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婦科千金膠囊對小鼠脾淋巴細胞免疫活性的研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臨床醫學時間:瀏覽:

  〔摘要〕 目的 研究婦科千金膠囊對小鼠脾淋巴細胞體外增殖及免疫調節的影響。方法 分離制備小鼠脾淋巴細胞,將細胞分為空白組(不做任何處理),刀豆蛋白A組(刀豆蛋白A干預,ConA組),LPS組(脂多糖干預,LPS組)及不同濃度的婦科千金膠囊組(FKQ),作用時間分別為24 h、48 h和72 h。CCK8法檢測FKQ對小鼠脾淋巴細胞體外增殖的影響;MTT法檢測ConA及LPS對脾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流式細胞術檢測各組小鼠脾淋巴細胞中CD4+和CD8+的比例并計算CD4+/CD8+的比值;ELISA檢測各組細胞上清中IFN-γ、IL-2、IL-4和IL-10的表達。結果 FKQ對小鼠脾淋巴細胞有顯著的增殖作用,以濃度為30、40、50 μg/mL時其作用越明顯(P<0.01);FKQ能對ConA誘導的T淋巴細胞及LPS誘導的B淋巴細胞增殖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以濃度為50 μg/mL最顯著(P<0.01);中、高濃度的FKQ協同ConA能升高CD4+的比例,降低CD8+的比例,顯著升高CD4+/CD8+的比值(P<0.01)。此外,不同濃度的FKQ均能明顯增加IFN-γ及IL-2的表達(P<0.01,P<0.05),降低IL-4和IL-10的水平,以中、高濃度最為顯著(P<0.01),調節Th1/Th2平衡。結論 婦科千金膠囊可有效促進脾淋巴細胞增殖,升高CD4+和CD8+比例,促進Th1細胞因子的分泌,使Th1/Th2亞群向“Th1漂移”,調節Th1/Th2平衡,提高細胞免疫應答。

  〔關鍵詞〕 婦科千金膠囊;脾淋巴細胞;增殖;免疫調節;Th1/Th2

sci醫學論文

  婦科千金膠囊(FKQ)是中國中藥保護品種,收載于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由千斤拔、金櫻根、穿心蓮、單面針、功勞木、雞血藤、當歸、黨參8味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除濕、益氣化瘀的功效。常用于濕熱瘀阻所致的帶下病、腹痛,癥見帶下量多、色黃質稠、臭穢、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等,既標本兼治,又扶正祛邪,臨床上廣泛用于婦科炎癥,療效甚佳。方中千斤拔祛風利濕解毒,金櫻根清熱利濕止帶,二者同為君藥;穿心蓮和功勞木清熱除濕,二者同為苦寒之品,合用使全方清熱解毒之力增強;單面針以其辛溫之性,可防穿心蓮、功勞木過于苦寒而傷胃,使全方藥性更趨平和,無傷正氣之虞,三者共為臣藥。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雞血藤補血、活血、通絡,二者合用既能補血調經,又能暢利血行而加強全方清熱除濕、活血解毒之功能;黨參補中益氣、生津養血,與當歸、雞血藤合用氣血雙補、扶正固本,使全方融扶正、祛邪為一體,三者共為佐藥。諸藥合用使機體正氣得以充養,邪氣得以祛除,故諸癥消除。

  中醫學十分重視人體的正氣,強調正氣是發病的主導,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指當人的正氣在內,氣血充足的時候,即機體免疫力正常,“外邪”即致病菌不容易侵犯機體致病;而當人體正氣受損,即免疫功能低下時,致病菌容易乘虛而入發病。FKQ的治療理念在清除致病菌的同時增強機體免疫力,后期通過強化自身免疫能力而防治疾病反復發作。脾臟作為機體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T、B淋巴細胞的主要聚集場所,而T、B淋巴細胞作為機體免疫活性細胞,其激活、分化、增殖在免疫應答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關于FKQ能調節由環磷酰胺引起的小鼠免疫功能障礙及FKQ組分中藥對機體免疫調節研究較多[2-5],但尚無FKQ對體外培養小鼠脾淋巴細胞的免疫增強活性的報道。因此,本實驗以FKQ為研究對象,研究其對小鼠脾淋巴細胞的增殖及免疫調節的影響,以期為FKQ提高免疫作用機制的研究及開發利用奠定理論依據。

  1 材料

  1.1 實驗動物

  20只健康BALB/c雌性小鼠,體質量16~18 g,6~7周齡,由湖南斯萊克景達實驗動物公司提供,許可證號:SCXK(湘)2019-0004。實驗動物飼養于湖南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自由飲食飲水,實驗程序由湖南中醫藥大學動物實驗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藥品與試劑

