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重慶渝東南地區生態經濟發展的SWOT分析與探討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經濟學時間:瀏覽:

  摘 要:重慶渝東南地區是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區域,面對生態環境脆弱、經濟社會發展較落后的多重現實,如何做到既能加快經濟發展又能很好地保護好生態環境,已成為渝東南地區發展的一個關鍵性的重大課題。本研究運用SWOT分析方法,較為詳細地分析了該地區發展生態經濟所面臨的優勢與劣勢、機遇與威脅,同時結合實際也分析了發展該地區生態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以供參考。

  關鍵詞:渝東南地區;生態經濟;生態產業;SWOT分析

經濟論文發表

  重慶渝東南地區地處武陵山區腹地,該地區生態優勢極為突出,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高,被公認為是全重慶生態環境最好的區域,具有發展生態經濟的先天優勢和發展后勁。實踐證明,發展生態經濟就是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實現綠色協調發展的很好的結合點。但因受歷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影響,該地區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產業發展層次較低,生態經濟發展不成熟,實現經濟發展生態化、生態發展經濟化任重而道遠。

  一、發展生態經濟的SWOT分析

  (一)優勢(S)

  近年來,隨著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該地區的交通瓶頸基本被打破,區位優勢逐步凸顯。從現有的交通布局來看,渝懷鐵路途經渝東南5個區縣(武隆、彭水、黔江、酉陽、秀山)直達東南沿海,目前,境內的復線建設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預計2020年全線建成通車;渝湘高速公路擴能,酉彭(酉陽——彭水)高速已破土動工,湖南長沙與重慶主城的車程將進一步縮短,渝東南地區將成為長沙、重慶兩大都市圈的“后花園”; 石柱至湖北利川的高速及動車、酉陽至貴州沿河的高速、黔江至湖北恩施 的 高 速皆已建 成 通 車 ;黔張常高鐵已于2019年底建成通車,渝懷高鐵重慶至黔江段已于2018年底動工開建,渝懷高鐵黔江至吉首段也開工在即。黔江武陵山機場已成為重慶及西南地區重要空中交通樞紐,目前,已開通重慶、成都、北京、上海、廣州、海口、杭州、昆明、西安等城市的航線,武隆仙女山機場、其余四縣的通用機場也納入重慶市整體規劃。渝東南地區以黔江為中心的交通路網的規劃建設與完善,使該地區成為通向東南沿海的“橋頭堡”,對武陵山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其區位優勢逐步凸顯。渝東南地區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土苗民族風情和歷史文化等資源。比如,有百里烏江畫廊、陶淵明筆下桃花源、武隆仙女山、黃水林海,趙世炎烈士故居、南腰界紅三軍司令部舊址,歷史文化名鎮濯水古鎮、龍潭古鎮和龔灘古鎮,等等。所有的這些皆為渝東南地區發展生態經濟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二)劣勢(W)

  伴隨著國家及地方政府對渝東南地區的不斷重視與支持,不論是公共基礎設施、經濟發展規模,抑或是群眾生活水平等等,都是一個質的飛躍。比如,在旅游方面,到渝東南地區旅游的人數逐年增多,特別是武隆區、酉陽縣和石柱縣,但客觀上也存在諸如餐飲、住宿等條件不夠完善,接待能力有限等問題。在農業方面,現在除個別年輕人在家創業外,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絕大多數是老人、婦女,這部分人大多文化素質不高,小農意識濃厚,勞動生產觀念較為落后,缺乏發展現代農業發展的必要的一系列技術技能。在工業方面,渝東南地區的工業起步較晚,企業規模相對不大,且主要以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為主。近年來,渝東南地區的工業的轉型發展雖提上了重要日程,但發展生態工業所需的清潔生產技術、污染治理技術和廢物利用技術研發投入不足,先進適用技術尚未得到普遍推廣,部分企業轉型發展難度大,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資金和人才的支撐。此外,產業與產業之間關聯度和協調度不夠高,協作配套的關系較為松散,三產融合發展程度不夠。實踐表明,區域內產業要做大做強,只有相互協作,抱團發展,特別是關聯度較高的產業,方可實現生態產業的產業鏈構建和循環經濟的發展。

  (三)機遇(O)

  渝東南地區享有民族地區、武陵山連片特困區、西部大開發等政策以及重慶市委市政府給予的專項政策支持,政策的“洼地效應”較為明顯。在國家層面,出臺頒布了《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關于推進武陵山片區旅游減貧致富與協同發展的意見》等規劃;在市級層面,出臺了《渝東南生態經濟綠色發展走廊規劃》《關于加快渝東南地區旅游業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這為渝東南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為渝東南地區產業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動力與契機。當前,正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的關鍵階段,各區縣只有充分挖掘本地區經濟增長潛能,大力發展適合自身優勢的生態產業,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綠色發展,才可以從根本上摘除該地區長期以來落后貧困的“帽子”。國家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為渝東南地區加快形成具有比較優勢的生態產業體系,推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

  (四)威脅(T)

  渝東南地區是武陵山片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國家扶貧開發的重點攻關區域,區域內的地質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多地少,土壤貧瘠,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域,自然生態系統及其脆弱,這是渝東南地區生態產業發展面臨的最大威脅與挑戰,主要表現區域內的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問題。從土地石漠化嚴重度來看已相當嚴重了,石漠化面積達37萬公頃,占區域幅員面積的20%左右,占全市石漠化面積的41.6%;從水土流失情況來講,占到了區域內耕地總面積的50%以上,就酉陽縣的水土流失面積就有2518平方公里,占全縣幅員面積的48.6%。由此可見,渝東南地區的生態環境破壞容易,修復困難,生態經濟發展面臨巨大的生態環境壓力。同時,渝東南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較為落后,制度供給不夠完善,等等,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該地區生態產業發展優化升級。

  二、發展生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問題

  1.產業結構不夠理想

  從目前的產業結構情況來看,重慶全市三次產業結構已轉型為“三二一”,2018年三次產業結構比為6.8:40.9:52.3,這是相對較為理想的產業結構。2018年,渝東南地區的三次產業結構為13.4:41.1:45.5,結構類型也為“三二一”,如圖1所示。這相比此前有了較大的調整與優化,特別是以旅游業為主體的第三產業的發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賦予了新的發展動能。但在客觀上,區域產業結構仍不夠理想,主要表現為第二產業比重相對較小,而第二產業比重相對較大,但農產品加工型等綠色產業占比小。所以,在一定時間內,生態環境仍然面臨著經濟發展帶來的壓力,需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將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進一步優化。

  推薦閱讀:經濟類核心期刊目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冈山市| 济宁市| 珠海市| 连江县| 磴口县| 自治县| 德兴市| 溧水县| 定远县| 开阳县| 修武县| 恩平市| 和静县| 双流县| 德令哈市| 峡江县| 彭山县| 香港| 象州县| 西畴县| 葵青区| 江口县| 繁昌县| 疏勒县| 新巴尔虎右旗| 卢湾区| 新营市| 沙坪坝区| 广德县| 霸州市| 陈巴尔虎旗| 元朗区| 肃北| 印江| 南陵县| 阳江市| 黄山市| 巴林右旗| 武夷山市| 石嘴山市| 江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