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高血壓腦病和短暫性腦缺血意識障礙較輕。32例有2例急發型,突然發病頭痛,繼有癲癇樣抽搐,血壓高,雙側瞳孔由不等大至散大,出現完全性偏癱,呈深昏迷狀態。其中一例抽搐前述有胸悶,經心電圖檢查st段升高,t波升高變尖及室性期前收縮。是典型變異型心絞痛心電圖改變。是腦血管痙攣與冠狀動脈痙攣同時發作。經搶救24小時均恢復正常。意識障礙動態變化為診斷提供了依據。本文選自:《現代診斷與治療》本刊以發揮其在植物生態學領域的導向性、權威性和科學性為指導思想,突出反映植物生態學科熱點和生長點的研究成果。由中華醫學會江西省南昌分會,南昌市醫學科學研究所主辦。有很強的實用性、先進性、科學性和可讀性。
1、發病情況:我院腦卒中內科住院的比例,1981年8.33%(57/684例),1982年8.43%(59/700例),1983年9.13%(63/690例),1984年12.21%(84/688例),1985年14.18%(98/691例),1986年17.15%(118/688例)。發病比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急性腦血管病479例意識障礙發生率:腦出血90.79%(69/76例),蛛網膜下腔出血73.33%(11/15例),腦栓塞50%(4/8例)。高血壓腦病46.43%(13/28例),腦血栓形成23.87%(53/222例)。短暫性腦缺血13.85%(18/130例)。有73例發病在10-12月占43.45%。故秋末冬初發病率高。41-70歲共152例占90.48%,為主要發病年齡。男98例,女70例,男女之比為1.4∶1,血壓>160/95mmhg者,缺血性腦卒中伴意識障礙88例中有39例(占44.35%)。出血性腦卒中伴意識障礙80例中有68例(占85%)。有起病誘因可查者106例(占63.10%),依次為勞累58例(占54.72%),情緒激動33例(占31.13%),飲酒15例(占14.15%)。其中腦出血69例中因勞累和精神因素誘發者有58例(占84.06%)。前驅癥狀表現為頭痛、肢體麻木,無力、語言不清、惡心、嘔吐。
2、發病狀態和病情進展;發病2一3小時出現意識障礙為病情進展快,在88例出血性腦卒中有80例(占90.90%)。腦出血病者出現意識障礙時間多在病后6小時以內。因腦出血顱內壓增高癥狀出現較早,蛛網膜下腔出血病者出現意識障礙時輕時重,昏迷短暫者往往能恢復。靜態發病6小時后出現意識障礙為病情進展慢.在88例缺血性腦卒中有72例(占81.82%)為腦血栓形成,多發病一天以后出現,而且較輕,因腦血栓顱內壓增高癥狀出現較晚。腦血栓形成53例中有45例(占84.91%)。有2例腦血栓合并糖尿病病人是在住院治療3天后逐漸出現意識障礙和偏癱。但也有急發型的,意識障礙持續加重提示病情嚴重,53例中有8例(占15.09%)。其中1例臨床診斷為腦血栓形成病者,發病5小時即有嗜睡、煩躁不安等,繼呈醒狀昏迷,植物性反射存。經治無效,221天后死于休克型肺炎。1例左側內囊型腦血栓病者,觀察5年后因酗酒唾醒后稍活動,突然頭痛、嘔吐、失語,右偏癱,腰穿血性腦脊液,2小時后深昏迷,ct診為多發性腦梗塞。
3、意識障礙與預后的關系:缺血性腦卒中意識障礙88例中,昏迷32例,死亡23例(占26.14%).出血性腦卒中意識障礙80例中昏迷47例,死亡37例(占45%)。所以意識障礙可做為病情判斷,估計預后主要依據。本組意識障礙者腦功能第ⅳ平面以下受損共79例,死亡61例占77.22%。可見如何早期診斷及時處理腦疝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