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探索專利運營模式,對助力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的實施、推動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基于IncoPat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檢索得到的309 781項中國發明授權專利技術轉讓數據,構建了技術受讓方網絡。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中的中介中心度指標,凝練了具有代表性的幾種專利運營模式:廣東高航專利運營模式、國家電網專利運營模式、清華大學專利運營模式、華為/中興專利運營模式和鴻海專利運營模式。
關鍵詞:專利運營模式;專利受讓方網絡;中介度;廣東高航;清華大學;國家電網
O引言
在專利技術轉移的實踐過程中,受讓方是如何受讓的?是從專利權人那里獨自受讓的,還是與專利權人一起共同受讓的?是直接受讓的,還是通過知識產權服務中介機構而受讓的?在專利技術交易過程中,受讓人之間是否形成一個網絡關系?網絡結構如何?網絡結構特征反映出怎樣的專利運營模式?本文擬基于技術受讓方網絡探索專利運營模式。
本研究是從專利技術轉移過程中受讓方視角進行的,文章中的技術受讓,是指中國發明授權專利技術的受讓。在數據檢索過程中,我們采取的是雙重中國標準:首先是專利授權國家為中國;第二,申請人國別為中國,包括港澳臺。技術受讓方網絡,是指技術轉讓過程中,受讓人與受讓人之間的共現關系網絡,即由不同主體共同參與專利技術受讓而形成的網絡。首先從專利轉讓數據的法律信息中,提煉出受讓人信息,而后基于“受讓人/受讓人”矩陣構建的網絡。基于技術受讓方網絡的構建和網絡特征分析,凝練領先的專利技術受讓主體的專利運營模式,對助推我國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的實施和創新型國家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社會網絡分析方法,由社會學家根據數學方法、圖論等發展起來的定量分析方法,被廣泛應用于社會學研究[1-2]、科學合作研究[3-4]、引文網絡分析[5-6]、期刊聚類網絡研究[7-8]、技術管理[9-10]、創新研究[11-13]、知識管理研究[14-15]等領域。與技術主體有關的網絡研究成果,主要有公司合作網絡[16-17]、產學研合作網絡[18-19]、發明者合作網絡[20-21]等方面的成果。尚未發現對專利技術轉移過程中的受讓方網絡進行研究的成果。本文擬基于專利受讓數據著錄中的“受讓人/受讓人”矩陣構建技術受讓方網絡,凝練專利運營模式,以推動國家知識產權商業運營體系的建設和發展。
專利運營是指專利權的權利主體為了商業目的而通過許可、受讓、融資等方式對其擁有的智力成果進行商業運作和經營等的活動[22-25]。專利相關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專利運營模式[26-29]、知識產權相關的資本運營[30-32]、知識產權運營效率[33-36]、知識產權運營模式[25.37]等方面。國內外關于專利運營的已有成果多數是質性研究,集中于理論框架的描述或研究假設的架構,實證研究的成果比較少見。專利運營相關的科技成果轉化、專利受讓、專利許可、專利質押融資等業務。隨著決策科學化的推進,定量的數據分析,尤其是基于大樣本的數據分析,將有更大的可能發現事物背后的規律、趨勢和模式,為專利運營科學的決策提供重要的支撐。已有的關于運營模式相關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傳統商業運營模式[38-39]和現代電子商務運營模式[40],更多涉及到的是有形產品的商務貿易活動。但由于專利運營模式是關于智力勞動成果、無形資產的商業運營模式,因此它必定具有自己的獨特性、挑戰性和高風險性[41-42],需要發展專門的理論與模式。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案
1.1 數據檢索與分布
本研究數據來源于北京合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IncoPat。IncoPat被認為是第一個將全球頂尖的發明智慧深度整合的專業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具有數據覆蓋全面、快速更新和多維度深入加工等特色。IncoPat收錄了全球112個國家/組織/地區1億余件專利信息,數據采購自各國知識產權官方和商業機構,全球專利信息每周更新四次,更新速度全球領先。IncoPat通過全面的數據整合加工,可以檢索的字段達到240余個,融合了專利訴訟、受讓、許可、復審無效、通信標準聲明、海關備案等信息,并深度加工了一系列專利同族引證信息,能夠為企業決策者、研發人員、知識產權管理人員提供科技創新情報的專利信息平臺[43]。我們按照以下流程:(1)選擇中國為授權國家;(2)選擇發明授權專利為專利類型;(3)授權日期為1985-2018年;(4)申請人國別為中國;(5)法律事件為轉讓。最后,得到1985-2018年間全部發明授權專利中的受讓專利數據,共計309781條。
1.2 研究方案
(1)第一步:得到受讓人/受讓人矩陣
研究方案的第一步,是在檢索得到受讓專利數據的基礎上,基于IncoPat多維檢索平臺,同時選擇第一檢索維度和第二檢索維度都為受讓人,得到表1所示的“受讓人/受讓人矩陣”。表1的“受讓人/受讓人矩陣”,其轉讓一受讓的法律信息如表2所示。
在表2的實例中,首先,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團公司和國家電網公司三家共同受讓專利權;而后同樣三家公司,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團公司和國家電網公司,共同將專利權受讓給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國家電網公司三家公司。
(2)第二步:繪制“受讓人/受讓人”網絡模型
得到“受讓人/受讓人矩陣”數據后(表1),運用Ucinet[ 44-45]網絡分析工具包及其網絡繪制軟件Netdraw[46-47],進行技術受讓網絡數據分析和網絡繪制(圖1)。并依據中介中心度指標,識別出其中的子網絡,并在此基礎上提煉專利運營模式。
推薦閱讀:知識產權類雜志怎么發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