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目前,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上,特別是專利保護水平和發達國家相差甚遠。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國的各種盜版侵權行為、假冒偽劣現象呈上升趨勢。因此,知識產權保護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成為目前所解決的重要工作之一。
關鍵詞:知識產權,保護政策,企業鏖戰
一、知識產權概述
知識產權問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感到很陌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避免不了其中存在的問題,例如盜版產品是我們身邊最常見的例子。那么,如何保護我們的知識產權不受侵犯是值得我們考慮的問題。
知識產權是靠智力勞動成果獲取的所有權,它是在法律范圍內賦予符合條件權利人的獨占全力。知識產權雖然是一種無形財產,但是它同有形財產一樣例如房子、車子等等擁有同樣的待遇和價值。
近年來,知識產權在國際間的競爭越來越受到重視和保護。因此,大多數國家都對知識產權相關法律加以完善和修改。面對知識產權在開放條件下的的發展趨勢,我國必須加緊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策略。
二、知識產權保護的特點
知識產權具有獨占性,其它非權利人不得侵犯和占取,它是權利人靠智力勞動產生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種獨占權利。
知識產權的對象是人智力的創造,它是在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等領域從事的一切智力活動而創造的精神財富依法享有的權利。
知識產權取得的利益既有經濟性質的也有非經濟性質的。這兩方面是不可分的。因此,知識產權與其它權利不同。
知識產權分地域性和時間性,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只受到該國法律性保護,并且超過規定的期限后其權利會自動終止。
三、知識產權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知識產權從入世到現在保護立法制度不斷完善,但是處于入世后期過度階段,來自于各方面的壓力全面開放,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穿插于其中,總的來說,還存在一系列問題。
其一,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日益明顯,已經成為市場競爭的核心武器,知識產權保護問題變得尤為重要。但是通過WTO的爭端解決機制受理的國際案件中,知識產權相關案件位列第三。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知識產權保護的程度與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而申請專利的地區大多也在經濟發達地區,在欠發達地區,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較弱。這明顯與國家的立法政策密切相關。
其二,知識產權侵犯手段多樣化,為了規避WTO框架下知識產權的相關協議,知識產權的侵犯手段逐漸隱蔽、多樣化,難以界定。主要表現在侵犯商標專用權和商業秘密犯罪案件較多,并且經濟發達的地區比欠發達的地區嚴重。據調查顯示,假冒注冊商標案件中,技術含量的產品以單位為主,侵犯商業秘密的案件中,以高科技技術人員為主。國內外相互勾結犯罪案件明顯增多,境外不法分子采取來料加工的方式從事假冒商品加工,嚴重侵犯知識產權。
其三,知識產權犯罪懲戒制度不健全,保護知識產權執法難。中國知識產權執法保護有兩個渠道,權利人在受到侵害時可以向法院或者有關部門申訴,因行政手段是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手段,大多數人都向象征單位報案,但是行政機關于公安機關缺乏溝通,由于獎懲機制不健全,在處理事情時不能妥善處理;還有一些地方領導缺乏全局意識,只從自身利益出發,導致辦案人員的工作受到阻礙。
四、加快知識產權保護立法的重要意義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立法具有激勵創造作用。通過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可以確認最新科學、技術、文化等成果的完成者,保護其精神權利和物質權利,鼓勵人們不斷進行創新活動,促進具有創新意義和實用性的優秀作品。這對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文化發展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推力。
知識產權的保護立法具有保護投資的作用。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投入才能有新的突破。通過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立法,保障做出物質投入的單位充分享有其權利,避免不正當的競爭行為,維護投資企業的競爭優勢,促進企業的發展、維護企業信譽、提高企業效益,使其將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智力投向研究與開發。
知識產權的保護立法具有調節公共利益的作用。知識產權不等于壟斷,知識產權的保護立法不僅保護知識財富擁有者的權益,而且對于調整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利益、國家利益及社會公共利益具有相互關系。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是在享有權利與義務的前提下,防止他人濫用權利。這樣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廣與應用,擴散良性的國際環境。
知識產權的保護立法為國際間經濟、技術創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對于知識和技術的傳播和轉移,激勵各國在國際間的公平競爭。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按照公平互利的原則保護知識產權,已經成為國際新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發展迅速,但是在發展過程中由于權利人的相關權力得不到保障,其利益保護仍然處于弱勢地位,這就要求將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定位在一個符合中國實際需要的程度上。因此,必須要加快對知識產權制度的定位,具體對策有以下幾點。
一是推進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把我國建設成為知識產權管理水平的較高國家,以充分利用全球技術資源幫助我國融入知識經濟時代,以適應現階段知識產權保護的需要。二是立法補缺與完善。在確立知識產權的基礎上,在智力成果與產業化之間搭建必不可少的法律措施。隨著科技的發展,知識產權保護范圍不斷擴大,因此,要填補我國知識產權法律體系的確缺失,使知識產權制度體系更完善。在制定法規層面上,既要考慮到保護知識產權中的人民利益,又要考慮到民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三是加強執法、執法從嚴。近幾年,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正在逐漸完善,但是在其過程中由于立法實施不到位,知識產權得不到有效地保護。因此,在完善法律的同時,要提高相關部門的執法力度,對于違法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應加大打擊力度。四是加強網絡知識產權的保護,著作人、專利權人、商標人等應依據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法等規定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等的權利。除了知識產權人之外任何人不得在網絡上使用其專利、商標和作品。各企業應注意保護好網上證據,以便有效保護自己的網絡知識產權。
六、結語
總之,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和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均衡的關系。知識產權保護不僅關系到我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更關系到我國整體經濟的進步,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尤為重要。要想使我國在國際上占有重要位置,必須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并制定一套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本國的知識產權不受侵犯,并利用國外的知識產權更好服務于本國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范超.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1.
[2]鄧建志.WTO框架下中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問題研究[D].上海:同濟大學,2007.
[3]解川.論知識產權的法律沖突與法律適用[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3.
[4]荊國梁.論我國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D].青島:山東大學,2012.
[5]謝菁.山西省知識產權保護與經濟發展互動關系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