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厭食康顆粒每袋裝7克,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歲至六歲一次1/2袋,七歲至十二歲一次1袋,一日3次,療程1~2周。文章發表在《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上,是主治醫師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熊果酸,薄層掃描法,質量控制
服用注意事項:1.忌食生冷油膩及不易消化食物。 2.嬰兒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3.感冒時不宜服用。 4.長期厭食,體弱消瘦者,及腹脹重、腹瀉次數增多者應去醫院就診。
健兒厭食康顆粒具有補脾益氣、消食健胃、增進乳食之功效,主治脾胃氣虛型小兒厭食癥。主要由山藥、雞內金、蓮子、山楂、六神曲、麥芽等10味中藥組成的制劑,臨床應用四十余年,組方合理,療效確切,本文對健兒厭食康顆粒質量控制方法進行了研究,建立了質量標準,為本品新藥研發提供質量控制方法。
1 儀器與試藥
CS-930型雙波長薄層掃描儀(日本島津);健兒厭食康顆粒(遼寧中醫學院,批號021201、021202、021203、030301、030302);熊果酸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742-9405,含量為99.7%);麥芽、山藥、蓮子(購自沈陽天益堂大藥房)硅膠G(青島海洋化工廠 200-300目);羧甲基纖維素鈉(沈陽試劑廠);氯仿、丙酮、無水乙醇等均為分析純
2 方法與結果
2.1 性狀:本品為顆粒劑,為黃棕色至棕色顆粒,味微苦。
2.2 鑒別
2.2.1 麥芽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稃片外表皮細胞黃色或淡黃色,縱列,常由一個長細胞與兩個細胞相間排列;長細胞壁較厚,波狀彎曲,木化;短細胞一大一小,大者內含棕色物;可見單細胞或其脫落痕。
2.2.2 山藥
取本品10克,加無水乙醇30ml,回流提取1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2ml,加鹽酸0.5ml,加水20ml,置水浴上蒸干,放冷,殘渣加乙醚20ml溶解,濾過,濾液揮盡乙醚,殘渣加無水乙醇1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山藥粉末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二氯甲烷-丙酮(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烘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2.3 蓮子
取本品5g,加70%乙醇30ml,冷浸4小時,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蓮子對照藥材0.1g,加70%乙醇1ml,冷浸4小時,濾過,濾液作為對照藥溶液。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4:0.5:4)上層液為展開劑,展開兩次,取出晾干,噴以α-萘酚試液,于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斑點。
2.3 檢查
2.3.1 粒度:取本品5批,照《中國藥典》(2005年版二部附錄IN顆粒劑項下的“粒度”檢查。[1]結果表明,本品不能通過一號篩和能通過五號篩的總和未超過供試量的15%,符合中國藥典有關規定。
2.3.2 水分:取本品3g,照水分測定法第一法(《中國藥典》2000年二部附錄Ⅷ M)測定顆粒劑的含水量,[2]結果表明,本品5批含水量均不大于5%,符合中國藥典有關規定。
2.4 薄層掃描法測定健兒厭食康顆粒山楂中的熊果酸含量
2.4.1 色譜條件
薄層板:取含0.2%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硅膠G板,厚度0.3mm,室溫陰干,105℃活化30分鐘;展開劑:氯仿-丙酮-冰醋酸(18:2:0.2);展開方式:上行展開,展距12cm;顯色劑:10%硫酸無水乙醇溶液,顯色后105℃烘約5-10分鐘;薄層掃描測定參數:λS=520nm,λR=700nm,SX=3反射式鋸齒掃描。
2.4.2 溶液的制備
2.4.2.1 熊果酸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熊果酸對照品適量,用無水乙醇配制成含熊果酸約0.6mg•mL-1的溶液,即得。
2.4.2.2 樣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5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適量,加熱回流提取4小時,提取液回收乙醚至干,殘渣加無水乙醇溶解,定量轉移至5ml量瓶內,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2.4.2.3 陰性對照液的制備:
取山藥(炒)、雞內金(炒)、大棗、六神曲(炒)各1.5g,薏苡仁(炒)、蓮子、茯苓、麥芽(炒)、萊菔子(炒)各1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適量,加熱回流提取4小時,提取液回收乙醚至干,殘渣加無水乙醇溶解,定量轉移至5ml量瓶內,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2.4.3 陰性干擾試驗
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2uL與4uL,供試品與陰性液各6uL,點樣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按2.4.1項下色譜條件展開,晾干,顯色測定,繪制薄層光譜圖。結果表明,對照品與供試品,可見光區內吸收峰峰形、峰位完全相同,且在520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陰性液在此波長下無干擾。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處,供試品具有相同位置的色譜峰,陰性液在此峰位無吸收。
2.4.4 標準曲線繪制
精密稱取熊果酸對照品3.3mg,置5ml量瓶中,加無水乙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分別精密吸取1.0、2.0、3.0、4.0、5.0uL,點樣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按2.4.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以進樣量(ug)為橫坐標,以色譜峰面積(A)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經回歸處理,得回歸方程為Y=19606.4x-2771.8(r=0.9990),表明熊果酸點樣量在0.66~3.30g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2.4.5 精密度試驗
取樣品5g,精密稱定,按2.4.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
2.4.5.1 同板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同一供試品溶液6uL,在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重復點樣6次,按2.4.1項下色譜條件展開,測定,結果表明同板精密度為1.3%。
2.4.5.2 異板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6uL、對照品溶液(0.4mg•mL-1)2uL與4uL,分別點予6塊硅膠G薄層板上,按 2.4.1項下色譜條件展開,測定,結果表明異板精密度為2.6%。
醫學核心期刊發表須知:《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81年創刊,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和中國中醫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醫學學術期刊,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教授擔任總編輯,陳維養教授為常務副總編輯,沈自尹院士及肖培根院士任副總編輯;李煥榮博士擔任編輯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