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中小企業金融建設新轉變思想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金融時間:瀏覽:

  在目前張曉企業金融建設上的新改革方針有哪些呢,應該從哪些方面來促使現在企業金融管理的新發展呢?本文是一篇金融論文。我們也知道從市場劃分和成本效益的角度看,中小金融機構應該傾向于為中小微企業服務。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大力推動各類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為本地中小微企業提供廣泛的融資服務,鼓勵“民間金融街”等新興金融市場發展模式,打破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格局,形成良性競爭,利用市場杠桿引導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提供優質有效的融資服務。

  摘要:中小企業是東莞市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融資難已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主要障礙。文章立足于分析東莞市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通過對比借鑒江浙地區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時的做法和經驗,有針對性地為破解當前東莞市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瓶頸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民營中小企業;企業融資;融資難,金融論文投稿

  民營中小企業是東莞市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據東莞市統計局2013年的數據,全市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106205戶,增長21.5%,注冊資本達390億元,增長14.3%。其中,新登記企業32225戶,增長34.0%;新登記個體工商戶73875戶,增長16.6%。然而,由于經濟環境制約以及中小企業自身的發展瓶頸,融資難已成為制約東莞市中小企業發展的突出矛盾。企業的融資能力直接決定著其發展前景,企業的發展又是衡量城市經濟發達程度的核心指標。因此,幫扶中小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已成為當務之急。

  金融論文發表:《金融發展評論》,《金融發展評論》(月刊)創刊于1980年,由中國金融學會;新疆金融學會主辦。以遵寧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為宗旨,遵守社會遵循時尚,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中小企業金融建設新轉變思想

  1 東莞市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從小額貸款的情況來看,自2009年3月份小額貸款公司試點以來,獲批設立的東莞小額貸款公司有17家,截止至2013年累計為中小微企業、個體戶、自然人發放貸款約200億元。

  從銀行貸款的情況來看,截至2013年末,東莞市新增中小企業貸款超過200億元,約比年初增加22%,全市中小企業貸款余額接近1268億元,約占全市企業貸款總額的77%。

  從上市融資的情況來看,截至2013年末,東莞上市企業僅有22家(其中13家在A股上市,9家在境外上市),上市后備企業90家,在“新三板”掛牌企業8家,在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122家。

  總體而言,東莞市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處于較低的水平。

  2 東莞市的民營中小企業融資瓶頸及原因

  2.1 融資渠道較為單一

  首先,中小微企業一次性資金需求量少、頻率高,導致銀行積極性不高;其次,中小企業信用體系不健全,信息透明度較低,導致其與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銀行難以對企業貸款的風險做出準確判斷。

  2.2 缺乏有效擔保手段

  中小企業通常難以提供可抵押資產。在東莞,大多數中小企業采取租賃農村集體資產的廠房鋪位等方式開展業務,這部分資產因為沒有產權證明而不能作為融資的有效抵押物;中小企業所有的機械設備及存貨大多數為低價值商品,以此作為質押意義不大;中小企業鮮有專利、商標等高價值的無形資產可做權利質押。以上因素使得大多數中小企業難以通過擔保實現其融資的目的。

  2.3 企業自身經營不規范

  首先,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經營管理不規范的現象,管理層往往由家族人員擔任,缺少公司治理和職業經理人等管理機制;其次,部分中小企業誠信意識差,存在刻意隱藏貸款的用途甚至故意進行逃廢債等違法行為;再者,中小企業缺乏長遠發展的戰略意識,大大增加了金融機構放貸的風險。

  2.4 融資成本較高

  一方面,中小企業申請貸款的數量少,但需要溝通、協調的部門多,需提供的資料繁多,消耗的時間等成本較大;另一方面,上市直接融資的程序復雜、法律監管嚴格、涉及環節眾多,對企業自身要求較高,中小企業恐難以企及。

  3 江浙地區中小企業融資經驗

  江浙兩省的中小企業創造的經濟總量約占各省的80%,高于全國平均數近20個百分點。江浙地區率先突破傳統行業的桎梏,一方面科學利用經濟原理,創新管理模式,進一步刺激中小企業融資市場,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另一方面,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深挖國有企業的資金優勢,同時加強政府的監管職能,為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一是充分利用利率的杠桿效應,創新信貸管理模式,有效配置信貸資源。積極推進利率改革,廣泛募集資金,加強金融機構的資金實力,強化了銀行信貸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激勵制度,從而使資源配置得到優化,實現雙贏;同時,積極構建激勵機制,商業銀行每增加一筆有效貸款給中小企業,政府都相應給予獎勵。此外,創新出臺《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出質登記辦法》,拓寬融資渠道,使得商業銀行紛紛出臺舉措,規范資產抵押率,擴大抵押品范圍,簡化手續、降低費用。

