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企業融資論文投稿發表了我國民營企業融資的問題和建議,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了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化,民營企業面臨著融資困境,論文針對這種困境,分析了影響民營企業融資的制約性因素,從而改善民營企業外部融資環境和融資策略,解決融資問題。
關鍵詞:企業融資論文投稿,民營企業,融資方式
一、新常態下我國民營企業融資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從現實情況來看,民營企業在我國企業中還屬于弱勢群體,在經濟的潮起潮落中,只有少數民營企業抓住了機遇,越過了初創期的艱難。而多數民營企業還處于創業后的成長期。與此同時,卻有不少民營企業成立后不久又消失了;還有為數不少的民營企業在市場的夾縫中慘淡經營。政策環境的局限和民營企業的自身弱點阻礙了多數民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所有這些中,尤為突出的是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融資渠道不暢已經成為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新常態下我國民營企業融資問題制約性因素分析
新常態下我國民營企業融資的制約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深層次原因,既有外部融資環境、金融體制、政府政策服務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民營企業自身素質方面的原因。1.融資市場體系不健全。民營企業正規的直接融資方式可概括為股權融資、債權融資、風險投資及資產證券化。由于大部分民營企業不具有現行證券管理標準所要求的規模和投資回報,基本上被拒于證券市場之外。具體表現在:一是我國尚未完善適合民營中小企業融資的多層次、不同風險度的資本市場。二是民營中小企業較難利用債券融資方式。盡管我國民間投資的潛力巨大,但社會投資需求與民間投資供給的長期錯位造成了民間投資領域的極度狹窄。三是風險投資體制發育不全。
2.我國政府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不夠成熟完善。政府在經濟發展中,著重加強對國有大型企業進行資金、政策方面的傾斜,受財政收入剛性的制約,對民營中小企業發展支持力度不大,服務體系不健全。具體表現在:一是隨著改革的深入與經濟結構的調整,未能相應的建立起專門為民營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二是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法律保障機制不健全。我國眾多的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對民營中小企業的作用仍然定位在“補充”上,沒有把它完全作為一支重要力量來看待。
3.民營企業自身信用能力不足以及經營管理不規范。目前,我國民營企業自身信用能力不足。多數的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不透明、不健全,甚至有一些民營企業任意私自改動會計資料,或建立兩本內外不相吻合的賬簿,致使民營企業偷稅、漏稅現象愈演愈烈;在現實的生產經營過程當中,民營企業之間以及與其他性質的企業之間相互拖欠貨款,債務關系遠遠超出三角的范圍,發展為多角債務關系。上述情況導致目前我國的民營企業存在著較大的道德風險和信用問題。
三、改善我國民營企業融資環境的建議
1.政府要制定支持民營企業融資的宏觀政策。現行關于民營企業的融資政策無法很好地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困難,應結合宏觀經濟環境對相關的融資政策進行修訂、完善。建議從下幾點做起:(1)在基本原則方面,政府及相關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對大型企業和民營企業提供貸款應該遵循平等原則,不應該在貸款條件上歧視民營企業。
(2)成立專門為民營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如政策性銀行、商業性中小銀行,既能有效緩解民營企業貸款難問題,又能夠優化我國的金融結構,維持金融秩序的穩定。(3)對民營企業相關業務給予更多的免稅及其他的優惠政策,鼓勵民營企業開展業務,節省經營成本,提高民營企業的利潤空間,實現自身的發展。
2.完善民營企業融資體系。我國的民營經濟是一個復雜的經濟形態。在直接融資方面,以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為重點,擴寬民營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一是建立和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風險投資體系。進一步加大風險投資對民營企業的投入。二是逐步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證券市場。進一步完善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三是發展債券融資市場,擴大債券融資規模。在間接融資方面,以金融創新為切入點,完善民營企業的間接融資體系。有步驟的開放民間資本參與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業銀行的重組改造,積極開展中小企業項目利用國際金融機構貸款,鼓勵和幫助民營企業利用國外政府和商業貸款,組織中小企業項目招商引資。
3.完善社會化中介服務體系。民營企業要通過多種途徑有效獲取資金,必須有完善的社會化中介服務體系的支撐。社會化中介服務體系的完善能極大緩解民營企業與資金供給主體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有效疏通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渠道。完善的社會化中介服務體系主要有資信評估機構、資產評估機構以及風險評估機構等。
四、我國民營企業融資策略建議
民營企業的最優融資策略是動態的。民營企業信息的不對稱性以及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風險等級的不一致性,導致潛在投資者對投資時機的敏感,從而使得民營企業在不同的階段采取不同的最優融資策略。在企業初創期,企業的規模一般較小,獲利能力相對較弱。企業內部融資先于外部融資。企業的利潤一般全部再投資到企業生產經營中去。企業可以采用附有優先購買權的租賃方式獲得資產的使用權,而不必擁有資產的所有權。同時也可以靈活機動爭取其他外部資金,如吸引風險投資者的投資以及獲取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基金等。在企業成長時期,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獲利能力不斷增強,企業逐步具備了向外部籌資的條件,外部融資成為企業資金來源的重要渠道。
一是爭取金融性機構的貸款。企業應通過資產抵押、擔保人擔保甚至利用企業自身的信譽擔保來取得企業發展所需的資金。
二是利用資本運作的方式來獲取資金。利用相互參股,橫向或者縱向的兼并與合作等資本運作方式是一種可取的融資方式。
三是積極創造條件,獲取創業板上市或吸引風險投資的機會。在企業進入成熟期后,企業已具備了較強的外部融資能力。
此時企業需要考慮以相對較低的資金成本獲取企業持續發展的資金。
一是企業可以通過證券市場發行債券或者股票的方式來籌集資金。
二是積極運用資本運作獲取資金。
三是加強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溝通。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民營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始終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民營企業融資策略的優序選擇:自籌資金、留存盈利、風險投資、政策性資金、借債(或發行債券、可轉換債券)、發行新股、借債。即先內部融資,后外部融資;在外部融資中,先權益融資后債務融資,再股權融資。這是由其信息不對稱和風險等級不一致的特質所決定的。除此之外,民營企業還應規范和完善自身管理組織機構、健全財務制度、強化社會信用觀念及金融意識等,全面提升自身素質建設。
參考文獻:
[1]韓春明.經濟周期中我國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研究.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6).
[2]傅爽.我國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天津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3]張迎維.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5-45.
[4]趙岳,譚之博.電子商務、銀行信貸與中小企業融資[J].經濟研究,2012(7).
[5]于蔚,錢彥敏.轉型經濟中宏觀沖擊與公司融資決策——基于資本結構動態調整框架的實證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11,10:24-30.
[6]孫英姿.浙江省上市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研究.華東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7]侯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癥結及解決途徑[J].中國金融,2008(3):79-79.
作者:潘紅霞 潘瀟 單位:威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濟南海關
推薦閱讀:探析金融資產價格監管與微觀經濟調控機制
金融資產價格的波動以及金融資產價格泡沫往往是引發金融危機的誘因,傳統應對金融資產價格波動和泡沫的政策手段是運用貨幣政策進行宏觀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