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近幾年,中國的政治學在確立其獨立性的同時進一步和其他社會科學學科之間交融和整合。像國際政治經濟學、政治社會學等學科都開始發展起來。在這些學科的整合和融合的過程中,政治學也吸收了很多的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這對于促進中國政治學自身的發展,使中國政治學和其他學科之間更好的演進有著更好的促進作用。中國政治學跨學科的演進和融合大致經過了初步介紹”、“系統引進”和“應用與提高”三個階段。
關鍵詞:中國政治學;跨學科;演進與融合
1、前言
目前,國際社會科學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就是學科之間的融合。而在中國,政治學是社會科學的一個主要門類,他與其他學科之間經歷了有分化到勾連再到融合的一個過程,而在整個的融合過程中,一方面,這些學科之間形成了學科間的交叉性和滲入性,形成了一系列的交叉學科,譬如是政治經濟學、政治社會學等等;另外一個方面,在這些學科的交叉融合過程過程中,也形成了一些獨特新穎的研究方法。
2、政治學與其他學科的融合過程
現代政治學是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所誕生的,在這個時期內,美國的一些大學相繼的設立了政治學系,這就使得政治學成為了與經濟學、社會學等學科一樣成為美國教育及學術體制的一個重要的部分。
政治學在中國的發展要追溯到1902年,清政府大臣張百熙主持擬定《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在所有的學科之中,政治科被列為第一名,這就成為政治學作為一種學科建制在中國創立和發展起來的一個標志。1932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武漢大學等近三十所大學都設立了政治學系,從這個時期開始一直到1979年,我國的政治學一直處在波浪狀中發展,直到1979年3月,鄧小平提出了“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們過去多年忽視了,現在也需要趕快補課”。特別是與經濟學和社會學的融合,并出現了國際政治經濟學、比較政治經濟學、
政治社會學和政治心理學等交叉學科。
2.1政治學與經濟學之間的學科融合過程分析
政治經濟學最初起源于資本主義形成時期的重商主義,但是其真正的走向復興是在20世紀70年代。1991年,中國人民大學開始設置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課程,慢慢的國內一些知名學府像北大、清華都開始設立國際政治經濟學,這樣,政治學和經濟學才真正的開始融合到一起。
近幾年,政治經濟學在國內不斷地發展,其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幾個分支學科之中。
(1)貿易政治經濟學(2)貨幣與金融的政治經濟學(3)能源與自然資源的政治經濟學(4)環境與氣候變化的經濟學(5)福利政治和勞工政治(6)發展與轉型的政治經濟學(7)國際制度的政治經濟學
2.2政治學與社會學之間的學科融合過程分析
政治社會學是介于政治學和社會學之間的一門交叉學科,旨在對社會結構與政治體制的相互關系進行研究。政治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在20世紀最后的10年,政治社會學最主要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群體中的市民,各個階層的社會學、政治學和其他的相關學科都是圍繞市民在整個社會中所處的角色和作用來展開的;第二,在進入新世紀之后,中國對于政治社會學的研究出現了多樣化的局面,在政治與社會運動、公民政治參與、中產階政治態度、公民身份構建、對外政策分析和國家
身份建構等方面均取得了比較顯著的進展。
3、中國政治學方法跨學科演進的過程分析
政治學方法是當代政治學學術體系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政治學教學和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隨著政治學學科在中國大陸的恢復與重建,中國政治學方法跨學科的演進大致經歷了“初步介紹”、“系統引進”和“應用與提高”三個階段。
3.1中國政治學方法跨學科的初步介紹階段
這個階段主要是指20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這個時期內,中國政治學方法跨學科得演進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在我國國內翻譯并出版了很多經典的教科書和各個學科之間的方法著作,例如《政治及有關模型》;第二,中國學者開始編撰有關政治學方法跨學科的領域的核辭條,這些核心辭條的編撰為中國政治學跨學科的演進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3.2中國政治學方法跨學科的系統引進階段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的十余年,是中國政治學方法跨學科融合的系統引進階段。在這個時期內,國內各主要的高校都把中國政治學方法的跨學科融合作為主要的教學工作,并且相繼開始了一些相關的課程;國內一些知名的學者也開始編撰一些具有很高理論水平的專業書籍和教材。
3.3中國政治學方法跨學科的應用與提高階段
進入到21世紀之后,中國政治學者的綜合素質開始不斷地提高,對于中國政治學方法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也在逐步的改進,中國政治學方法的跨學科融合真正的進入到了應用與提高階段。各個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開始針對一些熱點問題展開研究討論,并針對一些民生問題提出了有價值的意見。
4、結論
4.1存在問題
從學科邊界融合的程度來分析,中國的政治學跨學科研究存在著“文化不夠”和“融合程度不足”的問題。首先,“分化不夠’是指政治學在一些關鍵的領域內并沒有得到充分的拓展和嚴謹。雖然國際上和中國的一些學者都開始對一些問題展開了相關的研究,但是,到目前為止,在國內還沒有形成一個比較政治的學術研究體系。其次,“融合不夠”,是指政治學與其他學科的跨學科研究以及政治學內部各領域的學術共融依然不夠充分,真正的能夠依靠政治經濟學來解決當前熱點問題、民民生問題的專家數量還非常少。
4.2建議對策
要想真正的去解決中國政治學跨學科融合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需要社會不同階層形成合力,真正的去解決出現的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第一,必須進一步提高數據本身的質量并利用數據來提高調查和統計的質量,并以此來建立數據開放和共享的制度和體系;第二,加大科學研究方法中定型的研究方法的使用,以此來豐富研究方法,并促進混合方法在實地中的研究應用;第三,將政治博弈論引入到中國政治學跨學科的研究中來,以此來尋求更多學科之間的契合點,并探索實驗方法在政治行為研究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孫宏云.中國現代政治學的展開:清華政治學系的早期發展[M].北京:三聯書店,2005.
[2]羅伯特·吉爾平.國際關系政治經濟學[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