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當前,城鎮化率不斷提高,城市規模日益擴大,傳統的城市治理模式日漸式微,無法適應城市發展需求,依靠技術手段科學治理城市是擺在職能部門面前的重要課題。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城市智慧化”概念順運而生,旨在打通、集成城市系統和服務,提升城市資源使用效率,提高城市管理服務效能,促進實現市民生活質量提升,讓生活更加美好。進入新世紀,城市智慧化建設試點在全國展開,經過數十年的建設發展,城市管理服務能力得到提升,市民生活體驗得到優化,取得成績顯著。加快城市智慧化建設,是高水平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是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舉措。
一、江蘇城市智慧化建設在疫情防控中發揮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江蘇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系列決策部署,迅速全面進入戰時狀態,立足控疫情、保生產兩大目標,充分城市智慧化建設成果,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措施落地,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復工復產經濟保衛戰提供了有力支撐保障,取得的成效總體走在全國前列,2月18日之后無新增本土病例,截止3月14日所有本土病例治愈出院,“零死亡、全清零”成為江蘇疫情防控的真實寫照。如圖1所示。受疫情影響,全國內地各省(除西藏外)2020年第一季度GDP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GDP總量排名前五的省份,江蘇同比下滑最少。
充分發揮政府部門職能優勢,融合公安、交通等部門以及鐵路、民航等行業數據,運用云計算、大數據手段,強化數據治理、校驗、比對和智能分析,構建了涉疫人員群體數據體系,提供精準的風險人員篩查、核查能力,掌握了第一時間排查人員、第一時間處理問題、第一時間開展救治的主動權,為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鏈奠定了基礎。
在較短時間內,以省級部門數據為基礎,融合國家部委數據資源,統一數據評價標準,開發建設“蘇康碼”,構建全省域人員和入境人員健康信息體系,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互認,成為民眾日常出行的重要憑證及防疫人員查驗的主要依據;政務服務部門發揮數據共享主通道作用,扎實做好“不見面審批(服務)”“不見面開標”工作,持續推出“一件事”套餐,確保疫情期間審批服務“不斷檔”“不打烊”;商務部門舉辦“云參展”“云對接”線上展會,開展“云推介”“云洽談”招商引資,多措并舉激活消費市場;農業農村部門推廣“蘇菜直通”平臺,構建農戶和經營企業直通渠道,為疫情期間穩定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統籌疫情防控暴露出江蘇城市智慧化建設問題
就疫情防控總體而言,江蘇各地各部門通力合作,加強政務數據共享應用,加強部門聯動協同,充分利用城市智慧化建設成果,全面支撐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城市智慧化建設,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
頂層設計不到位。國家和省級尚未出臺權威性的頂層規劃設計,缺乏有效、完整、示范性的城市智慧化解決方案,也沒有明確的主管部門,對城市智慧化建設進行總結提煉、指導推動。以“蘇康碼”為例,全省業務主管單位和建設實施單位上下不一,參與建設公司數量眾多,溝通協調難度大、開發維護成本高。
“重建設、輕應用”問題突出。目前,不少地方和部門開展城市智慧化建設,仍然側重于基礎設施建設,熱衷于建大屏、搞展示、搭盆景,通用性全局性基礎軟件和面向服務的應用軟件的開發建設不夠,特別是站在用戶角度、開發適應性強的應用軟件力度不夠,群眾對城市智慧化建設的感受度和獲得感不強。
大數據理念和互聯網思維運用不足。部門信息系統林立,大部分系統仍然是基于傳統業務流程開發建設的,仍然停留在用信息化手段處理業務工作,更多地側重于部門管理,在運用大數據重構業務流程、實現跨部門全面協同、更好地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方面明顯不夠。
數據共享不足。政務云建設滯后,無法全面滿足系統整合和數據共享云化的需要;數據共享行政推動不足、法規制度建設滯后,政府部門之間缺乏數據共享剛性約束,政府與行業之間缺乏常態化數據共享機制,政府與企業之間缺乏數據融合,尤其是與互聯網企業數據互通不足。
移動端開發應用不夠。移動端建設維護分散,整體規劃和統籌管理不到位;有影響力的典型移動應用欠缺,小程序、微應用等快速移植上線能力欠缺,微服務、優服務供給不足,數據運營能力不強,影響了市民和企業體驗。
三、新時代城市智慧化建設需求及趨勢
習近平同志在杭州考察時指出: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大城市也可以變得更“聰明”。從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設城市智慧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成熟的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大數據、人工智能,將會促進城市智慧化建設突飛猛進、日新月異。進入新時代,城市智慧化的建設需要在現有的架構上,進行優化調整,切忌推倒重來、重復建設,更加聚焦政務服務便捷化、社會運行管理高效化、經濟發展調控精準化、居民生活方便化。疫情防控期間,對快速開發建設應用系統、提供靈活定制服務需求很高,要求城市智慧化建設更加突出“快”和“實”。實用性是城市智慧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建大屏、搞展示、搭盆景”等為建而建的模式必須徹底扭轉,回歸實戰、注重實用,建設效果由人民群眾、企業組織、政府部門共同評估。行業之間、公司之間的合作,在疫情防控中作用明顯、成效凸顯,今后將成為城市智慧化建設的常態。
四、加快江蘇城市智慧化建設對策建議
針對江蘇城市智慧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建議運用大數據重構網上政府管理體系、業務體系、技術體系,建立面向服務對象、面向服務事項的治理新模式,推動政府管理服務模式由單向思維向創新開放轉變,由傳統手段向智能模式轉變,由部門主導向整體融合轉變,推動數字政府和城市智慧化新發展,提高企業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推薦閱讀:智慧城市建設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