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發展特色漁業經濟助力昌南鄉村振興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綜合論文時間:瀏覽:

  摘要:從南昌縣(簡稱昌南)得天獨厚的水域自然資源條件和地處省會郊縣的區位優勢,就該縣漁業經濟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并就未來如何發展特色漁業經濟,助力昌南鄉村振興提出建議。

  關鍵詞:漁業經濟;生態漁業;特色水產

水產論文

  南昌縣位于省會南昌的南大門,是江西省首府首縣(簡稱昌南),江西省第一個百強縣[7]。三面環抱南昌市主城區。距南昌市中心15公里;境內有105國道、316國道、320國道、溫厚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京九鐵路與浙贛鐵路在南昌縣向塘鎮交匯,規劃中的南昌地鐵三號線直達南昌縣中心,全縣形成了一個公路、航空、水路、鐵路、地鐵等交通運輸網絡。

  南昌縣位鄱陽湖之濱,境內河溝縱橫,水網密布,有著發展漁業經濟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條件。全縣水域總面積81.50萬畝,養殖面積17.16萬畝,其中池塘養殖面積 12.40萬畝[2];水產品產量一直是全市第一,全省前茅,是全國著的漁業重點縣,享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1 水產養殖業發展現狀

  1.1 利用城市區位優勢,催生都市特色漁業

  南昌縣漁業主管部門緊緊圍繞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以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和實現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為首要任務,調整漁業產業結構,轉變漁業產業發展方式,完善漁業管理制度,科學的利用現有水域資源從事水產養殖生產,引導養殖企業和養殖戶將常規品種養殖模式向名特優新水產品種養殖方式轉型提升。2019年全縣水產品起水量達到14.51萬噸[2],人均占有量138公斤水產品。2019年全縣水產養殖面積與去年持平。但水產品總起水量較去年同比凈增4361噸,增長3.06%,其中特種水產品總量51160噸,較去年同比凈增3122噸,增長6.5%。大口黑鱸、翹嘴鱖、黃顙魚、翹嘴鲌、小龍蝦等品種的養殖面積逐年遞增,發展規模呈“燎原”之勢。

  1.2 轉變漁業發展方式,充分利用有限資源

  南昌縣是一個有著傳統養魚歷史的漁業大縣。為了確保南昌縣漁業可持續發展,從保護生態環境出發,全縣制定了三個水產養殖水域功能區[1];即禁養區、限養殖區和養殖區,按規劃要求,借力位區優勢,南昌縣積極引導鼓勵漁農在宜養區發展漁業經濟。采取公司十農戶、組建合作社抱團取暖、興辦漁業休閑農莊[6]、漁業家庭農場等多種方式,到迄今為,全縣以發展漁業為主業的省級農業龍頭企業5家,市級6家;漁業合作社203家,漁業家庭農場687家,休閑家庭農場59家;打造了一批漁業休閑品牌,僅2019年南昌縣就創建了南昌市五星級農家樂(漁業)6家,占全市農業農家樂的37.5%,南昌市農業休閑精品園25家,其中我縣漁業精品園3家;在全省創建十佳休閑農莊過程中,南昌縣楊帆休閑農莊名列全省十佳之首。

  1.3 扶持龍頭企業崛起,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扶持產業龍頭,是南昌縣的一大特色,在確保產業有足夠的造血功能的同時,我們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扶持。一大批企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例如蔣巷鎮的南昌市鄱陽湖農牧漁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現有總資產達1.7896億元,年營業收入1.1億元以上,年實現水產加工3萬噸。創建了“鄱湖”和“鄱湖驕子”兩個省級著名商標品牌,成為江西水產養殖、水產品加工行業中一張靚麗的名片。系我省漁業養殖領域第一家“新三板”掛牌企業。2018年,公司創建了 “院士工作站”。是全省水產行業首家資產清晰、產業鏈全、科技力量最強的漁業領頭企業。又如涇口鄉的南昌風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租賃流轉等方式承包了小蓮村858戶農戶的東崗湖低洼農田1600畝。2018年,公司投資了2000萬元,對1200畝低洼農田進行了平整改造,發展稻魚、稻蝦、稻鱉綜合種養。開通物聯網管理[5]、實現網絡銷售等。

  加強財政政策引導作用,不斷宣傳和優化“財政惠農貸”業務,加大對經營主體的資金扶持, 2019年,全縣水產業辦理“財政惠農貸”超過166戶,資金總額近億元。

  2 水產養殖業存在的問題

  2.1 投資資本收益率低,影響社會資本下沉

  由于受漁業生產周期長以及易受自然災害等外部環境因素影響,漁業相關投資回報周期較長且波動性較大,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特別是漁業投資的資本收益率整體不高,制約了社會資本投資的積極性[3]。其次是漁業發展仍存在不少短板領域與薄弱環節,涉漁領域投資環境尚存著較大改善空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資本進入涉漁領域。此外,受我國農業保險不發達等因素制約,社會資本也存在“不愿投入”的現象。

  2.2 漁業基礎設施薄弱,支持發展后勁不足

  南昌縣現有的養殖池塘有相當一部分還是 20 世紀70~80年代修建的,水面承包期大部分都是幾年一投標,由于承包期短,養殖戶不愿下大力氣對基礎設施進行投入改造。導致年久失修,淤積嚴重,進排水不暢,養殖產出潛能下降。

  2.3 產品市場拓展乏力,水產品牌建設滯后

  南昌縣本地自產優勢水產品種還不夠多,水產品品牌建設尚在起步階段,無公害、綠色、有機為標準的水產品品牌較少,創建省、市名牌水產品的力度不大,沒有很好的市場化運作“鄱陽湖”地理標志,本縣水產品在省內外市場的知名度還不高。當下,南昌縣還是以草魚為主體的一些常規養殖品種占比較大,缺乏市場竟爭力,導致增產不增收。

  2.4 漁業生態環境制約,導致發展空間萎縮

  南昌縣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早在2005年就編制了《南昌縣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8年又進行了修訂,進一步明確了養殖水域功能區域范圍,劃定了禁養區、限養區和養殖區[1],并依法落實管控措施。尤其是隨著南昌縣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加快,發展水產養殖業的空間萎縮,促進漁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矛盾較為突出。

  推薦閱讀:漁業研究水產論文投稿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易县| 宜州市| 黑河市| 丰都县| 湖南省| 锦州市| 察隅县| 乌拉特中旗| 宜春市| 宁阳县| 多伦县| 凤翔县| 依安县| 海门市| 蓬溪县| 叙永县| 乃东县| 石狮市| 绥阳县| 连城县| 福清市| 田阳县| 石首市| 湘阴县| 邛崃市| 合川市| 岳阳市| 平乐县| 忻城县| 万年县| 江津市| 德惠市| 那坡县| 增城市| 轮台县| 濮阳县| 宣恩县| 田林县| 宁国市| 洛川县| 新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