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社會要想進步必須有科學家,我國經濟急需科學家,因為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國許多企業只能處于給外國打工的現狀。“世界工廠”這個我國的代名詞,把污染留給了中國,多數利潤卻被他國人民帶走了。我們很榮幸為世界人民服務。
1.追求更好的教育
1.1國學思想
從2008年奧運會開始全球國學熱,孔子學校遍地開花,到2011年10月全球已達300多所。1988年法國巴黎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們派代表發言說:“到了二十一世紀人類要想生存下去的話必須回歸到兩千五百年前跟中國的孔子這樣的圣人尋找生存智慧。”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客座教授翟鴻燊老師說:“孔子里面是有終極關懷的,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震撼呀!如果再沒有東方的文明擁抱先進的科技,人類就結束了。我們學國學的目的是把古代智慧現代化,西方智慧中國化,中西智慧全球化。”國學教育造就了大批大思想家,可以培養出大格局,大胸懷,大智慧的人。《道德經》、《論語》、《易經》、《弟子規》、《三字經》、《漢書》、《本草綱目》等等這些中國的傳統古文化,能夠給我們真正的生命愉悅,使我們的思想不在徘徊,不在彷徨,回歸心靈的家園。這是人類思想文明的結晶。國學教育注重 仁、義、德、智、信等高貴品質的培養,這些并不是迂腐,在我們眼里的“迂腐”使中國人不用一槍一炮趕走了侵略者。世界上哪個國家可以找到中國那么多為國為民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人。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這句我們耳熟能詳的歌詞,外國人聽了都震撼、感慨。我們的民族是多么仁義的民族,不是我們不會造,大家都知道火藥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我們新中國的第一代領導人大家那么崇拜,他們正是中國國學熏陶出來的人。他們的大智慧為國為民的大格局不正是國學的印記嗎?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思想啟蒙家、教育家梁啟超先生雖然曾經批評過儒家道德,但是后期他也找到了中國文明不會被構建為他者的依據。梁啟超提出:“我們的祖宗遺予我們的文獻寶藏,誠然足以傲世界各國而無愧色。但是我們的最特殊之點,仍不在此。其學為何?即人生哲學是。”我們祖宗的精神可以救世界機器物質生活的疲憊,國學就是一種普世的精神力量。在《西學書目表》中他明確提出懼怕國學消亡的思想,他說:“今日欲使外學之真精神普及于祖國,則當轉輸之任者,必邃于國學,然后能收其效。”現在的全球國學熱正是印證了梁啟超先生當時的觀點。我們中國人是不是應該擔負起這一責任,為全球共榮,作出貢獻呢。中國人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把中國國學真正詮釋清楚。
現在天災很多,大家都知道是因為我們破壞環境太嚴重了。云南南盤江變色,錢塘江變成污水處理池,浙江紹興出現牛奶河,鏡湖濕地變黃河,洛陽澗河成“血河”等等。這些都使我們揪心,然而黃浦江上的“萬頭死豬”事件更讓我們痛心。據說超5億的中國人喝不上安全的飲用水,超7億的城市人口中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能呼吸到符合標準的安全空氣。這些數字我們都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但是我們也不得不說環境污染已經成為我們必須重視的問題。《道德經》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自然孕育我們,德養我們。我們可以使用她給予我們的一切,但是不能過度,因為“物極必反”。我們應該“效法自然”,恩澤萬物,德哺自然。“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天和地之所以能長久的存在是因為它們的運行變化不是為了自己的生存。所以它們才能長久存在。有道的圣人遇事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得到別人的愛戴;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的生命。這不正是因為他不自私嗎?所以能成就自己的目的。這些古老的國學智慧需要我們現代人認真去學習。當每個老師成為君子,成為大格局的人的時候,對學生的“愛”成為自然的真情流露,可以克服學生心理的不理解、叛逆、排斥、怨恨等,師生關系融洽,孩子們受到該有的尊重。當老師把學生放在自己前面的時候,再調皮搗蛋的學生,在她眼里就好像一個病人,像醫生看病一樣對待犯錯的孩子,怎么會沒有耐心呢。“教育孩子最大的秘密就是愛。”當全世界的人都成為君子的時候,當全人類共同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的時候,我們的地球就是天堂。
1.2西式教育
但是我們的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必須重視的問題。我們最需要的是能在新能源方面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經驗告訴我們西式教育比傳統應試教育更能培養出大批科學家。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只有不斷的取長補短,才能使我們的教育更完善,更進步。
在教學理念上西方教育以人為本,注重民權。重視對學生的尊重。注重學生個體的個性發展。注意鼓勵,表揚,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鼓勵學生對老師及他人的論點提出不同意見。因此每個學生有不同的個性,有個人的發展趨向,追求個性的張揚,“求異存同”的思想使他們善于思考創造,敢于打破常規。對事物慣于發表自己的不同觀點,從而善于發明創造。我們現在流行的手機游戲“會說話的湯姆貓”據說是一個美國小孩創造的。中國教育方法批評、管束多于鼓勵、民主,因此中國人缺少自信。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生怕和別人不一樣。“求同存異”的思想使中國人不想、甚至不敢有什么不同于他人的觀點和做法,所以比較沒有創新。到底“求異”好,還是“求同”好。我們知道世界上每個人的面孔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一樣的。因為有了“異同”人類才會
