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全面扶貧工作逐步深化的作用下,縣域經濟發展逐漸成為貴州省經濟發展的重點。為助推當地經濟發展,貴州省從自身貧困現狀出發制定了極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路徑,以農產業、旅游產業、文化產業等為主真正實現了貴州省縣域經濟的多渠道、多元化發展。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造成貴州省經濟發展遲緩的主要原因是縣域經濟發展緩慢,因此,促進貴州縣域經濟發展成為了當前必要的工作。本文以促進貴州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出發點,圍繞貴州縣域經濟發展展開了一番深入的探究。在對貴州縣域經濟發展面臨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深入探究了造成貴州縣域經濟發展遲緩的原因,并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完善策略。從幾個切實可行的角度,來為貴州縣域經濟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幫助相關人員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實現貴州省的經濟騰飛。
關鍵詞:貴州省;縣域經濟;經濟發展問題;優化策略
一、貴州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
貴州省是我國主要的貧困大省,其經濟發展速度較慢,而且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比較多,且這些問題的產生具有一定的普遍化特點,對貴州省縣域經濟發展問題的探究不僅有助于我們解決貴州縣域經濟發展問題,更有助于我們對我國大多數地區普遍性貧困現狀的了解。從而以點帶面幫助我們實現對我國大多數貧困地區實際問題的調查和了解,為我們相應解決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研究依據。具體來講,貴州省縣域經濟發展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發展水平低,總體發展速度較慢
貴州縣域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經濟總量和人均收入都遠遠落后于東部沿海地區,甚至部分地區的經濟發展處于貧困水平,人均收入在溫飽線上掙扎。一方面:貴州縣域的經濟總量較小,這與其地理位置、基礎設施、自然氣候、經濟發展因素等有緊密關系;另一方面:貴州縣域的人均收入很低,大部分家庭只能勉強解決溫飽問題,子女教育及其他福利待遇遠遠不夠,群眾的日常生活無法得到保障。
(二)產業結構不科學,優化調整存在障礙
貴州縣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還面臨著產業結構不完善的情況:第一,產業結構不夠科學,很多地區依然以第一產業作為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尤其以基礎農業生產為主,農產品的發展鏈比較短,附加值不夠,導致經濟發展的動力不足;第二,貴州縣已經開始認識到產業結構不科學的問題,開始嘗試各種策略降低第一產業的占比,提高第二、第三產業的比重,但是在進行優化調整過程中,依然會存在地域偏遠、市場渠道狹窄、管理方式落后等各種問題,嚴重阻礙了產業結構的調整進度。而且,由于在發展第二、第三產業時缺乏足夠的經驗,很多方針政策可能會出現引導性錯誤,使得經濟發展走過多的彎路,更加落后于其他經濟發達地區。
二、貴州縣域經濟發展面臨問題的原因
對原因的剖析,有助于我們在追根究底的基礎上,找到造成貴州省縣域經濟發展問題的根本所在。以此來幫助我們明確今后工作的重點和主要方向,
(一)經濟發展觀念落后,發展思路不明確
第一,貴州縣域的基層領導人員更換過于頻繁,很多干部在剛剛上任時信心滿滿,經過一段時間后,未能在經濟發展方面做出政績,就申請調動到其他地區;而且還有部分領導人員不愿意到貧困地區進行任職,本身對貴州縣域的經濟發展缺乏信心,在實際工作中也缺乏工作熱情,經濟發展緩慢的情況無法得到改善;第二,很多領導人在推動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存在落后的觀念,經常照搬其他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策略,未能結合貴州縣域當地情況和市場規律進行考慮,就盲目地帶動大家蠻干;也有部分領導人在落實貧困政策時,出現畏首畏尾的情況,錯過了很多發展的機遇。
(二)基礎設施落后,阻礙了經濟發展
貴州縣域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調查得知,當前貴州縣域的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第一,地理位置不便,貴州縣位于我國的內陸地區,而且周圍地勢以山地為主,所以交通非常不方便,基礎設施的建設難度比較大,耗費的人力、物力比較多,取得的效果不夠顯著;第二,貴州縣還面臨著嚴重的生態問題,由于長期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對生態環境保護不夠重視,導致土壤石漠化現象非常嚴重,水土流失的情況也不容忽視。
三、貴州縣域經濟發展的優化策略
(一)加快縣域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要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交通基礎設施直接關系到經濟的發展,貴州省縣域經濟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比較落后。要想刺激縣域經濟發展,就必須要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進程。在高速公路建設方面,要根據貴州省所處的地理位置,構建高速公路網絡體系,建設專屬縣域高速公路線路,達到縣區高速公路互通的目標。二是要加強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由于地理環境和生態系統的限制,貴州省當地的地表儲水能力較差,水利條件處于劣勢。為了解決當地居民的用水問題,同時保護水土,就必須要加強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水利項目的建設,能夠保障當地居民的用水安全,同時也提升利用水利工程進行抗旱救災的能力。在進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也要提高對水資源的開發,將現有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加強對水利設施的管理,使各項水利工程都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升經濟發展能力
首先,加大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政府應當充分發揮宏觀調控的職能,切實落實扶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首先,要鼓勵那些具備優勢資源和優勢產業的縣區優先發展起來,繼續加強強縣的優勢地位,同時運用強縣的優勢資源來帶動周邊縣區的發展,以不平衡的發展手段,來逐漸促進貴州省縣域經濟的整體發展。另外,針對經濟發展較為薄弱的縣區,要提高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大力培養特色產業的發展,以專項資金來刺激當地經濟的崛起。在以政策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應當認清不同縣區各自的優勢和特色,采取針對性、差異性的政策戰略,才能更為有效地提升經濟發展幅度。
最后,加大縣域經濟發展的項目建設支持力度。重點項目的建設,對于推動貴州縣域經濟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在重點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應當進行周密的計劃,精打細算,避免為了業績盲目開展項目。在項目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形成特色的經濟項目,突出項目的重點。同時,項目的開展應當以優勢產業的發展為主,以項目的建設來支持產業的進步,從而增強縣域經濟的發展能力。對于那些比較貧困的縣區,應當以更為有利的機制,有意識地將一些優勢資源向此處傾斜,通過政策的引導和資金的支持等手段,提高項目建設的速度。對于一些基礎設施工程、民生工程、生態工程以及重要的產業項目,應當重點關注,通過項目建設,來為當地人民群眾帶來看得見的實惠,并且以項目的建設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調動整個貴州省縣域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仝妍妍.貴州電商人才培養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意義[J].北方經貿,2019(08):150-151.
[2]蔡建娜,徐徐,林俐.長江經濟帶上游區域經濟發展演進與結構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19(07):36-44.
[3]高汝仕.產業化與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協調發展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8,34(11):78-86.
[4]魏霞.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貴州工業發展實踐、成就、經驗與啟示[J].新西部,2018(31):64-69.
[5]張永慶,陳媛.高速鐵路對區域旅游經濟的影響——以貴州省為例[J].開發研究,2018(05):80-86.
[6]龍培仲,董靜,付師春,何焱平.貴州赤水地區林下經濟發展模式綜合效益研究[J].四川林業科技,2018,39(05):105-109.
作者:羅光華
推薦閱讀:特區經濟是什么類型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