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觀察自由體位分娩對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率的臨床效果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綜合論文時間:瀏覽:

  【摘 要】目的:于產婦中應用自由體位分娩,分析該體位分娩方法在提升自然分娩率和降低剖宮產率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間,以隨機數表法為分組原則,將從我院挑選的60例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30例,對照組產婦應用傳統體位分娩方式展開分娩,觀察組則采用自由體位分娩,對兩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和剖宮產率予以比價分析。結果:對照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為60.00%,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為86.67%,觀察組的自然分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統計學意義顯著(P<0.05);對照組產婦的剖宮產率為40.00%,觀察組產婦的剖宮產率為13.33%,觀察組的剖宮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統計學意義顯著(P<0.05);與對照組比較分析,第一產程、總產程觀察組顯著較短,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產婦以自由體位展開分娩的臨床效果顯著,提升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宮產率,同時縮短了第一產程時間和總產程時間,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自由體位分娩;自然分娩率;剖宮產率;產程時間

醫學護理論文

  推薦閱讀:國內醫學核心期刊有哪些

  對于女性而言,分娩屬于正常的生理過程之一,但該過程中卻會給女性造成較為嚴重的生理疼痛,甚至導致產婦產生多種負面情緒,繼而導致應激反應,打破產婦的適應性與平衡性,最終對分娩過程產生了影響。換言之,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會導致產婦產生恐懼感,繼而導致產婦選擇剖宮產,而在這種情況下,近幾年來剖宮產比例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而剖宮產作為有創分娩方式,往往會給產婦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甚至會導致多種并發癥。

  為此,降低剖宮產率具有重要意義。過去產婦自然分娩時,分娩姿勢主要為仰臥位,但是第一產程開始起仰臥位就會對對產婦的腹部大血管產生擠壓,繼而易造成子宮和胎盤出現供血不足,長此以往,則會對胎兒的健康產生影響,同時仰臥位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其骨盆也處于狹窄的狀態,并限制了骨盆的我可動性,增加了抬頭下降的阻力,繼而減弱了分娩能力和延長了產程時間,因此積極探討符合生理需求的條件具有重大意義,而在本文就著重探究了降低剖宮產的方法,即于2014.10~2016.10期間從我院挑選60例產婦,分析了自由體位分娩對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率產生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間,以隨機數表法為分組原則,將從我院挑選的60例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30例。對照組產婦患者最小年齡為22歲、最大年齡為30歲、年齡平均為(26.83±2.31)歲,孕周介于37周到42周之間、平均孕周為(39.82±0.54)周;觀察組產婦最小年齡為21歲、最大年齡為30歲、年齡平均為(26.82±2.32)歲,孕周介于37周到41周之間、平均孕周為(39.81±0.55)周。在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之間,P>0.05,一般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對盆骨實施內外側量不存在異常情況;(2)具有溝通能力;(3)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存在糖尿病、高血壓、臟器功能不全等疾病;(2)精神異常。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應用傳統體位分娩方式展開分娩,具體內容如下:首先,在產婦入院后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促使患者充分了解與疾病相關的的知識,詳細闡明胎兒自然分娩所具有的優點,從心理上促使產婦能夠接受自然分娩,繼而實現增強產婦自然分娩的信心。其次,于產婦分娩過程中按照傳統體位展開分娩[1]。

  觀察組則采用自由體位分娩,具體內容如下:首先,于第一產程即開始實施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同時切實有效的保證產婦舒適度,繼而積極指導產婦自由活動,在此過程中,可通過運用坐式馬桶、分娩球等工具對患者提供幫助,以便產婦能夠在站、坐、搖擺等體位下進行分娩,可與產婦的自身舒適度情況進行體位的調節。需要注意的是,分娩過程中應禁止產婦選擇平臥位,直至宮口全部打開。其次,在產婦進入產房后,可采用側臥、坐等體位進行待產。另外,醫護人員可為產婦提供矮凳、分娩球和手扶把以滿足產婦宮縮用力過程中對力的需求。分娩過程中,當胎兒頭部著冠時,應該在醫護人員的輔助指導下回到床上保持半臥體位,并調整創面和地面之間的夾角,其中最佳的分娩夾角介于30°到40°之間,直至胎兒完全娩出[2]。

  1.3 觀察和評價指標

  對兩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剖宮產率以及第一產程時間和總產程時間予以比較分析[3]。

  1.4 統計學分析

  本論文所涉及數據均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包處理,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n,%)采用檢驗。

  2 結果

  2.1 自然分娩情況比較分析

  對照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為60.00%(18例),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為86.67%(26例),與對照組作比較,觀察組的自然分娩率顯著較高,統計學意義顯著(=5.455,P<0.05)。

