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循證醫學的目的是解決臨床問題,包括發病與危險因素→認識與預防疾病;疾病的早期診斷→提高診斷的準確性;疾病的正確合理治療→應用有療效的措施;疾病預后的判斷→改善預后,提高生存質量。合理用藥和促進衛生管理及決策科學化。文章發表在《中國組織工程研究》上,是循證醫學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循證醫學,醫學思維,臨床醫學,醫學教學觀
循證醫學(Evidenee—Based Medicine,EBM)的引入和發展對當前臨床教學觀念和臨床教學模式產生重大和深遠的影響,傳統的臨床醫學教育觀念及人才培養模式已不適應EBM時代的要求。教師在臨床教學和實踐應以循證醫學的原理和方法為指導.改變傳統醫學教學觀,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
1 創新教學觀創
新教育和創造型人才的培養也是高等醫學教育的發展方向。循證醫學是臨床醫學創新發展的必然趨勢,實踐循證醫學需要臨床醫生有科學創新精神。創新教學觀就是在臨床教學過程中,要轉變以學科為中心的思想,樹立醫學科學知識與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相互滲透的新觀念,轉變整齊劃一的教學模式,樹立新的醫學人才觀、質量觀。
教師不能進行單純知識技能傳播,而應把培養創新型人才作為臨床教學的靈魂。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采取靈活多樣的適宜于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使教與學兩個主體處于平等地位。
在教學活動中應注重引導學生思考和探討所學的醫學知識并發現問題,采用問題式、討論式、啟發式、答辯式、病案導學式教學方式及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組織教學,通過教師指導啟發學生思維,發揮學生自我掌握和完善知識的本領,形成問題一自導、病例一討論一引導等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組合。在有利于創新的情景中逐步培養他們潛在的質疑能力,思考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終身學習教學觀
面向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高等醫學教育思想觀念。首先從高等教育是最后和最高階段教育的觀念轉變為終身教育和學習體系連續鏈中一個承前啟后的階段和環節的觀點。
學習是終身的需要,作為終身教育核心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習是終身學習鏈條中最為重要和最為關鍵的環節。
其次,立足于將已積累起來的已知信息啟示給學生為教育目的,把教育視為傳播知識的陳舊的教育觀,轉變為著眼于培養學生個人繼續學習的技能和能力,注重學習方法和科學思維培養,把學習從單純接受學校教育的學習中擴展開來,從階段性學習擴展到人的終身,從被動學習發展到主動學習,使學習真正成為終身的行為習慣和自覺行動。
3 人本教學觀
人本教學觀的實質是“以學生為中心、以病人為中心”。教師教學過程中應重視人的因素,正確認識人的價值,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充分調動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確立學生在臨床教學、實踐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真正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角”作用。
教師應主動擯棄、改變自己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使兩者處于平等的地位,共同參與教學過程.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發揮教師和學生兩個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觀念應從單純傳播臨床知識轉變為教會學習.使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學習設計者和主動者。
循證醫學充分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循證醫學的最終受益者是病人?,讓病人獲得最佳預后和生存質量是循證醫學的最終目的,也是2l世紀l臨床醫學發展新思路、新模式。
4 注重實踐教學觀
循證醫學注重臨床基本技能的培訓。病史采集、體格檢查等是循證醫學臨床實踐的第一步,只有踏實的進行臨床基本技能訓練,才能提出臨床問題,否則不可能進行以后的“循證”。同時準確、真實、可靠的病史收集和體格檢查本身就是最好證據。
循證醫學即重視個人的臨床經驗,又強調采用現有的、最好的研究依據,在病史、查體、診斷方面的敏銳洞察力,對病人無偏倚的觀察、準確的判斷,是循證醫學的前提,沒有來自病人的第一手信息就可能導致錯誤的診斷,此時醫生和最佳證據都沒有任何價值。
因此循證醫學不但不能取代個人專長,而且要求臨床醫生必須經過嚴格的基礎訓練,善于觀察病人,熟練掌握臨床基本技術。
醫學教育必須十分重視臨床實踐。必須把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放在重要位置,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由于醫學實踐本身的復雜性、社會性等特征,決定了它是一種對綜合素質和動手能力要求很高的行業,這就意味著醫學教育必須十分重視實踐。
除專業實踐外,早期接觸臨床的實踐、社會醫療實踐、社會實踐。把理論應用實踐,通過實踐去發現問題,培養和鍛煉臨床思維能力。臨床教師應一如既往的重視對醫學生“三基”培訓與訓練,多提供動手操作機會,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在實踐環節中逐漸積累臨床經驗。
5 全面素質教學觀
循證醫學的實質是尋求、評價和利用醫學信息的科學。循證醫學要求高質量的科學證據,實踐循證醫學必須具有醫學、統計學、計算機知識、臨床流行病學等知識和技能的高素質人才,特別是科研素質、信息素質、哲學素質等。
科研素質。循證醫學需要證據,而證據需要科學研究獲得。循證醫學的方法用于在臨床實踐經常出現現有的研究證據不能回答所面臨的問題或尚無可靠、合適的研究證據指導臨床實踐,提高科研意識有助于發掘臨床難題,提供研究課題,為l臨床提供科學依據,促進臨床醫學發展。
國外醫學院多在臨床前期階段向醫學生提供一些參與科研課題研究的活動和機會,多方面培養醫學生的科研能力 值得我們借鑒。臨床教學階段應積極開展基礎科研訓練,畢業實習應鼓勵學生參加帶教教師的研究課題,培養學生科研興趣、科研思路和方法。
信息素質。循證醫學要求在全球所有信息庫中尋找證據。
并用臨床流行病學所建立的手段和方法對其進行嚴格評估和甄別,這首先要具備良好的信息素質。隨著信息網絡的擴張和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會學生認識、獲得、利用、開發信息等方面的能力,把學生培養為信息化的人。加強以計算機為主體的信息檢索技術的教育是當前培養學生信息素質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的重要前提和基礎,也是邁進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通行證。
醫學職稱論文查詢須知:《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于1997年創辦,發表組織工程研究中關于干細胞培養與移植、組織構建、材料生物相容性評價(天然或合成材料與納米粒子、人工材料植入體、植入器官及外源性細胞)、計算機輔助骨外科技術的應用基礎及臨床研究,轉化醫學和循證醫學研究的文章,發表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領域一流水平的學術、技術創新成果。
參考文獻:
【1】王家良,劉鳴.2l世紀的臨床醫學:循證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2】卡爾‘波普爾.猜想與反駁:科學知識的增長【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o3.
【3】賀加.DL Diane heestalld.美國醫學院臨床前期課程改革現狀及趨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Oo0。(6):39~4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