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教師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應用行動導向法時,應注重創建良好的職業情境。即通過深入了解行動導向法內涵與實施步驟后,有計劃、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計劃與教學方案。即中職教師應以職業活動為導向,注重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以教學任務為驅動,全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以學生職業發展為核心,強化學生終身學習意識。由此,真正在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突顯行動導向法的作用與功能。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行動導向法;運用
將行動導向法應用到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更利于實現集理論-實踐-探索為一體的教學模式。教師利用具有系統性與層次性的理論課堂,幫助學生豐富知識層次、拓展專業視域;基于職不同類型、不同側重的職業活動,使學生的職業能力、專業技能等獲得全提高;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項目任務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終身學習的意識等。由此,基于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與自主能動性,令他們更深入地參與到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且教師通過充分發揮行動導向教學方法的優勢與作用,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能人才。不僅彰顯職業教育的特色與優勢,還可為相關領域輸送更多的優質人才。
1 行動導向法的基本概述
1.1 行動導向法內涵
行動導向法,更強調以學生為核心制定教學計劃與教學方案。教師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教學任務為驅動,將計算機網絡專業知識與相關技術有效地傳遞給學生。教師在課堂上,需充分突顯學生主體地位,令他們產生極高的參與意愿。教師應將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進行科學的融合,基于師生間、生生間的高效互動,令他們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在興趣的驅動下,使學生對專業知識與技術進行深層次的研究與應用。從而,培養出具有知識理論基礎、較強實踐應用能力、動手能力、創新意識的計算機網絡專業人才。
1.2 行動導向法主要步驟
行動導向法的應用,需以布置任務書、導言設計兩個核心步驟為主,并與職業活動、項目開發進行結合。建立完善的任務書前,教師需對計算機網絡教學模式與方式進行科學設計。基于標準化、規范化的專業課堂,設計具有實效性與可操作性的任務書。即教師需對專業課程特征、職業發展需求、行業內的人才需求、學生基礎素質等方面,進行全面、全方位的了解與分析。從而,設計出更具有廣泛實用性與最適合的教學形式與教學流程。而導言作為應用行動導向法不可或缺的環節,教師應利用學生興趣點或關注焦點,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熱情。即無論是在理論教學中,還是在具體展開職業活動時,教師都需展現自身的導入技能,使學生全身心的參與計算機網絡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可將難以理解的知識點進行簡化,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給學生。這樣,可使學生更加直觀、清晰的了解知識脈絡,以及相關知識點的不同程度的關聯性。使學生有目標、有重點地對計算機網絡知識與技術進行探索與研究。基于以上兩個教學步驟的高效實現,令行動導向法的作用能夠充分地展現出來。
2 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運用行動導向法的有效價值
在新時期背景下,為推動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工作的創新發展,需要充分對傳統課堂教學工作方法和模式進行改革,還要充分發揮教師知識傳授者和引導者的作用,突出課堂教學工作有效性,不斷彌補傳統教學工作的問題和不足,還要最大限度地結合學生學習需求,提升教學工作有效性。其中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運用行動導向法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其一,轉變師生觀念。在應用行動導向法的過程中,有利于轉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狀態,而是采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有效的行動導向和學習,也會采用引入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方式等對策,培育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其二,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在行動導向法應用的過程中,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并且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特征,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培育和因材施教,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下,感受到中職網絡教學和知識學習帶來的樂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意識和主觀能動性。同時,行動導向法是以突出學生學習主體行為目標,發揮學生的學習課堂作用,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互動和合作中,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并且運用行動導向法,也能創新傳統課堂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行動的過程中了解所學知識內容。
3 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運用行動導向法的注意事項
3.1 教學方案的層次性
行動導向法的應用,需切實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應用能力。整個教學過程中,不應只局限在知識文化水平的提升,需緊密圍繞學生核心競爭能力的提升制定教學方案。即無論是對計算機網絡專業教材中知識的提煉,還是融入課本外的最新知識與技術,教師都要確保教學方案具備一定的層次性。使學生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地對知識與技術機械能了解與探索,令他們逐層遞進的內化吸收。同時,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方案,需將理論知識的傳授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進行科學的融合。即保證學生基本的專業理論基礎上,為他們提供及實訓機會與鍛煉的平臺。這樣,學生在實際參與技術探索與應用的過程中,才能具備明確的方向與目標。
3.2 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多維性
中職學校將行動導向法運用到計算機網絡教學活動過程中,既要注重以教學結果為導向調整教學計劃,還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指導與教育。即行動導向法的應用,教師需借助具備多維性的教學質量品評價體系。即以學生身心成長特點、心理健康、學習訴求、情感需求、職業定位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地對學生進行綜合的評價。將以生為本教學理念貫穿到行動教學的全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還需確保他們身心健康成長。因此,中職學校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運用行動教學法時,應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且所設計的職業活動、項目內容等,必須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熱情。由此,使學生在課堂、企業實、項目研究等不同平臺,獲得知識文化水平、職業能力、專業技能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推薦閱讀: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