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互聯網行業的迅速發展,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社會經濟得到了巨大的突破。與此同時,企業間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導致諸多不正當的競爭行為,引發了人們對互聯網行業反壟斷問題的廣泛關注,因此,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通過對互聯網的運營模式的特點,進行反壟斷法的實施,并基于對互聯網行業特殊性分析,提出反壟斷法的優化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行業;反壟斷法;實施;優化
一、引言
互聯網企業之間進行壟斷,導致了市場不公平的競爭,損害消費者的利益。2020年,有關反壟斷法的修訂,打破了互聯網行業中一家獨大的局面,大大提高了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積極優化反壟斷法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使互聯網企業在反壟斷環境下穩步的發展。
二、反壟斷的概念
反壟斷反的不是市場中的大企業,而反的是對消費者利益、中小企業創新活力和市場競爭秩序造成損害的一種行為。
三、反壟斷法實施的背景
互聯網行業巨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限制了互聯網行業上下游經營者之間的競爭,導致互聯網行業利益固化,缺失了同行業之間的正常競爭。市場競爭應是公平競爭、誠信競爭,想要公平競爭,就需要對互聯網企業實施反壟斷。進而,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維護消費者和社會公共利益。
四、反壟斷法在互聯網行業中的實施
(一)市場監管是反壟斷法實施的必要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加強反壟斷監管,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激發市場活力,已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此次反壟斷法的修訂,更好的規范和發展了互聯網平臺經濟,引導、促進其健康發展,以期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相信通過加強反壟斷監管,能夠消除影響互聯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障礙,平臺經濟也將迎來更好的發展環境。
(二)抑制不公平交易是反壟斷法實施的根本
通過反壟斷法的實施,防止互聯網行業的利益操縱者利用市場支配地位去實行不平等交易。不公平交易使利益的天平向利益操縱方傾斜,為了維持正常的市場秩序。反壟斷法嚴厲禁止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達成協議來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限制商品生產或銷售數量。
五、反壟斷法的不足
(一)無法保證及時監管壟斷行為
《反壟斷法》只能作為個別突出案件進行事后處罰和糾正的依據,但無法保證對壟斷行為做到及時監管的作用。首先,這是因為《反壟斷法》實施初期,由于互聯網業態的運行方式并未完全展開,因此,對其中各種新型壟斷行為規律并未全面掌握。其次,由于監管機構缺乏經驗,再加上對互聯網平臺企業采取寬松的監管態度,因此,未能及時的對具有壟斷行為的平臺進行有效的識別與監管。《反壟斷法》雖實施數十年之久,頗有成效,但由于資本和技術對壟斷行為的支持,使其具有隱蔽性,也給監管機構識別和監管壟斷行為造成一定困難。
(二)法律制度內容并不完善
反壟斷法第46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沒收違法所得,并處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尚未實施所達成的壟斷協議的,可以處五十萬以下罰款。針對此條規定,不少學者認為部分行為處罰過輕,造成違法成本過低,使企業存在僥幸心理,反而容易滋生違法行為。因此,2020年《反壟斷法》進行了修訂和增補,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了罰款額,但起算年度、銷售額計算范疇等問題,現行反壟斷法并未明確。例如,2021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對阿里巴巴集團實施二選一壟斷行為的行政處罰,結果以182.28億元的罰款告終。這次事件相較之前雖加大了處罰力度,但對損害違法所得等更深入的量化工作還沒有做到位。
(三)反壟斷法在執法方面可操作性差
反壟斷法本身的局限性和不完善等缺陷,導致執法方面適應性不強。在互聯網領域出現了多部門執法,監管機構執法人員缺乏,執法缺乏針對性等現象,這就容易造成責權不明,進而導致執法效率低下。在司法領域,由于數據具有隱蔽性,使得有關反壟斷的民事訴訟案件存在訴期長,舉證難,勝訴少的問題。
六、反壟斷法的優化
(一)強化監管力度,避免“硬監管”
強迫實行“二選一”,實施“掐尖并購”、利用大數據殺熟等壟斷行為的出現,側面反映了監管機構的監管并不到位,缺乏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監管。由此可見,應該把政府調控和市場調節緊密聯合用以消除壟斷行為,達到事前監管、事后干預的效果。不僅如此,還需要加強監管力度,與此同時也要堅守包容審慎的基本原則,避免出現“硬監管”。
(二)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
高效執法是以完善的法律制度為前提,但目前由于反壟斷法在互聯網領域的相關規定制定的比較籠統,存在可操作性、適應性低等問題,因此,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仍是反壟斷的重要方向。首先,互聯網壟斷與數據壟斷密不可分,但只憑數據占有量并不能造成壟斷,造成壟斷主要是因為利用大數據實現“一級價格歧視”,以此剝奪消費者的消費者剩余,從而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因此,加強數據違法收集的認定及約束規范是必要的措施。其次,互聯網平臺企業本身具有強大的公眾性和社會性,因此應明確其社會責任并加強自覺承擔的意識。
(三)優化監管機構和隊伍的建設
加強對互聯網平臺經濟的監管不僅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為保障,還需要專業的監管機構和隊伍的支撐。例如,增加執法人員在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數量,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借助外部經濟學分析公司、市場調查機構開展工作,最重要的是提高監管機構的專業度,同時還需要監管機構積極和企業交流,了解他們的運營方式和盈利模式,掌握各種壟斷行為的規律,結合相應的法律,就相應的經營合規要素進行相應的治理。
七、總結
本文從多角度分析了反壟斷法的不足,并提出了具體措施。誠然,由于互聯網平臺本身的特殊性,針對反壟斷法的改進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互聯網平臺逐步的發展中,還會遇到新的問題。因此,為了使反壟斷法更加適應市場經濟體制,我們需要更深入了解市場,在立法時,充分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以達到完善反壟斷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許潔君.反壟斷行政執法程序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3(07):48-49.
[2]陳兵.互聯網平臺經濟應實現”強監管”與”促發展”并重[J].國家治理,2021(11):21-24.
[3]劉柏,盧家銳.互聯網平臺經濟領域壟斷的壟斷風險及防范[J].財會月刊,2021(03):38-40.
[4]余超.加強反壟斷的監管是為了更好的發展[N].白城日報,2020.12.25.
[5]蔣小天.達成壟斷協議尚未實施擬最高可罰款50萬元[N].南方都市報,201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