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對于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的來說,他們的呼吸道粘膜容易萎縮,纖毛的正常運動也會受到影響,氣道分泌物易于滯留,且氣管插管損傷氣管粘膜及術中、術后受涼,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這個時候我們的護理醫務人員給要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向其闡述咳嗽、咳痰的重要性,以及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如果出現情況較為嚴重的患者應及時切開氣管排痰,并注意排痰的性質。
關鍵詞:膽囊炎,醫療科技,臨床護理,臨床護理論文投稿地址
無論患者有無糖尿病病史,均應常規檢測血糖、尿糖,對糖尿病患者,術后定期監測血糖變化并加強抗感染治療,使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圍。注意做好皮膚清潔,給予正確的飲食和用藥指導,密切觀察有無酮癥酸中毒或低血糖的發生。
老年人患急性膽囊炎時,臨床表現多不典型,大多數患者發病初期自覺癥狀不明顯,對痛覺反應和應急反應遲鈍,臨床表現與實際病變不相符,就診遲,病程進展快,炎癥消退緩慢,并存疾病和并發癥多,故術前術后護理極為重要,護士應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扎實的業務素質,同時掌握相關疾病的護理原則,制訂完善的術后監護與護理方案,從而防止各種并發癥的發生。
隨著我國醫療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以及居民身體素質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人口的老齡化趨勢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了。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的發病率已呈逐漸上升的趨勢。本研究通過病例資料回顧的方法,研究了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間入我院治療的60歲以上的100例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的相關資料,現將整個過程中的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100例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為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間入院治療的病人。100例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中:有男性54例,占比例為54%;有女性46例,占比例為46%。這100例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8.1歲。100例患者均有急慢性膽囊炎,他們的病史為6個月到30年之間。
1.2臨床表現
本次研究的100例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持續高熱、消瘦、乏力而無腹痛黃疸40例,占比例為40%;上腹部隱痛、腹脹、泛酸、噯氣的30例,占比例為30%;心前區疼痛12例,占比例為12%;右上腹絞痛、寒戰、黃疸11例,占比例為11%;慢性腹瀉、食欲不振4例,占比例為4%;無癥狀3例,占比例為3%。
2 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
對于老年患者本身而言,他們經常會在患病的過程中過多的擔心來自家庭的因素和各種關系,因此他們在面對膽囊炎膽石癥急性發作時,對于手術的態度與那些年紀較為年輕的患者相比來說更加遲疑。這就使得對于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心理護理的地位十分的重要。這就對我們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在對這些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要善于針對他們的年齡、文化程度、性別等特點主動、積極的引導他們,為他們提供科學的、易于理解的醫學知識。讓老年患者清晰的認識到手術對于他們的幫助作用,從心里層面幫助其消除各種顧慮,從而積極配合手術和相關的治療。
2.1.2并發癥的預防
由于老年患者的身體的各項機能已經處于退化的過程中,因此對于他們本身來說膽囊炎膽石癥的并發癥較多。我們在對其實施手術之前要進行必要的、全面的術前檢查。
在檢查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對其主要臟器功能的檢查,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采取相應的一些治療護理措施來確保其主要臟器的功能處于正常的狀態。
針對那些同時并存冠心病、心率失常的患者來說,我們要做心電圖檢查并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吸氧;針對那些慢性肺部感染患者來說,應給予抗生素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炎癥;針對那些吸煙患者來說,我們要積極引導、爭取勸其戒煙;針對那些同時并存高血壓的患者來說,我們要注意觀察監測其血壓水平,要保持其血壓的平穩;針對那些同時并存糖尿病的患者來說,我們要注意監測其血糖的變化情況,應確保其血糖處在正常的水平范圍內;對于其他異常者,應協同??谱鞒鎏幚?,并使其盡可能恢復正?;蜻_到能耐受手術的程度,從而有效地減少并發癥及降低病死率。
2.1.3飲食腸道準備
對于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的飲食腸道準備主要有禁食和休息。于此同時還要進行必要的體液和電解質的補充,以確?;颊唧w內的水電解質處于一個相對酸堿平衡的狀態。而對于那些擬行膽腸吻合術的患者來說,要求在術前三天口服卡拉霉素甲硝唑等,手術前一天的晚上清潔灌腸。
2.2術后護理
2.2.1病情觀察
針對病情觀察主要是要注意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指標和血氧飽和度,并在這一過程中及時觀察患者是否出現意識障礙、心律變化。對于而言,他們體內的電解質容易紊亂,容易發生應激性的高血糖現象,這些都是我們醫護人員在實踐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問題。因此,在實際護理的過程中我們要及時的對患者的血電解質、肝腎功能、血糖等相關指標進行動態的測定。
2.2.2基礎護理
對于老年膽囊炎膽石癥患者的基礎護理主要是要加強口腔護理和皮膚護理等。要經常的幫助患者進行翻身,根據患者個人的實際情況實施按摩,尤其是針對受壓部位。而對于一些病情較輕、恢復較好的老年患者,我們醫護人員要鼓勵其盡早下床活動。同時還要注意病人的食欲變化,同步做好調整飲食的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