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用電需求不斷增長,城市配電網的規模不斷擴大,網絡結構越來越復雜,人們對供電質量、供電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城市配電網技術和管理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因此,必須提高城市配電網的自動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才能提高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質量,為用戶提供更高的供電服務。
關鍵詞:智能配電網;關鍵技術;城市配電規劃
《電網與清潔能源》Power System and Clean Energy(月刊)曾用刊名:西北水力發電;陜西水力發電;電網與水力發電進展,1985年創刊,是唯一一個立足西北、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開放型電力科技期刊。
一、智能配電網關鍵技術作用下的城市配電網規劃意義
1.1城市配電網絡規劃中引入新一代智能配電網關鍵技術后,全電網的合理運行狀態都可以憑借智能配電網關鍵技術所提供的先進監測管理技術來實現實時監控,對城市配電網絡的運行容量進一步拓展,關注于各種設備的無損耗運行,通過對現有電網資源的靈活調度、科學配置與合理優化,實現整體網絡運行效率的大幅提升,確保城市地區經濟取得最理想的經濟效益。
1.2智能配電網關鍵技術以用戶為本,積極尋求解決滿足電網用戶基本需要的方法,持續實現更加高效的電力服務,以滿足不同企業對電力能源穩定性、純凈性、可靠性服務需求。智能配電網關鍵技術作用下的城市網絡規劃,能夠持續改善企業用電過程中因電壓及功率不穩而出現的斷電現象,確保企業的生產運行始終處于一個高效穩定順暢的過程,是我國社會經濟穩定長足發展的重要保障;
1.3智能配電網網絡關鍵技術主打的電力能源,通常將新能源作為主推品牌,這樣勢必降低了傳統配電網絡運行中對大量化學燃料的使用,降低了燃料污染物的排放,能夠對周圍的空氣質量與生態環境發揮積極的優化促進功效,因此智能配電網關鍵技術有效推動了我國能源節能減排與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二、智能配電網關鍵技術
2.1分布式發電
分布式發電是一種模塊化的發電模式,其發電功率一般在千瓦到百兆瓦之間,也有部分地區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建議在30~50MW之間。分布式發電具有模塊化、分散化和高效化的特點。分布式發電以用戶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為主要建設依據,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建設安裝發電,發電運行方式以自動為主,憑借用戶的用電終端進行相應的用電量調控,多余的電量進行綜合性應用。分布式發電的電源一般以系能源為主,如風能、太陽能、低熱能等,從這一層面可以看出分布式發電技術是一項新能源技術,以綠色環保為主要目的。
2.2電動汽車充換電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能源環境問題的日益凸顯,我國汽車產業的能源運作模式要進行產業化和革命化的創新變革,通過電動汽車以油換電這一途徑來完成。在電力技術日益進步和完善的今天,電動汽車的性能、經濟等方面已遠遠超過傳統燃油汽車,因此,在智能配電網的發展過程中要重視電動汽車充換電技術。電動汽車數量的逐年上升及規模性增長對傳統電網的運行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降低電網負荷量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質量問題,加強對其質量的穩定控制則可以保證智能配電網的科學化運行。
2.3配電自動化
配電自動化技術要從本地區發展的實際情況入手,綜合考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規劃方案策略、管理運行模式及服務內容四方面,在滿足用戶基本用電需要的同時,提高配電網建設運行的整體效率,實現配電效果的最大化。配電網自動化技術的規劃方案要建設以主站、子站及相關配電通訊系統為內容的調節機制。通訊系統作為配電自動化的核心內容,要根據地理信息系統所呈現的地理方位建立完整的配電自動化網絡模型,進而實現對配電網的遠程調控,保證配電網各項信息的準確可靠。
三、基于智能配電網關鍵技術提升城市配電網規劃質量的要點
3.1努力提高技術人員素質
智能配電網關鍵技術能夠提升城市配電網的質量,這就要求將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大幅度提高,這樣才可以為智能配電網體系的科學化運行提供人才。建設智能配電網的時候,有關的技術工作人員應該強化對科技的學習,強化對分布式的發電技術以及電動充換電技術的學習。而且在規劃的整個過程中,應該從這個地區的環境建設進行實際的考察和考慮,做到定性分析和實事求是的原則,提升規劃質量。
3.2建立智能配電網的監督體制
智能配電網技術可以有效的提升城市配電網質量,就應該建立智能配電網的監督體制。政府部門應該正確地將宏觀調控發揮出來,這可以對城市配電網規劃有正確的指導,對有關的工作人員在從業資格方面,施工建設資質方面做好嚴格的審查,確保規劃工作人員有基礎的工作能力,有效地提高城市配電網質量。而且還需要注意在城市配電網運行中,有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強化監督,發現問題必須快速的反饋,把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中。
3.3加強對智能配電網有關設備維護
使用智能配電網主要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配電網的整體質量,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加強在配電網設備方面的維護,努力地將設備損耗度進行降低,提高工作效率。有關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有準確的管理思想,保證設備的管理流程,對設備做好及時的檢查和維修。而且有關的工作人員平時就要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對設備工作的狀態做出準確的判斷。而且也需要建立設備維護制度,同時認真地落實好它,提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3.4配電網方面在負荷上的預測
第一就是對這個地方的長期規劃圖使用性質進行相應的設置,設置好規定的負荷指數,同時使用正確的方法對電網的電力負荷做出實際預測,這樣能夠得到以后這個城市用電總量的具體數值以及在負荷方面的數值。第二是用數學模式,以長時間的電力負荷作目標,對電腦和負荷中間結合的原則做好預測,第三是依照預測實際結果,遵循遠大近小這個原則,預測出電力負荷量。
3.5配電網的經濟性評估
對配電網進行經濟性的評估也是配地網規劃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工作。工作人員進行正確的科學評估,能夠實現對不同的規劃方案最好細致的比較,可以選擇最優的那個方案,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把智能配電網這些技術在城市配電網的規劃里面進行使用,能夠很好的提高城市的盈利能力,財務生產能力,因此評估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評估要對城市的項目償還貸款能力和投資能力做好正確的判斷,而且還應該對配電網的規劃項目里面流動資金做好詳細的考慮,確保資金鏈是非常完整的,確保整個城市的配電網運行。因此對配電網進行經濟性評估,很好的提升了配電網的規劃水平和質量。
四、結語
城市配電網系統的運行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用電,而目前新能源的發展給城市配電網的規劃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一定難度。在城市配電網的規劃設計中通過運用智能配電網關鍵技術,能夠提高城市配電網的規劃科學性,保證城市配電網系統安全高效的運行。
參考文獻
[1]白峪豪.基于智能配電網關鍵技術的城市配電網規劃[J].電網與清潔能源,2015(3):79-83.
[2]郭龍,劉旸,鮑海泉.基于智能配電網關鍵技術的城市配電網規劃[J].內燃機與配件,2018:223-225.
[3]張鍵,徐強.智能配電網大數據應用及實踐研究[J].低碳世界,2015(3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