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飲食應低熱量,可適當降低基礎代謝率,減輕心臟負荷,給予清淡、易消化,低膽固醇、低鈉、高蛋白、富維生素的半流或軟食,少量多餐,不可暴飲暴食,避免產氣的食物以免加重呼吸困難。根據利尿劑的治療情況適當限制鈉鹽,應注意低鈉、低鉀癥狀的出現,如全身無力,反應差,神經反射減弱,腹漲,尿潴留等。如出現低鈉低鉀征象,應按醫囑補充鉀鹽及放寬飲食中鈉鹽的限制。飲水量要適當控制,飲水以解渴為度。此外應建議患者戒煙、戒酒,尤其對慢性過量飲酒引起的心衰更應該限制或停止酒精攝人。
關鍵詞:護理,臨床表現,治療措施,臨床醫學論文發表
做好基礎護理:在患者搶救后進行口腔、皮膚、大小便護理,保證充足睡眠。伴有水腫時應加強皮膚護理,以防感染及發生褥瘡。
3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經過搶救35例搶救成功,病情緩解的標準:呼吸困難緩解,生命體征平穩為有效,35例預后良好。3例搶救無效死亡。其中2例在發作2兩個小時內死亡。
急性心力衰竭目前在臨床仍沒有完全得到控制或治愈,只能通過規范治療護理措施控制病情,緩解其癥狀。其中規范護理包括早期預防、心理護理、用藥護理、預后護理、飲食調節、健康知識宣教等多方面內容。護士掌握有關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及護理知識,能及時配合醫生有效地進行搶救,護士應盡早發現早期心力衰竭癥狀,抓住搶救時機,病人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從而提高搶救成功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發生率高,預后差,所以及時的搶救、密切的觀察及護理,呼吸頻率的監護,能夠為醫生提供診斷依據,及時對這些患者作出有效的治療。
1 資料與臨床表現
1.1一般資料
選自我院2009年5月~2010年6月收治的3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齡在47~73歲之間,高血壓性心力衰竭16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力衰竭12例,風濕性心力衰竭10例。
1.2臨床表現
突發嚴重呼吸困難,呼吸頻率可達30~40/分,端坐呼吸,頻頻咳嗽,咳粉紅色泡沫樣痰,有窒息感而極度煩躁不安、恐懼。面色灰白或發紺,大汗,皮膚濕冷。肺水腫早期血壓可一過性升高,如不能及時糾正,血壓可持續下降直至休克。聽診兩肺滿布濕羅音和哮鳴音,心率增快,心尖部可聞及舒張期奔馬律,肺動脈瓣第二心音亢進。
2 護理
2.1體位:立即協助病人取坐位,雙腿下垂,以減少靜脈回流,減少心臟負荷。
2.2氧療:通過氧療將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5%~98%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以防出現臟器功能障礙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首先應保證有開放的氣道,立即給予6~8L/min的高流量鼻管吸氧,病情特別嚴重者可予面罩給氧或采用無氣管插管的通氣支持,包括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或無創性正壓機械通氣(NIPPV)。以上措施無法提高氧供時才使用氣管插管。給氧時在氧氣濕化瓶加入50%的酒精,有助于消除肺泡內的泡沫。如病人不能耐受,可降低酒精濃度至30%或給予間斷吸入。
2.3迅速開放兩條靜脈通道,遵醫囑正確使用藥物,觀察療效與不良反應。①嗎啡:嗎啡可使病人鎮靜,降低心率,同時擴張小血管而減輕心臟負荷。早期即予嗎啡3~5mg靜注,必要時可重復應用1次。老年病人應減量或改為肌注。觀察病人有無呼吸抑制或心動過緩。②快速利尿劑:如呋塞米20~40mg靜注,4h后可重復1次。
?、垩軘U張劑:可選用硝普鈉、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利其丁)靜滴,嚴格按醫矚定時監測血壓(如5分鐘測量1次),有條件者用輸液泵控制滴速,根據血壓調整劑量,維持收縮壓在100mmHg左右,對原有高血壓者血壓降低幅度(絕對值)以不超過80mmHg為度。
2.4病情監測:嚴密監測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心率、心電圖,檢查血電解質、血氣分析等,對安置漂浮導管者應監測血流動力學指標的變化,記出入量。觀察呼吸頻率和深度、意識、精神狀態、皮膚顏色及溫度、肺部啰音的變化。
2.5心理護理:恐懼或焦慮可導致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使呼吸困難加重。醫護人員在搶救時必須保持鎮靜、操作熟練、忙而不亂,使病人產生信任與安全感。避免在病人面前討論病情,以減少誤解。必要時可留一親屬陪伴病人,護士應與病人及家屬保持密切接觸,提供情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