進步,生活才會多姿多彩。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其中有四大,而人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們要尊重人權。孔子說 “因材施教”,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所以我們應該尊重個體的異同。易經蒙卦告訴我們“樂學”的教育理念。“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只有學生愿意學,我才教給他。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當學生不愿意學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引導他,幫他樹立美好偉大的理想。設計有趣的教學情境引起他的注意。當他學不會的時候,我們應當善于發現他的優點、優勢所在,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不可能把每個人都培養成白領,社會必須有藍領、甚至金領、粉領、綠領。現在有許多藍領比一些白領的薪水高的多。
教育方法上西式教育注重啟發式教學。注意學生獨立性及各種能力的培養,善于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索知識的原理。學習形式以學生自學為主,大部分時間老師只是起到一個提點的作用。
教學評價方面西式教育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多元化的評價理念。評價不僅要考查學生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還要考查知識和技能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評價形式多樣化,不少門課程的評分是作業和考試各占三成,而參與課堂活動卻占四成。這樣的評價給學生提供了展現能力的多種途徑和平臺。更有利于真實全面的評價學生。
教學內容比較生活化,大量的使用生活中所用到的,以及課堂教學中能夠接觸到的例子。經常做一些“課題”研究,? 所謂“課題”也是西式教育一大特色,這些課題五花八門,范圍很廣,比如《秋天到了》、《我可以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環保地球》、《我怎么看人類文化》、《祖國的昨天和今天》等等。一般都既有要寫的又有要動手做的,每人做出來的都不相同,盡可能地發揮個人創造性。學生們通過這些項目既學到了知識又增長了觀察、閱讀、表達、動手、創造等能力。
1.3素質教育與評價機制
任何事物都是有優點的,中國傳統應試教育的優點主要體現在知識的系統化。所以在教學內容上我們可以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選擇性的融入國學內容,并適當加以整改。把教材當成一種參考,在現實中活化教材,補充教材。在方法上以西式教育為范,在我國推行素質教育已有多年,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為推行素質教育進行了很多嘗試,教育專家也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我們也同時發現教育評價機制不變革,改革最終是空話。教學評價對教學內容有必然的指導意義。我們都知道除了知識技能以外還有很多方面需要重視,如學生的身心健康、能力素質、行為習慣、生活技能等。只考知識的評價決定了必然會有教師只教知識、家長只重知識的現象。西式教育評價中,考試的評價有利于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作業的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開散思維。參與課堂活動評價可以提高學生各種素質能力以及學習的積極度。我們可以適量嘗試性的增加考試以外評價的作用。在公平公正的原則下,盡量多的增加評價的指導范圍。單純的考試這種激勵方式與創新教育格格不入。應試教育評價機制只是針對部分人的公平,多元化教育評價更能全面、公平的評價一個學生。有利于孩子全面發展。也更有利于每一個學生發展自己的優勢特長。幫助每一個學生實現他們不同的人生夢想和價值。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比較有信仰、有道德、有能力、善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且樂于學習、善于學習,能在校園之外進行高質量的自學,知道怎樣向著自己的目標努力。這樣的人,才是社會的精英。傳統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只知道考上大學就可以“苦盡甘來”。一旦考上大學就不好好學習了。更有甚者,視書本為仇人,誰還會終身學習,都不學習了還搞什么創造,哪來什么科學家。大學生焚書事件不正是這一狀況的真實體現嗎?學習本來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為什么中國孩子會覺得學習這么苦呢?社會上減負的呼聲那么高,我們應該減什么,是教材嗎,不是的,是機械背誦。書本是用來增長智慧尋找真理的,不是用來成為負擔的。我們做學問的初衷是為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我們曾經背誦的那些個文章,成人后還能記得多少,記得那些對我們的生活有多少用。學習知識感知就行了,理解了就透了,重在應用。
《易經》蒙卦說教育應該與時俱進。當前國家經濟體制面臨改革,國家教育同樣面臨迫切的改革。沒有革新就沒有進步,讓我們緊跟時代的步伐,勇敢的向前邁進吧。
2.沒有完美的教育只有更好的教育
人們追求完美,向往美好的心使社會在進步。然而 “盡信書不如無書”“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等這些古訓都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事物是不完美的。再美好的事物也是有一點點瑕疵的。所以下面我將和大家探討一下怎樣辯證的看待國學思想和西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