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電視劇是中國觀眾喜聞樂見的電視節目,它擁有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不同階層的受眾。
2005年5月9日,央視電視劇頻道進行了一次全新的改版。改版后效果明顯,根據央視-索福瑞收視數據統計,截止6月底,改版后收視份額較改版前上升了65%,其中黃金時段收視率上升幅度達到165%。作為大眾化的專業頻道,央視電視劇頻道在打造和建設頻道品牌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一、電視劇頻道的專業化軌跡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帶來的電視頻道數量的急劇膨脹,加之媒體之間激烈的市場競爭,使電視頻道的專業化成為世界電視發展的大勢所趨。中央電視臺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也開始了頻道專業化發展的改革、創新之路。1999年5月3日,央視原文藝頻道改版為電視劇頻道。頻道以播出國產電視劇為主,適量播出境外優秀影視作品、頻道宣傳類節目和電影音樂等,平均每天播出17小時,開播伊始即引起了觀眾關注,形成當時電視劇收視的熱潮;2001年11月5日,對播出時間進行調整,電視劇播出時長比例已達80%,專業特色明顯突出;2003年5月26日,又進行了一次大的改版,強化電視劇頻道的專業特色,全天不同時段分別以《黃金強檔》、《海外劇場》、《百姓劇場》、《少兒劇苑》、《子夜劇》、《精品重播》等主題劇場,滿足觀眾不同的收視需求。但從當時播出的自辦欄目構成看,《動物世界》、《世界各地》、《世界文化廣場》等明顯與頻道定位不符。直到2005年5月9日,電視劇頻道全新改版,從早到晚設立了八大劇場:《大劇場》、《快樂劇場》、《環球影院》、《魅力一百分》、《青春劇苑》、《黃金強檔》、《海外劇場》、《都市劇場》。對自辦欄目實行“關停并轉”,只保留了《影視同期聲》、《影視俱樂部》、《影視金曲》、《世界影視博覽》,基本實現了頻道內容的專業化。
電視劇頻道作為大眾化的專業頻道,受其專業傳播內容所決定,其傳播對象客觀地具有大眾化的取向。電視劇的家庭收視特點,決定它是一個家庭內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文化趣味、不同接受能力的所有成員共同的文化娛樂消費節目,不同的人都從中尋找休閑生活所需的消遣和娛樂,來化解日常生活的壓力和負擔,釋放情緒上的緊張感,因此,電視劇對社會文化的建構與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提供娛樂之余,一定要認清電視劇作品對文化價值觀所產生的不可回避的影響。
電視劇頻道的專業化決定了必須重視其運作機制的專業化。因為頻道內容的專業化不等同于頻道的專業化。頻道專業化的實質是用專業化的運營機制和運營模式來集約專業化的內容。也就是說,內容的專業化要求生產和經營的規模化,進而實現資源的市場調節、經營模式的市場運作。電視劇是目前市場化強度最高的電視節目,也是整個電視劇產業鏈條上的商品。根據觀眾收視市場的需求來選擇并編排、播出電視劇,應該成為電視劇頻道專業化運作的機制保證。
二、電視劇頻道的品牌化探索
央視電視劇頻道在走向頻道專業化的同時,也在自覺地追求著頻道的品牌化。從開播之際的《燕子李三》,到《大明宮詞》、《笑傲江湖》、《康熙王朝》、《橘子紅了》、《金粉世家》等精品大戲,紛紛在電視劇頻道黃金檔劇場首播,持續地培育了《黃金強檔》劇場的品牌,增加了觀眾對頻道的認知度,擴大了頻道的影響力;同時,《天地豪情》、《創世紀》等香港連續劇和《兄弟連》、《看了又看》等海外引進劇目的播出,在電視觀眾心目中造就了海外引進大劇播出平臺的思維定勢。精品劇、首播劇、海外劇成為支撐電視劇頻道品牌的三大支柱,雅俗共賞,老少咸宜,以多類型、多風格、多樣化吸引著不同收視喜好和審美趣味的電視劇觀眾。
根據《中央電視臺年鑒》和《中央電視臺年度收視分析報告》所提供的有關數據,我們將電視劇頻道播出前1998年起的收視份額與直到2005年上半年的電視劇頻道的收視份額做一縱向對照,可以發現,電視劇頻道基本呈上升的趨勢,只在2002年、2004年有小幅下滑的趨勢(見下表)。
電視劇頻道收視份額表
年度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上半年)
收視份額 1.34 1.86 2.60 3.11 2.81 4.05 3.72 4.11
據統計,2004年我國觀眾36.37%的收視時間是收看電視劇,各地面頻道和省級上星頻道也通過增加電視劇播出時間來取得收視份額,如安徽衛視的電視劇播出比率達到了69.11%,對收視份額的貢獻率也達到了73.25%。總體來說,2004年,地面頻道的46.77%、省級上星頻道的49.33%的收視份額是通過電視劇獲得的。
但也不能排除頻道的品牌定位與觀眾收視需求“錯位”的因素。2003年,電視劇頻道關于“中國家庭第一頻道”的品牌定位更多是針對廣告客戶的商業訴求,對引導觀眾收看電視劇頻道可以說沒有任何信息的吸引力。從收看電視劇的觀眾角度說,他們可能對“中國第一電視劇頻道”更感興趣。如何精準地確定電視劇頻道的品牌定位應該是電視劇頻道品牌化探索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