  二是有效防范融資風險,為民間資本流動提供正確引導。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嚴格監管社會融資活動,加強對非法集資活動的監管控制,堅決打擊金融“三亂”行為。加強政策宣傳教育,引導民間資本合理有序地流動,遏制違法違規行為帶來的負面影響,維護金融穩定和社會穩定。科學區分中小企業的產業模式,根據企業類型提供與之相對應的融資服務,既創立了金融專營機構,又充分發揮國有創投企業的優勢,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甚至直接投資。

  三是著重發展重點區域的資本市場,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途徑。對具有上市潛力的中小企業給予重點培育,引導、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引入股份制,多渠道推動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上市,激勵企業“走出去”,充分利用境外金融市場,實現國內外的全面發展。同時,重點構建“聯保信貸”機制,發揮工商部門對企業日常監管的職能,由工商部門向金融機構提供權威、真實、有效的企業信息,利用政府的力量,增強中小企業的信用度,為金融機構提供財務擔保注入一針強心劑。

  對比江浙中小企業的發展,不難看出,江浙地區不僅采用經濟手段推動中小企業發展,調整外部融資環境,而且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服務職能,引導中小企業積極發展、調整生產結構,力求提高中小企業的競爭力來適應外在的融資環境。相比之下,東莞中小企業的創新融資渠道略顯不足,利用經濟手段的融資方式難以滿足企業需求,而政府推出的融資政策也難以激發中小企業的發展活力。

  4 通過對比借鑒,探索東莞市中小企業融資新出路

  通過多方了解,我們發現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題不只存在于某個地區,各地政府都在積極制定各種扶持政策與資金援助計劃,以促進中小企業的良性發展。針對上述情況,結合東莞市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有以下幾點啟示:

  4.1 改善中小企業融資內部環境的對策

  加快中小企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步伐,努力為技術創新創造有利條件。樹立創新意識、構建創新機制、積極開展創新活動,為企業準確定位,增加產品的科技含量,轉變產品結構單一的局面,打造企業品牌,有效管控風險,制定長遠發展戰略,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自覺增強企業科技金融產業的融合度。

  建立規范的企業管理體系,全面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一方面,要加強財務管理,建立規范的、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財務管理機制,提供全面透明的財務信息,提升企業財務情況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做好企業管理人才以及技術人才的培養,引入職業經理人機制,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為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做好人力資源的儲備工作。

  樹立集群融資的意識。政府可以利用已有的行業協會建立信用合作機構,或者以行業內的核心企業為龍頭建立集群信用合作組織,使產業機構相近的中小企業融資抱團,形成合力的競爭優勢,增強信用環境和信用關系,降低銀行發放貸款的運營成本,為融資提供更有利的硬件條件。

  4.2 拓寬中小企業外部融資渠道,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

  在我國現行的金融體系背景下,中小企業很難從國有銀行中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援,拓寬融資渠道,完善資本市場,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完善金融政策體系。一方面,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出臺專門政策支持、鼓勵各種形式的金融公司發展,加大財政投資力度,采取建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方式,由各級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牽頭投資,推動多形式的金融合作方式發展,建立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另一方面,對中小企業中的高新技術企業要給予資金、政策上的優惠,設立專門為此類企業服務的專項基金及扶持政政策。

  創新擔保運行方式。在加強中小企業信用體系的建設、積極關注各種風險問題、制定金融應急預案的前提下,廣泛利用社會資源,采取以國有資產為主、民間資本輔助的方式,設立公私合營的擔保機構,同時可以開展專門用以扶持高新科技的“科技保險”試點工作,對高新技術企業給予專門保費補貼,既讓政府和社會分享擔保的經濟效益,又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兴市| 武清区| 冀州市| 南江县| 香港| 麻城市| 石楼县| 叙永县| 西盟| 呼伦贝尔市| 报价| 林西县| 清苑县| 聊城市| 南和县| 航空| 四平市| 长武县| 洮南市| 伊金霍洛旗| 泗阳县| 墨脱县| 望都县| 临海市| 金川县| 屏东市| 西青区| 阳泉市| 舟山市| 孟连| 丹巴县| 龙川县| 资兴市| 甘南县| 民和| 灌南县| 宝坻区| 江源县| 赤壁市| 梅州市| 格尔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