  婦科千金膠囊(FKQ)(產品批號20170231,株洲千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CCK8(CA1210,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16000-044,美國gibco公司);1640培養基(C11875500BT,美國gibco公司);DMEM高糖培養基(SH30022.01,Hyclone公司);ConA刀豆蛋白、LPS脂多糖及MTT噻唑蘭(批號分別為C8110、L8880、M8180,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Mouse IFN-γ、IL-2、IL-4及IL-10 ELISA Kit(批號為PI508、PI575、PI612、PI522,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3 儀器

  47103離心機(Eppendorf中國有限公司);SW-CJ-2FD蘇州凈化超凈工作臺(上海葉拓科技有限公司)、Blender 快速組織細胞破碎儀(美國 NextAdvance 公司)、Cyto-Flex 流式細胞儀(美國Beckman公司)。

  2 方法

  2.1 小鼠脾臟細胞的分離

  將小鼠腹腔麻醉后,頸椎脫臼處死,75%酒精將小鼠浸泡15 min;在超凈臺中取出小鼠脾臟,去除筋膜后反復用PBS沖洗至無血色;將脾臟置于200目細胞篩上,注射器研磨,用PBS沖洗6次后置于培養皿中;收集細胞懸液,1 500 r/min離心10 min,棄上清;加入10%紅細胞裂解液適量,室溫靜置10 min,1 500 r/min離心10 min,棄上清;PBS清洗3遍,1 500 r/min離心10 min,棄上清;加入0.85%NaCl溶液重懸沉淀;密度梯度離心加樣,1 800~2 000 r/min離心40 min;收集目標分層,PBS清洗3遍;RPMI-1640完全培養基重懸細胞沉淀,調節細胞濃度為1×108,轉入培養瓶中37 ℃、5%CO2孵育3 h,去除貼壁細胞,收集懸浮細胞進行后續實驗。

  2.2 CCK8法檢測FKQ對脾淋巴細胞的增殖作用

  將FKQ設置成10、20、30、40、50 μg/mL,不同藥物濃度孵育小鼠脾淋巴細胞24 h、48 h和72 h。將處理完成的細胞制備細胞懸液,將1×104的細胞數接種到96孔板中,每孔約100 μL細胞懸液,每個濃度設3個復孔,培養12 h使其貼壁。每孔加入10 μLCCK8繼續培養1 h后,用酶標儀測定在450 nm處的吸光度,吸光度值與細胞的增殖能力成正比。

  2.3 MTT法檢測FKQ對ConA誘導脾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

  細胞分離、接種方法同前,參考文獻[6],本實驗分為空白組,模型組(ConA,5 μg/mL),FKQ組:不同濃度的FKQ(10、30、50 μg/mL)分別干預ConA誘導脾淋巴細胞。于37 ℃,5%CO2培養箱中作用24 h、48 h和72 h,MTT法檢測FKQ對ConA誘導脾淋巴細胞增殖功能,測定方法同CCK8法。

  2.4 MTT法檢測FKQ對LPS誘導的脾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

  細胞分離、接種方法同前,參考文獻[7],本實驗分為空白組,LPS組(LPS,10 μg/mL),FKQ組:不同濃度的FKQ(10、30、50 μg/mL)分別干預LPS誘導的脾淋巴細胞。于37 ℃,5%CO2培養箱中作用24 h、48 h和72 h,MTT法檢測LPS誘導脾淋巴細胞增殖功能。

  2.5 流式細胞術檢測小鼠脾淋巴細胞中CD4+和CD8+亞群的變化

  將脾淋巴細胞(1×108)加入24孔板,設空白組、ConA組(ConA,5 μg/mL)和FKQ組:不同濃度的FKQ(10、30、50 μg/mL)分別干預ConA誘導脾淋巴細胞。每組均有3個復孔,置于37 ℃、5%CO2培養箱中,孵育48 h,離心收集細胞,磷酸鹽緩沖溶液清洗,然后使用小鼠單克隆抗體CD4+-FITC或者CD8+-FITC孵育后磷酸鹽緩沖溶液清洗,流式檢測CD4+和CD8+的百分比。

  2.6 ELISA法檢測細胞上清中IFN-γ、IL-2、IL-4和IL-10的含量

  將脾淋巴細胞(1×108)加入96孔板,設空白組(不做任何刺激)、ConA組(ConA刺激)、LPS組(LPS刺激)和FKQ組:不同濃度的FKQ(10、30和50 μg/mL)分別干預ConA誘導脾T淋巴細胞和LPS誘導脾B淋巴細胞,每組均有3個復孔,置于37 ℃、5%CO2培養箱中,孵育48 h,收集細胞上清,2 000 r/min室溫離心5 min,取上清,按說明書操作,經酶標儀測定OD值。

