率低、隱形參照等問題。[9](P148)由于指導性案例僅以公布時間先后順序列于《最高人民法院公報》《人民法院報》及中國法院網等平臺,并未按照類別進行有序羅列,更無科學、便捷的檢索系統[10](P146),給指導性案例查詢、適用及援引帶來一定障礙,由此呼喚著類案檢索機制的創設與全面推行。

  (三)裁判文書上網為類案檢索提供了豐富素材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1月印發《關于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開啟了裁判文書公開上網的探索,2013年11月第二個裁判文書上網新規發布,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線運行,至2016年8月第三個裁判文書上網新規出臺,上網裁判文書數量迅速飆升。

  中國裁判文書網于2013年7月1日正式開通,裁判文書上網公開的全面性、及時性及便利性得到落實,截至2020年8月30日,中國裁判文書網的文書總量突破1億篇,訪問總量近480億次[11],持續位居全球最大裁判文書資源庫地位,形成中國司法的一道亮麗景觀。如潮而至的裁判文書公開上網是中國法院貫徹司法公開、促進司法公正的有力舉措,也是中國近年司法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的一項切實成就[12](P124),為類案檢索提供了平臺渠道與豐富素材。

  (四)類案檢索機制的創設及演進路徑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9月發布《關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提出通過類案參考、案例評析等方式統一裁判尺度,開啟了法院系統類案檢索的探索。2017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全國司法案例工作推進會,周強院長強調要充分運用大數據、互聯網探索類案裁判規律,為智慧法院建設提供案例基礎[13],表明類案檢索機制已完成了頂層設計。至2017年8月發布《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實施意見(試行)》,正式創設了最高人民法院層面的類案檢索機制。

  此后,最高人民法院又出臺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各級法院均應建立類案強制檢索機制:如2018年12月發布《關于進一步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的實施意見》,要求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建立類案及關聯案件強制檢索機制,確保類案裁判標準統一、法律適用統一;2019年8月發布《關于健全完善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工作機制的意見》再次提出,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的案件,合議庭應當形成書面報告,并列明類案與關聯案件檢索情況;2019年10月發布《關于建立法律適用分歧解決機制的實施辦法》啟動類案和新類型案件強制檢索中法律適用分歧解決機制;2019年11月印發《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提出樹立同案同判思維、通過檢索類案等方式統一裁判尺度的審判理念。至2020年7月27日《關于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的發布,有關類案檢索的適用范圍、檢索主體及平臺、檢索范圍和方法、類案識別和比對、檢索報告或說明、結果運用、法官回應、法律分歧解決、審判案例數據庫建設等都得到明確規定,標志著各級法院推行類案檢索有了實質性機制保障。

  綜上路徑考察表明,類案強制檢索機制是基于全面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與智慧法院建設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重要司法改革制度,承載著旨在實現統一法律適用、促進司法公正及滿足人民群眾公平正義獲得感的司法改革重擔。

  二、類案檢索機制概念、特征界定及預期進路

  上述類案檢索的探索、創設與推進的演進路徑考察表明,類案檢索機制正經歷著從點至面、從自主檢索到強制檢索的推進過程,由此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類案檢索機制概念、特征及預期進路。

  (一)類案檢索機制概念及特征界定

  1.類案檢索機制的概念界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實施意見(試行)》及《關于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相關規定,類案檢索機制的內涵可以概括為:承辦法官在審理案件時,依托中國裁判文書網、審判案例數據庫等平臺,全面檢索與在審待決案件在基本事實、爭議焦點、法律適用問題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生效裁判,通過比較分析后形成類案檢索說明或者報告,作為在審案件裁判的參照或參考,從而實現裁判尺度統一與類案類判。該內涵即作為本文所涉類案檢索機制的概念界定。

  推薦閱讀:法律法學論文往哪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台县| 阆中市| 营口市| 龙游县| 托克托县| 弥渡县| 临澧县| 正定县| 江北区| 中卫市| 贵阳市| 万载县| 伊宁县| 开平市| 苍溪县| 天祝| 甘谷县| 铁力市| 松原市| 射阳县| 西乌| 高唐县| 扬中市| 兰坪| 会泽县| 房产| 贵德县| 独山县| 红河县| 繁昌县| 安国市| 五常市| 宜宾县| 广西| 天柱县| 霍邱县| 财经| 张家口市| 富锦市| 洛宁县| 新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