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以航天精神引領培養應用型航空航天人才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綜合論文時間:瀏覽:

  【摘 要】本文以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為例,論述以航天精神引領培養應用型航空航天人才,系統設計應用型航空航天人才的培養方案,提出培養應用型航空航天人才的措施:以航天精神為引領,塑造學生的航天品質;以高可靠性為根本,打造人才培養的主線;以平臺建設為手段,營造人才培養的環境;以實踐課程體系為核心,實現學生漸進性階梯式崗位培養;以協同育人為舉措,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以創新創業和學科競賽為動力,強化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訓練。

  【關鍵詞】航天精神 航空航天 應用型人才 創新創業教育 學科競賽 航天品質

航空工程論文

  應用型人才培養是適應經濟新常態對人才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向應用型轉型是新時代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發展的重要方向。近年來,在軍民融合國家戰略背景下,以航空航天行業為代表的一大批軍工行業逐漸開始了快速民用化的步伐,一些具有高可靠性要求的軍工技術和產品開始逐漸向民用轉化。然而,從當前高校的人才培養現狀來看,適應航空航天技術民用化需求,以應用型為培養目標的航空航天類人才還比較少見。從現有少量的研究文獻分析,當前研究主要側重于高層次航空航天人才的培養探討。有學者分析了基于協同創新平臺的通用航空應用型人才培養,提到了航空產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問題,但是其側重點主要集中于通用航空領域。從這些文獻分析,立足于航空航天行業,探討航空航天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和實踐目前還比較少見。本文聚焦航空航天行業,以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的轉型發展為例,強調以航天精神塑造學生的航天品質,凸顯航天精神在學校立德樹人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對學校近年來應用型航空航天人才的培養進行總結和歸納。

  一、應用型航空航天人才培養的總體方案

  航空航天產業是指與航空航天器研發、制造、維修、運營等活動直接相關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個關聯行業所組成的業態總稱。航空航天產業具有科技型、多學科交叉的特點,是機械、電子、通信和管理等學科的高度融合,需要具有跨學科、創新能力高的復合型人才。航空航天產品和服務離開地面,出現問題將造成難以估量的生命財產損失,必須具備高可靠性。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立足廣西,依托航天,以航天精神為引領,以高可靠性為主線,秉承“立足大地,面向藍天”的人才培養理念,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專業鏈緊密對接產業鏈,根據航空航天行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開展人才培養工作。學校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點,結合廣西社會經濟發展實際,提出了“113”航空航天類人才培養模式,設計了航空航天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方案。

  首先,明確“一個定位”。學校堅持“需求引領、三能融合”的應用型航空航天人才培養方案,確立了“職業素養、崗位能力、技能創新”三種能力融合的航空航天人才定位。學校培養的學生是一線工程師,必須具備航空航天企業一線工程師的職業素養,擁有崗位工作要求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同時,作為本科層次的人才,與高職高專的區別在于,能夠以崗位為依托,具備一定的崗位創新能力。應用型人才應該能夠針對企業一線崗位存在的復雜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辦法,不斷進行技術技能創新。應用型航空航天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需要將工匠精神的培養貫穿始終。

  其次,遵循“一個鏈條”。堅持專業鏈緊密對接產業鏈,圍繞產業鏈設置專業體系。學校以“研發設計—產品制造—市場銷售—運營使用—服務保障”的航空航天產業鏈需求為導向,優化專業結構,形成了四大學科交叉融合的專業鏈。建立了航空航天類專業群,實現專業鏈與產業鏈的全方位對接。與行業企業合作設立“飛行學院”“順豐班”等,按照行業需求培養應用型航空航天人才。

  最后,建設“三個層次”。堅持技能創新導向,設立循序漸進的人才培養教學體系。航空航天行業與普通行業不同,具有嚴格的行業要求和鮮明的行業特色。學校將應用型航空航天人才的培養分為“夯實基礎、提高能力、研究創新”三個層次,逐步提升。每個層次以不同的課程內容為支撐,實現了人才培養的要求貫通課程內外,貫穿教學全過程,體現系統性和科學性,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培養應用型航空航天人才的措施

  (一)以航天精神為引領,塑造學生的航天品質。“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是對中國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是激勵一代代航天人不斷取得突破的精神力量源泉。航天精神是我國60年航天發展的具體體現,是對中國航天人自力更生歷史的生動詮釋,航空航天人才首先要具備航天精神。學校在立德樹人教育中,堅持傳承航天精神,更好地塑造學生的航天品質,打造了“一書一景一基地,一節一賽一講壇”的學校航天文化。

  “一書一景一基地”是指組織編寫《筑夢藍天——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杰出校友訪談錄》叢書,修建與航天相關的標志性校園景觀,建成了“航天文化體驗基地”。校友訪談錄的編寫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榜樣的力量,體會杰出校友的成長過程和感悟,樹立學習的目標和方向;航天文化走廊、錢學森廣場等航天特色的標志性校園景觀,使得學生時刻都能受到航天精神的熏陶;以運五飛機駕駛艙、客機航空艙和無人機操控模擬駕駛實驗室等為代表的航天文化體驗基地使得學生真正近距離體會到什么是航空航天。

  “一節一賽一講壇”則是指面向全校師生接力開展航天科技文化節,面向全國組織開展“桂航杯”航天知識競賽,面向航天系統邀請專家學者到校講學。學校在國內高校中率先設立了“航天日”,并寫入了學校章程。每年的12月18日,學校全體師生與國內外航天專家、學者、企業家等共同參與學校組織的“航天日”系列活動,感受航天精神的洗禮;利用各種媒體手段,每年組織“桂航杯”航天知識競賽,大中小學生共同參與到競賽當中,為航天精神的傳播提供了平臺;學校建立了“桂航大講壇”,通過邀請航天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等來校舉辦航天講座,不斷提升學生對航天精神的認知。

  推薦閱讀:航空航天技術類的sci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庆市| 西乌珠穆沁旗| 灵川县| 高碑店市| 华阴市| 安溪县| 简阳市| 康保县| 长寿区| 萨迦县| 蓬莱市| 青田县| 东丰县| 太湖县| 萝北县| 和田县| 岢岚县| 集贤县| 凌源市| 瓦房店市| 辽源市| 石首市| 黄梅县| 汉阴县| 富平县| 荥经县| 阿鲁科尔沁旗| 敦化市| 阜新| 礼泉县| 黑河市| 礼泉县| 锡林浩特市| 丰宁| 白水县| 华蓥市| 博客| 二连浩特市| 潢川县| 永平县| 湘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