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各種知識和信息得以速度發展和傳播。藝術院校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求知欲強的關鍵發展階段,他們渴望從更多渠道去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以彌補課堂所學知識的不足。所以有必要針對藝術院校學生的閱讀特點,為他們提供具有針對性的閱讀服務對策,切實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有效提高他們的閱讀效果,讓閱讀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藝術院校;學生;閱讀特點;服務對策
發展教育是促進就業、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所在,必須將其擺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1]藝術院校承擔著為社會輸送藝術人才的重任,在藝術人才培養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研究分析藝術院校學生的閱讀特點,并針對其閱讀特點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服務對策,對于改善和提高藝術院校學生閱讀效率和閱讀質量,進而提升藝術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藝術院校學生閱讀特點分析
通過對藝術院校學生閱讀特點的深入分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藝術院校學生大多文化基礎不好,這都是由于其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所導致的,而這些使得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隨意性、從眾性。可以說大多數藝術院校學生都屬于“獵奇覓艷型”讀者或是“消遣休閑型”讀者。往往不注意圖書的選擇,僅僅憑自己興趣去選擇簡單淺顯的圖書或是功利性較強的圖書,呈現出淺顯化的閱讀特點。二是沒有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生活節奏的加快,信息的膨脹,使得身處這個時代背景下的人們的閱讀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藝術院校學生自然也不例外。[2]許多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往往并不注意閱讀方法,更多是內容跳躍式、標題瀏覽式的“淺閱讀”,這樣的閱讀自然難以對學生素質的提高起到什么幫助作用。需要知道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是實現最佳閱讀效果的主要途徑,是讓閱讀過程實現事半功倍的主要途徑。三是閱讀目的存在一定偏差。由于藝術院校學生現階段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這使得他們許多人的閱讀常常是被動的,缺乏主動性,即便來到圖書館,或是復習功課,或是為了應付考試臨時查找資料,或是干脆選擇一些休閑消遣類的圖書來打發時間,滿足于書中的情節,缺乏一個連續性、經常性的閱讀過程,自然難以獲得較為顯著的閱讀收獲。四是用于閱讀的時間過少。藝術院校部分學生為了早點接觸社會,或是處于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所以選擇利用課余時間去尋找實踐機會或是開展專業練習,自然而然用于閱讀的時間就相對減少了很多,甚至沒有時間進行閱讀,而不通過閱讀來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從而很容易使得其專業發展缺乏深厚根基。
2 藝術院校學生閱讀服務對策
2.1 培養正確閱讀生活認知
閱讀生活是藝術院校學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構成部分,并且閱讀數量和閱讀品質兩者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對于當前藝術院校學生存在的不合理閱讀問題予以有效處理的關鍵就在于要將他們的閱讀興趣喚醒以及培養他們正確閱讀生活認知。而圖書館作為藝術院校提供閱讀服務的重要機構,有責任引導藝術院校學生形成正確閱讀生活認知,有責任引導藝術院校學生開展高質量的閱讀生活,避免出現閱讀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隨意性、從眾性等情況。而想要達到這一效果,就需要圖書館通過各種載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閱讀推廣活動,吸引更多藝術院校學生參與進來,營造全員閱讀良好文化氛圍,有效培養藝術院學生閱讀興趣以及正確閱讀生活認知。
2.2 指導學生閱讀方法
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以及不斷提高自身知識儲備的重要途徑,并在人們的正確三觀形成過程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幫助人們用更積極的心態、用知識去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同時,也促使全社會精神文明水平不斷提高,最終使得國家的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3]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是起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提高閱讀質量的重要途徑。所以學校圖書館有必要根據各系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傳授他們一些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對學生開展閱讀方法的指導工作,讓他們的閱讀過程具有目的性,不再盲目。一是總覽,主要是瀏覽書籍的序言、目錄。學會讀一本書的序言,對往后分散閱讀本書的分項章節有很大的幫助。目錄是對書籍各分項章節做觀點提煉,是書籍知識第一次分散陳訴。二是分項,主要是對照目錄進行閱讀,能較為直接建立起對書本正文知識的精確定位,有效解決在閱讀過程中對知識的模糊性,時刻讓學生保持閱讀認知。三是創聯,主要是在閱讀過程中要對書本中的知識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深耕,并在這個深耕的過程中有效連接自己現有的知識體系,從而進一步加深自己對于書籍知識的認識和體會。四是交流,主要是在閱讀過程中如果遇到了閱讀障礙,學生要學會和其他同學或是教師進行交流,借助他人的思維火花幫助自己突破閱讀障礙,實現閱讀效果的提高。
2.3 搭建閱讀推廣平臺
做好閱讀推廣工作是做好學生閱讀服務工作的重要途徑,在信息時代背景下,藝術院校圖書館有必要加強閱讀推廣平臺的搭建工作,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來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重新在學校內掀起閱讀熱潮,而這也是解決大多數藝術院校學生缺乏閱讀時間問題的解決之道。閱讀推廣平臺的構建主要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予以實現:一是尋求專業信息技術公司的合作,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來建設學校數字化閱讀推廣平臺,比如圖書館手機APP、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等等多種途徑,將數字閱讀不受空間、時間限制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讓每個藝術院校學生都能夠借助手機就能夠獲得更加簡便、快捷的閱讀途徑,一方面方便學生將自己碎片化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進行閱讀,解決缺乏閱讀時間問題,一方面有利于學校圖書館將自己的館藏資源的實用價值進一步發揮出來。二是通過開辟服務定制平臺[4]來開展不同層次的定制服務,更有針對性地滿足不同專業、不同閱讀類型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需求,從而增強他們的閱讀黏性,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生自此愛上閱讀,不斷提升他們的文化知識水平以及專業技能知識水平。
3 結語
總而言之,藝術院校學生目前正處于正確三觀形成的關鍵階段,但是通過分析藝術院校學生的閱讀特點可以發現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普遍存在著不少問題,而圖書館作為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場所,理所應當切實肩負起自身的責任,積極做好閱讀服務工作,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優化他們的閱讀過程,使閱讀真正成為促進他們綜合素質提高的重要途徑。文章從培養正確閱讀生活認知、指導學生閱讀方法、搭建閱讀推廣平臺等幾個方面提出了藝術院校學生閱讀服務對策,希望能借此給予相關人員一定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王晶,栗延斌.新媒體閱讀時代高職學生的閱讀特點研究[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6(02):58-59.
[2]李殷紅.高職生閱讀特點分析及閱讀推廣工作芻議——以西安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為例[J].科技展望,2016,26(12):239-240.
[3]范鐵軍.基于學生閱讀需求的圖書管理模式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02):125-126.
[4]孫萌,李木子,藺秀媛,劉祎.基于不同年齡學生讀者的演讀式閱讀推廣[J].戲劇之家,2020(02):118-120+123.
推薦閱讀:藝術學院報考博士的科研成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