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膝關節鏡手術圍術期護理配合技巧職稱論文發表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臨床醫學時間:瀏覽:

  摘要:膝關節鏡手術于關節內進行,關節內感染將嚴重影響關節功能,所以應當從各個方面加以控制,嚴格掌握手術指征及患者自身情況。如局部有炎癥或感染灶、全身感染性疾病以及自身存在的其他易感因素,須控制后再行手術。文章發表在《疑難病雜志》上,是醫學論文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膝關節鏡,手術圍術期,手術護理配合

  膝關節鏡能對關節內疾病進行檢查、診療,適用于膝關節損傷、非感染性關節炎,目前膝關節鏡手術被認為是對膝關節病變較好的治療手段。傳統的膝關節手術,創傷大,出血較多,術后恢復慢,關節處有較大手術瘢痕;相比之下,膝關節鏡手術具有創傷小、出血少、療效確切、恢復快、并發癥少以及手術瘢痕小等優點。

  膝關節鏡是膝關節疾病的重要檢查及治療手段,可行膝關節內游離體摘除,膝關節沖洗,清理關節內的致炎因素滑膜切除等手術[1]。由于該手術具有手術時間短,創傷小,手術徹底,恢復快等優點,深受廣大患有膝關節疾病患者的認可,但關節手術屬于較精密的手術,手術的成敗直接關系到患者術后功能的恢復,因此,需要手術者、護士和患者的密切配合方能順利完成。我院于2008年開展此項手術,共實施手術106例均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6月行膝關節鏡手術患者106例,男46例,女60例,年齡19~80歲,平均住院天數3~7 d。其中骨性關節炎25例,膝關節粘連20例,關節內游離體30例,半月板損傷31例。

  1.2 手術方法 手術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由術者完成。麻醉后,手術區域消毒后在膝蓋部內外膝眼處各開一個0.8~1.0 cm長的小切口,一個小切口插入關節鏡,在其后方接駁攝像和顯示設備,可直接觀察關節內形態和病變,另一個小切口插入特殊手術器械,在關節鏡的直視和引導下進行關節腔內手術操作。

  具體疾病的手術方法如下:骨性關節炎患者切除發炎的滑膜組織、骨刺;半月板損傷者切除破碎的半月板;關節內游離體患者咬碎并吸出關節內游離體。手術操作結束后,用大量關節腔沖洗液沖洗關節腔后縫合切口,用酒精無菌敷料敷蓋后,彈力繃帶加壓包扎。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患者準備 手術室巡回護士術前一日到病房訪視患者,要仔細閱讀病歷,并同患者交談,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同時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耐心說明手術經過、麻醉方法及手術的安全性及良好的治療效果,從而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增強患者的信心,使患者能夠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并積極主動的配合手術。

  2.1.2 物品準備 常規器械包、一次性無菌手術敷料包。關節鏡器械:關節探針、關節手術刀、關節手術剪、刨削器、關節套管、鈍性管芯及管路系統。影像系統、動力系統、灌洗系統。術前認真調試各種儀器,檢查器械設備等是否好用。

  2.1.3 手術間準備在層流系統中的百級手術間進行,室溫調節至22℃~25℃,相對濕度為50%~60%,術前30 min手術間濕式打掃,用含氯消毒劑的抹布擦拭無影燈及物體表面。

  2.2 術中護理和配合

  2.2.1 對患者的護理 嚴格執行手術患者的安全核查制度,巡回和器械護士與術者共同核對確認無誤后,建立上肢靜脈通路,接好多參數監護儀,后協助手術醫生擺好局部麻醉體位,同時要備好麻醉搶藥品及用物,以預防患者出現局麻藥的毒性反應。務必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部位。在患者局部麻醉后,巡回護士協助術者擺好手術體位,于患側大腿根部綁上氣囊止血帶。