  2.2 剖宮產情況比較分析

  對照組產婦的剖宮產率為40.00%(12例),觀察組產婦的剖宮產率為13.33%(7例),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剖宮產率顯著顯著較低,統計學意義顯著(=5.455,P<0.05)。

  2.3 比較兩組患者的產程時間

  與對照組比較分析,第一產程、總產程觀察組顯著較短,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分娩屬于正常的生理過程之一,但該過程中卻會給女性造成較為嚴重的生理疼痛,甚至導致產婦產生多種負面情緒,繼而導致應激反應,打破產婦的適應性與平衡性,最終對分娩過程產生了影響。換言之,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會導致產婦產生恐懼感,繼而導致產婦選擇剖宮產。產婦自然分娩過程中,決定分娩是否能夠順利進行的因素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即產力、產道、胎兒以及精神因素,其中胎兒和腸道屬于固定因素,無法改變,而產力則成為了產婦分娩過程中能夠有效控制的唯一因素。

  過去產婦自然分娩時,其分娩體位主要為仰臥位,當第一產程開始就處于仰臥位時,會嚴重壓迫產婦腹部血管,長此以往,則會對胎兒的健康產生影響,同時仰臥位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其骨盆也處于狹窄的狀態,并限制了骨盆的我可動性,增加了抬頭下降的阻力,繼而減弱了分娩能力和延長了產程時間,繼而對產婦和胎兒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影響。為此,為促使胎兒和產婦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積極采用能夠保證產婦舒適感,并積極創建良好環境的成為了至關重要的內容[4]。

  產婦自然分娩過程中,對分娩過程產生影響的因素可分為多種,比如產道、產力、產婦精神狀態等。近幾年來,在剖宮產相關技術不斷完善的影響下,剖宮產的發生率逐年呈現出上升的趨勢,不僅增大了產婦的應激性,而且增加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就自由體位分娩而言,主要指產婦分娩過程中能夠對體位進行自由變化,并對胎兒的異常情況予以了糾正,最大程度的緩解了患者的生理不適和心理不適,并最大程度的發揮了肌肉的爆發力與收縮力,同時自由體位分娩方式還有效縮短了產婦的產程,減少了醫療感染,增強了產婦的自然分娩信心,繼而促使產婦的身心處于放松狀態,有效放松了會陰,促進了胎頭的緩慢節律西江,促使陰道和會陰得到了充分擴張,改善了子宮內供血供氧,預防了仰臥位壓迫主動脈的情況,降低了術后子宮收縮乏力[5]。

  從本論文的研究結果中可看出,自由體位分娩有效提升了自然分娩率,并降低了剖宮產率,即對照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為60.00%,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為86.67%,觀察組的自然分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統計學意義顯著(P<0.05);對照組產婦的剖宮產率為40.00%,觀察組產婦的剖宮產率為13.33%,觀察組的剖宮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統計學意義顯著(P<0.05)。唐淑梅[6]等人通過研究獲知,觀察組自然分娩率為86.96%,對照組自然分娩率為71.22%,與本文的研究結果相近。

  綜上所述,產婦以自由體位展開分娩的臨床效果顯著,提升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宮產率,同時縮短了第一產程時間和總產程時間,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黃奕,陳利敏,林意.自由體位分娩對自然分娩率和剖宮產率影響的臨床觀察[J].生殖醫學雜志,2015,24(01):37-40.

  楊翠英,張淑清,黃淑瑜.自由體位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宮產的臨床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20):3845-3846.

  肖青青,高靜,李幸,等.自由體位分娩對母嬰分娩結局影響的Meta分析[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7,44(05):552-559+564.

  高美.自由體位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宮產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6):18+46.

  熊敏.自由體位對降低剖宮產率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21):84-85.

  唐淑梅,張彩霞.自由體位分娩對自然分娩率和剖宮產率影響的臨床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5(11):45+4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益县| 东乡族自治县| 夹江县| 太仓市| 彭州市| 永丰县| 西昌市| 淳安县| 榕江县| 乌拉特中旗| 东丽区| 定远县| 巨鹿县| 恭城| 定州市| 彩票| 安泽县| 芜湖市| 东辽县| 咸阳市| 个旧市| 武安市| 简阳市| 凭祥市| 都昌县| 宝坻区| 北流市| 比如县| 开江县| 宿州市| 安康市| 浙江省| 彰化市| 准格尔旗| 廊坊市| 鱼台县| 安康市| 西充县| 临沧市| 云安县|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