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網格化管理是近年來基層治理理念的創新。今年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網格化管理在基層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網格化管理的概念,分析了網格化管理在基層疫情防控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和重要實踐,對進一步探索我國網格化管理的發展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網格化管理;積極作用;重要舉措
一、什么是網格化管理
所謂網格化管理,就是指將管理轄區劃分為一個個網格,以社區干部、黨員、志愿者、轄區民警、小區物業等為工作主體,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充分整合網格內的信息資源和服務資源,從而實現城市聯動、資源共享的一種城市管理新模式。網格化管理的主要特征是精確性、敏捷性和高效性和社會性。
近年來,我國網格化管理模式不斷創新發展,它將過去被動應對問題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數字化、信息化等多種手段,實現了系統化、動態化的管理新模式。而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網格化管理發揮了巨大的優勢,為打贏基層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網格化管理在基層疫情防控中的積極作用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1]網格化管理在基層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是網格化管理有利于實現基層疫情防控的精細化。面對疫情,農村和社區成為全民防疫的第一線。大到整個社區,小到每個樓層都做到了網格責任包保,全力落實網格責任,其中也不乏創新性的網格化管理模式。比如西安市蓮湖區創新探索衛生健康網格化“5+N”管理模式,形成了以“1名全科醫生、1名公衛專干、2名社區護士、1名健康管理師”為主的“5+N”家庭醫生社區疫情防控小組,通過“網格化管理、小單元作戰”,從而有利于實現基層疫情防控的精細化水平。
二是網格化管理有利于實現基層疫情防控的智能化。在疫情防控中,很多城市都結合當地實際運用互聯網技術探索出了一些創新性舉措,比如社區每棟樓建立微信群進行交流、用無人機在社區進行疫情相關知識的宣傳等等,這些智能化的方式既能減少網格員入戶上門與社區居民面對面交流,也可以更加精準的了解社區居民信息。通過采用這種智能化的方式也為相關部門科學的判斷疫情和做出抗疫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三是有利于實現基層疫情防控的社會化。由于網格員長期與社區居民打交道,他們能和社區居民更好的交流,往往能在應急事件發生時起到很好的社會動員效果。因此,在疫情防控中,廣大社區網格員在進行社區卡口值班、入戶排查、疫情宣傳等工作時,充分發揮自身的主人翁精神,更加注重網格化管理的社會化作用。
三、基層疫情防控中網格化管理的重要舉措
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指出:“各地區要壓實地方黨委和政府責任,強化社區防控網格化管理,采取更加周密精準、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蔓延。”網格化管理對于基層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高素質的網格員隊伍是基層疫情防控的關鍵
疫情面前,廣大網格員成為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疫情發生以來,各地以網格為基本單元,組織動員廣大網格員開展對社區居民、流動居民等進行全覆蓋、地毯式排查。比如湖北省“封城”后,組織動員近17萬名網格員,開展小區卡口、入戶排查、生活保障、宣傳引導等工作;江蘇省有近30萬名專兼職網格員,用“鐵腳板”沉入社區,筑牢抗疫“第一防線”。面對疫情,網格員們身兼數職,為廣大居民提供周到的服務,他們穿梭在每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堅決把疫情阻擊在最小網格中,筑牢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因此,高素質的網格員隊伍是基層疫情防控的關鍵。
(二)黨建引領是完善網格化管理的根本保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網格就是戰場。中央政法委印發的《關于進一步發揮基層綜治中心和網格員作用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的通知》明確指出要著力推動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向網格延伸,廣泛推動黨員干部進社區、進網格,組織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疫情防控。面對疫情,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全部下沉各網格,把“臨時黨小組建在網格上”,形成了分工合作、協同作戰的疫情防控強大合力。因此,黨建引領是完善網格化管理的根本保障。
(三)“大數據+網格化”的管理模式是基層疫情防控的技術支撐
網格化管理實質上就是一種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主要是運用互聯網技術,對每一個網格實行動態化、精細化的管理。[2]在疫情防控中,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十分重要,許多地方結合本地實際運用互聯網技術,推出了一系列創新性舉措。比如浙江省嘉興市運用了“大數據+網格化”手段,通過卡點排摸、數字化排摸、賓館旅店業排摸、交通樞紐排摸、醫院排摸、出租屋排摸等“六大排摸”方式,采用疫情防控排查系統,全面摸實相關信息,做到社區全部實行“一人一檔”的表格化管理方式。比如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以社區為單位,由社區樓棟長建立微信群,擔任群主,將每家一人加入該微信群,充分利用大數據手段,精準排查,防止疫情輸入和蔓延,實現了“數據多跑路,人員少接觸”的智能化管理模式。因此,“大數據+網格化”的管理模式是基層疫情防控的技術支撐。
(四)多元協同的群防線是基層疫情防控的核心
在社區疫情防控中,單一的行政推動很難做到全方位排查和全過程覆蓋,必須把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力量聯動起來,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擔責的防疫共同體,筑牢多元協同的群防線。一方面,通過加強疫情知識宣傳和教育引導,將村社區網格和群眾緊密聯結,提醒群眾主動、自覺參與,使網格化“獨角戲”變成“大合唱”,深化全民參與社會治理格局;另一方面,社區干部、志愿者隊伍、轄區民警、小區物業等實現一盤棋聯動,做好被勸返人員、居家隔離人員、尚未返鄉人員等的教育引導工作,幫助其消除思想顧慮,制止出現粗暴“排異”現象,用包容性治理促進社群信任、居民同心、社區協力、社會和諧,從而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總之,網格化管理是我國基層治理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基層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疫情防控視角下通過總結網格化管理的創新經驗,希望今后能為社區管理者和決策者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從而推動我國城市精細化管理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資料來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3年11月15日.
[2]向春玲.疫情防控要用好社區網格化管理[N].學習時報,2020(02).
作者:方琪
推薦閱讀:論抗擊疫情中公共管理主體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