  2.2.2 鋪單方法 按下肢手術常規消毒鋪單。為了防止手術過程中持續沖洗關節腔造成的手術野潮濕,我們使用一次性手術敷料包,除常規下肢手術鋪單法外,還在大腿根部用外科手術薄膜連同洞巾一起環形貼緊,并在膝關節處加鋪無菌一次性中單,中單垂到手術床以下的部分用污物桶接好流下的灌洗液,以保持手術野的干燥和無菌。

  2.2.3 儀器調試 器械護士在臺上連接好管路后與巡回護士共同配合連接鏡頭與顯示器、冷光源、動力系統、灌洗系統,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儀器連接好后,巡回護士協助調節顯示器的亮度,調節動力系統的參數,調節灌洗系統距關節面上0.92~1.22 m的高度,產生大約66~88 mm Hg的壓力,以提供安全、擴張、清晰的視野。

  2.2.4 密切觀察手術進展情況,觀察灌注液的量,及時補充灌洗液,以免氣體進入關節腔引起空氣栓塞造成死亡的危險。此外還要注意注意使用止血帶時患者容易煩燥,做好患者安撫工作,放松止血帶時應與術者溝通,緩慢放氣,防止下肢血液驟然增加,回心血量減少,導致血壓驟降,給患者帶來不適感。

  2.3 術后護理

  2.3.1 對患者的護理術畢用無菌敷料敷蓋,彈力繃帶妥善包扎,松緊適宜,以免引起關節腔積液或末梢血液循環障礙。務必妥善處理切下的病理標本。用四人搬運法將患者平穩移至平車,攜病歷、X線片送患者回病房,要認真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

  2.3.2 器械清洗 關節鏡器械為貴重、精密,具有細、長、銳、極易折斷的特點,使用及清洗時應與其他手術器械分開,器械不得互相碰撞,應輕拿輕放。手術結束后專人送供應室按流程完成清洗、消毒、滅菌。器械清洗流程:分類、自來水漂洗、復合酶浸(5 min) 、自來水清洗、去離子水清洗、干燥、打包高壓滅菌等。

  2.3.3 儀器保養 ① 關節鏡儀器要設專人管理,不使用時,要每周進行清潔、防塵、除濕。儀器應放于干燥、潔凈的地方。移動儀器或搬動時動作必須輕、穩,以避免因過分震動而導致內部結構損傷。對儀器的操作動作宜輕巧,各種旋鈕開關,每次使用后均應復原位。操作應嚴格按照儀器正確的操作程序進行,不得違章操作。

  ②導線的日常養護:光纖導線、攝像頭導線、刨削刀手柄導線、氣化儀導線保養勿折、勿散放、干燥放置。導線環繞存放,環繞直徑>30 cm,要用編織帶相對固定。

  ③器械的養護:管理員應用專用潤滑劑上油,放于專用柜內,定期清點,并檢查其完好性,手術中有損壞時應及時請領更換。④器械的放置要求:①鏡頭不與器械一并放置。②導管不與器械一并放置。③鏡面保護用軟套,主機銜接頭蓋應蓋好,處于關閉狀態,特別是防止金屬氧化和斷開,以保持良好的接觸,消毒時再打開。

  臨床醫學核心期刊投稿:《疑難病雜志》2002年創刊,郵發代號18-187。雜志欄目設有:述評、專家筆談、論著、理論探討、實驗研究、臨床經驗、診療技術、新藥開發、綜述講座、信息薈萃、名醫論壇、臨床病例(理)討論、疑難病例析評、罕少見病例、短篇報道、會議紀要、專題筆談、繼續教育園地、爭鳴與討論、讀者來信、書評(或書訊)、學術活動預告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清市| 集贤县| 灵川县| 石景山区| 博湖县| 河北省| 普兰县| 惠州市| 白城市| 石嘴山市| 长丰县| 扬中市| 南岸区| 辽宁省| 桦南县| 滦南县| 庆云县| 偏关县| 福清市| 新密市| 钟山县| 浠水县| 瑞金市| 略阳县| 汨罗市| 平谷区| 民权县| 拜城县| 香河县| 临武县| 庆城县| 公安县| 化州市| 九龙县| 临西县| 扬州市| 岳西县| 黄石市| 祁阳县| 乐平市| 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