  2.7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整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當數據符合正態分布時,多組間比較使用單因素方差齊性分析(One-way ANOVA),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3.1 FKQ對脾淋巴細胞的增殖作用

  對小鼠脾淋巴細胞分別孵育24 h、48 h和72 h后,結果發現,當細胞孵育24 h,濃度為10、20 μg/mL的FKQ對小鼠脾淋巴細胞增殖無差異(P>0.05);濃度在30、40、50 μg/mL時對細胞增殖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P<0.01)。當孵育細胞48 h,與濃度為10 μg/mL的FKQ相比,濃度在20、30、40、50 μg/mL時能明顯增加脾淋巴細胞增殖(P<0.01),且隨著劑量的增加其增殖作用越明顯。細胞孵育72 h后,30 μg/mL的FKQ對細胞增殖有促進作用(P<0.05);40、50 μg/mL的FKQ對細胞增殖促進作用更為明顯(P<0.01)。其他濃度組的細胞存活率無顯著性差異,說明各濃度組藥物對細胞無明顯毒性。與培養24 h相比,FKQ濃度為10、30、50 μg/mL時,培養48 h與72 h,對小鼠脾淋巴細胞增殖無影響(P>0.05);FKQ濃度為20、40 μg/mL時,培養48 h時能明顯促進細胞增殖(P<0.01)。見表1。

  3.2 FKQ對ConA誘導脾T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

  由表2可知,與ConA組相比,10~50 μg/mL的FKQ對T淋巴細胞的增殖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有顯著的量效關系,但只在24 h時劑量依賴性最明顯;細胞孵育48 h及72 h時,FKQ濃度在10 μg/mL和30 μg/mL時對細胞增殖作用差異較小,而當其濃度達到50 μg/mL時,其差異變化較大。

  3.3 FKQ對LPS誘導脾B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

  由表3可知,LPS在不同的孵育時間對B淋巴細胞都有明顯增殖促進作用;10~50 μg/mL的FKQ對B淋巴細胞的增殖存在明顯差異(P<0.05,P<0.01),在細胞孵育24 h及72 h時劑量依賴性最明顯;當細胞孵育24 h及72 h時,FKQ濃度在10 μg/mL和30 μg/mL時對細胞增殖作用差異較小,而當其濃度達到50 μg/mL時,其差異變化較大。當細胞孵育48 h時,FKQ濃度在10 μg/mL和30 μg/mL時對細胞增殖作用差異最大,濃度在50 μg/mL時,其差異最小。

  3.4 FKQ對小鼠脾淋巴細胞中CD4+和CD8+亞群的影響

  如圖1所示,與對照組相比,在ConA的刺激下,CD4+ T細胞比例顯著升高(P<0.01),而隨著FKQ的濃度升高CD4+ T細胞的比例出現增加的趨勢,但低濃度FKQ與ConA協同效果不明顯,而當FKQ達到中、高濃度時開始與ConA產生協同作用(P<0.01);經ConA刺激后CD8+ T細胞比例降低;中、高濃度FKQ協同ConA能顯著升高CD4+/CD8+比值,調節機體免疫功能(P<0.01)。說明中、高濃度的FKQ與ConA能產生協同作用,調節機體免疫平衡。

  3.5 FKQ對小鼠脾淋巴細胞INF-γ、IL-2、IL-4及IL-10表達的影響

  表4結果顯示,與空白組相比,單用ConA和LPS刺激均能顯著增加IFN-γ、IL-2的含量,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P<0.05);與單用ConA及LPS刺激相比,ConA協同50 μg/mL FKQ能促進IL-2的表達,LPS協同不同濃度的FKQ對IFN-γ、IL-2的表達均有顯著促進作用(P<0.01),同時結果發現,與空白組相比,ConA及LPS的刺激顯著降低了細胞中IL-4的表達(P<0.01,P<0.05),而增加IL-10的表達(P<0.01)。與單用ConA及LPS刺激相比,FKQ協同ConA、LPS刺激均能降低IL-4、IL-10的表達,尤以中、高濃度最為顯著(P<0.01)。

  推薦閱讀:醫學sci論文如何選題更容易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市| 农安县| 兰西县| 剑河县| 汉沽区| 遵义县| 八宿县| 宿迁市| 牟定县| 武功县| 茶陵县| 涟源市| 卫辉市| 西和县| 介休市| 彭山县| 四川省| 丰都县| 金溪县| 城步| 利川市| 手游| 台南市| 庆安县| 平陆县| 天等县| 长汀县| 金华市| 台东县| 清流县| 巨野县| 怀仁县| 铜川市| 澳门| 大埔县| 慈利县| 夏邑县| 休宁县| 海兴县| 泽普县| 满洲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