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互聯網又稱網際網路,或音譯因特網、英特網,是網絡與網絡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絡,這些網絡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絡。這種將計算機網絡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絡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絡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絡結構。互聯網并不等同萬維網,萬維網只是一建基于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
關鍵詞:互聯網,計算機系統,網絡安全
互聯網始于1969年的美國,又稱因特網。是美軍在ARPA(阿帕網,美國國防部研究計劃署)制定的協定下,首先用于軍事連接,后將美國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斯坦福大學研究學院、UCSB(加利福尼亞大學)和猶他州大學的四臺主要的計算機連接起來。這個協定由劍橋大學的BBN和MA執行,在1969年12月開始聯機。
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因特網這個詞已經頻繁出現在我們的交流中,因特網是不是就是我們常看到的Internet呢?
實際上Internet表示的意思是互聯網,又稱網際網路,根據音譯也被叫做因特網、英特網,是網絡與網絡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絡,這些網絡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且巨大的全球化網絡,在這個網絡中有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設備、各種不同的連接鏈路、種類繁多的服務器和數不盡的計算機、終端。使用互聯網可以將信息瞬間發送到千里之外的人手中,它是信息社會的基礎。
一、網絡系統的脆弱性
(一)操作系統的脆弱性
網絡操作系統體系結構本身就是不安全的,比如操作系統為維護方便而預留的無口令入口和提供的遠程過程調用(RPC)服務都是黑客進入系統的通道。再者,操作系統的另一個安全漏洞就是存在超級用戶,如果入侵者得到了超級用戶口令,整個系統將完全受控于入侵者。
(二)計算機系統本身的脆弱性
計算機系統的硬件和軟件故障可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嚴重時系統會停止工作。系統的硬件故障通常有硬件故障、電源故障、芯片主板故障、驅動器故障等;系統的軟件故障通常有操作系統故障、應用軟件故障和驅動程序故障等。
(三)電磁泄漏
計算機網絡中的網絡端口、傳輸線路和各種處理機都有可能因屏蔽不嚴或未屏蔽而造成電磁信息輻射,從而造成有用信息甚至機密信息泄漏。
(四)數據的可訪問性
進入系統的用戶可方便地復制系統數據而不留任何痕跡;網絡用戶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訪問系統中的所有數據,并可將其復制、刪除或破壞掉。
(五)網絡存儲介質的脆弱
各種存儲器中存儲大量的信息,這些存儲介質很容易被盜竊或損壞,造成信息的丟失;存儲器中的信息也很容易被復制而不留痕跡。
此外,網絡系統的脆弱性還表現為保密的困難性、介質的剩磁效應和信息的聚生性等。
二、網絡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
第一,人為的無意失誤。如操作員安全配置不當造成系統存在安全漏洞,用戶安全意識不強,口令選擇不慎,將自己的帳號隨意轉借他人或與別人共享等都會給網絡安全帶來威脅。
第二,人為的惡意攻擊。這也是目前計算機網絡所面臨的最大威脅,比如敵手的攻擊和計算機犯罪都屬于這種情況。
第三,網絡軟件的漏洞。任何一款軟件都或多或少存在漏洞,這些缺陷和漏洞恰恰就是黑客進行攻擊的首選目標。絕大部分網絡入侵事件都是因為安全措施不完善,沒有及時補上系統漏洞造成的。
三、網絡未來的發展展望
今天的互聯網上活躍著黑客攻擊,多媒體音視頻下載應用,移動應用等多種元素。為了解決這些新元素給互聯網帶來的問題,美國的計算機科學家們已經開始考慮修改互聯網的整體結構,這些措施涉及了IP地址,路由表技術以及互聯網安全等等多方面的內容。盡管如何修改我們的互聯網結構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但在業界也存在幾個普遍公認的互聯網發展趨勢:
(一)網絡用戶將迅速增加
如今的網絡隨處可見,特別是智能手機的逐步普及,網絡移動化時代已經到來,據有關調查,截止2013年7月,我國互聯網用戶到達8.2億,全球互聯網用戶總量已經達到17億左右。據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預測,2020年前全球互聯網用戶將增加到50億。
(二)互聯網在全球呈現出分散的趨勢
未來幾年,發展中國家的互聯網數量將發展最快。據互聯網世界(Internet World)的統計數據:目前互聯網普及率最低的是非洲地區,僅6.8%;其次是亞洲(19.4%)和中東地區(28.3%);相比之下,北美地區的普及率則達到了74.2%。這表明未來互聯網將在地球上的更多地區發展壯大,而且所支持的語種也將更為豐富。
(三)互聯網將最終走向無線化
目前移動寬帶網的用戶已經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跡象。這表明3G,WiMAX等高速無線網絡的普及率已經在逐年增加。目前,亞洲地區是無線寬帶網用戶最多的地區,不過用戶增長率最強勁的地區則是在拉丁美洲地區。按Informa預計,到2014年,全球無線寬帶網的用戶數量將提升到25億人左右。
(四)互聯網將更為節能環保
目前的互聯網技術在能量消耗方面并不理想,未來的互聯網技術必須在能效性方面有所突破。據Lawrence Berkeley國家實驗室統計,互聯網的能耗在2000-2006年間增長了一倍。據專家預計,隨著能源價格的攀升,互聯網的能效性和環保性將進一步增加,以減少成本支出。
(五)互聯網的網絡管理將更加自動化
除了安全方面的漏洞之外,目前的互聯網技術最大的不足便是缺乏一套內建的網絡管理技術。國家科學基金會希望科學家們能夠開發出可以自動管理互聯網的技術,比如自診斷協議,自動重啟系統技術,更精細的網絡數據采集,網絡事件跟蹤技術等等。
(六)互聯網將吸引更多的黑客
2020年,由于接入互聯網的設備種類增多,心懷不軌的黑客數量也將大為增加。據Symantec公司的數據表明,2008年出現了160萬種新的惡意代碼,比過去幾年來出現的惡意代碼總量60萬種還多了好幾倍。專家們紛紛表示未來的黑客技術將向高端化、復雜化、普遍化的趨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