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對于現在中藥管理應用的新發展模式有哪些呢?我們應該如何去加強對臨床藥學建設的新技巧呢?如何促進藥學建設的管理呢?目前的藥學應用有何意義呢?本文主要從中藥臨床藥學工作存在的問題和發展中藥臨床藥學的對策等方面做了介紹。本文選自:《實用臨床醫藥雜志》,《實用臨床醫藥雜志》創刊于1997年,前身為《江蘇臨床醫學雜志》,2002年更改為現刊名。目前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江蘇省教育廳主管,揚州大學和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共同主辦,國內外公開征稿和發行的綜合性醫學半月刊。期刊堅持實用性與導向性相結合,力求為讀者提供迅即、實用的醫學資訊,其中12期刊載臨床醫藥類學術論文,12期刊載護理類論文。
摘要:在中藥臨床藥學人才培養方面,中醫藥院校首先應承擔基礎人才的培養重任,應廣泛開設中藥臨床藥學專業。專業課設置上,在本科的前兩年重點學習藥學專業的基礎課,在后兩年就相對削減現有的化學課程,加強中醫學、中醫臨床學等學科知識的學習。同時還要加強畢業后醫學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從力所能及的培訓和教育入手,如培訓班、函授班等方式,多層面加大臨床中藥師培訓力度,盡快提高現有中藥臨床藥學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以適應臨床的需求。
關鍵詞:中藥技術,臨床藥學,醫學論文
Abstract: in the asp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pharmacy personnel training, train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should first base, should be widely open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pharmacy specialty. Undergraduate course setting, in the first two years learning about a pharmaceutical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after two years relative reduction of the existing chemical curriculum, strengthening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disciplines knowledge. While strengthening medical education and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job after graduation from the training and education of power, such as training, correspondence course, intensify training of clinical herbalists, more level as soon as possible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pharmacy personnel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level, to adapt to clinical demand.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echnology, clinical medicine, medical papers
1 中藥臨床藥學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相關法規不完善
盡管我國衛生部在2002年頒布了《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但其對臨床藥師的義務和責任規定的不夠明確,在實際工作中難以操作。加之臨床藥師工作形勢和內容也無標準化規范,使得介入臨床用藥工作的途徑比較模糊,只能在《執業醫師法》、《藥品管理法》中的法規許可范圍內工作,無處方權及修改處方權,臨床藥師工作時難以擺正自身位置,導致臨床藥學的實施難以踐行。臨床藥學(Clinical Pharmacy) 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病人用藥安全、經濟、有效,其核心是指導臨床合理用藥。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通過我國醫藥工作者的不斷探索和努力,當前我國絕大多數地區的三甲醫院已普遍開展臨床藥學工作。我國臨床藥學研究的內容主要以有關血藥濃度監測、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等的西藥臨床藥學為主,但對于具有悠久歷史傳統和我國獨特資源優勢的中醫藥的重視還不夠,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的規范標準及方法存在一定缺陷[1]。當前,中藥臨床藥學工作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展開:一是對傳統中醫藥理論(如中藥的性、味、歸經、配伍等理論),采用現代科技手段對其進行的再研究;二是在傳統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采用先進的技術和方法(如新制劑的研究、藥代動力學研究等)來研究中藥[2]。但相比西藥的臨床藥學工作,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開展更復雜,更有挑戰性[3],由此中藥臨床藥學在開展過程中不免存在一些問題。
1.2 人才培養工作不到位
由于中藥必須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藥,中醫師豐富的臨床經驗又是目前臨床中藥師最為缺乏的,加上中醫強調個體化用藥方案,這些又增加了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難度,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中藥師的作用。雖然我國已經在大部分中醫藥院校成立了有關中藥臨床藥學的重點學科,也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學科帶頭人,但這些中藥臨床藥學的人才培養工作才剛剛起步,必然會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學制不夠長,難以安排醫學基礎和臨床課程,缺少像西藥臨床藥師那樣的培訓基地,臨床實踐能力培養較缺乏等等。中藥臨床藥學人才培養工作的不足使得藥學專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尤其是基層醫院的中藥從業人員普遍存在第一學歷和職稱結構偏低,知識面較窄、知識運用率不高,專業知識老化等問題,專業人數和人才水平遠遠不能滿足中藥臨床藥學服務的實際工作需要,中藥臨床藥學人員如不努力進行自我強化訓練學習,并由有關職能部門和醫院從組織、經費上予以重點保證,難以造就高水平臨床中藥學人才。
1.3 中藥安全性認識不足
目前中藥應用情況較為混亂,不僅多種中藥同服、中藥與西藥同服現象非常普遍。首先,對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監測存在不足。本來中藥的成分有很多還不明確,在注射劑使用過程中應注意在連續用藥時中間追加間隔液,但由于中藥注射劑的監管力度不夠強,在臨床實際使用時大部分都沒有做到這一點。其次,當前中藥藥代動力學研究大多是為了新藥的開發而開展的,且大多是在動物體內進行的,對人體的臨床藥代動力學研究及真正為臨床開展用藥監測的研究目前還很少,限制了進一步促進中藥臨床藥學的展開。再次,全國各地醫院開展中成藥的處方點評工作不太多,對中藥與中成藥的合理應用難以把握,在“中藥安全無毒”的錯誤思想影響下,中藥及中成藥超劑量、超時間使用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這歸咎于我國對中成藥和中藥安全性在的認識不足。
2 發展中藥臨床藥學的對策
2.1 重視和遵循中醫藥的獨特理論
中藥臨床藥學工作不能完全套用西藥臨床藥學的模式,因為中醫辨證有寒熱虛實,中藥有四氣五味,治病要辨證施治,中醫藥是具有自己獨特理論體系的,所以要想促進中藥臨床藥學的發展,就必須依據中醫藥理論,發揮中醫藥的特點。采用現代方法對傳統中醫藥理論進行研究時要注意應采用不同方法多方面進行考察,多學科聯合進行研究。由于中藥的有效成分比較復雜,質量標準的制訂仍不完善,所以一定要提高對中藥不良反應的認識,加強監管,尤其是對中藥注射劑和中藥傳統劑型改造的新劑型[4]。降低中藥用藥風險,規范臨床使用,遵循中藥配伍禁忌。
2.2 中藥臨床藥學人員應積極參與臨床
為促進中藥飲片、中成藥和中藥注射液的合理使用,中藥臨床藥學人員需要下臨床參與臨床活動,這也是臨床藥學工作的核心內容,可采用定期跟隨科室主任、主管醫生一起查房會診、共同參與病例討論、及時提供藥學信息咨詢和不良反應報告信息服務等方式開展中藥臨床藥學活動。此外,中藥臨床藥師還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 建立良好的醫、患信任與協作關系,對不合理用藥及時提出自己的見解,改變每天按方抓藥、只以藥物為中心的觀念和現象,不斷提高臨床藥師自身的專業價值。
3 結語
臨床藥學是藥學發展的方向,而中藥臨床藥學也逐漸會成為中藥學的一項重點工作。中藥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醫藥衛生事業,所以無論是大型醫院還是基層醫院,都應重視中藥臨床藥學的展開,注重中藥的合理應用,發揮我國的傳統醫藥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