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近年來,隨著大數據的興起,給應用統計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與此同時,提高應用統計學專業的教學質量問題受到了很多高校的關注。文章在剖析了現階段應用統計學專業教學的客觀問題基礎上,提出了依托案例的應用統計學專業教學模式,這一方法改革了原有的教學模式,促進了應用統計學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極大的提高了教學效果。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應用統計;教學改革
當今,我們正處在數據的海洋和云端里。難以數計的數碼探測儀被安裝在工業設備、汽車、電子儀表、集裝箱里。這些數碼探測儀可以實時測量和傳遞各種各樣的數據信息。上千萬的攝像頭,數億部的智能電話,幾十億次的網頁搜索和社交網絡上的對話產生巨大的數據。如何存取、交換、分析和利用海量數據并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以及如何對數據信息進行專業化的處理,已經成為應用統計學專業面臨的新的機遇和挑戰。
2011年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把統計學升級為一級學科,也給應用統計學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和空間,對我們而言,既存在巨大的機遇,又存在著挑戰。機遇在于整個社會對于應用統計學的重要性有越來越深刻的認識,社會對于應用統計學專門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應用統計學專業已經從原來的“冷門”專業逐漸向“熱門”專業轉變;挑戰在于社會對應用統計學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于是,提高應用統計學專業的教學質量問題受到了很多高校的關注。
一、現階段應用統計學專業教學存在的弊端
近年來,就應用統計學專業的教學效果來看,為了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雖然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方面作出了許多的努力,但是,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主要在于:
(一)理論教學環節不到位,實踐教學環節基本沒有
根據對統計學專業的學生的調查,學生反映最多的問題是他們感到自己學習過程中,很多對相應的理論不理解,對于應用來說,不知道怎么入手。由于統計學專業的課程,它的思維方式和高等數學的不再一樣,很多情況都是在一定的概率含義下才能理解,因此,如何讓學生在短時間里接受新的思想,進而產生新的求知欲,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對學生來說,統計學專業的課程,是難學的,這就對老師有更高的要求,不只是光把課本的知識講完就完成工作了,要做到授人以漁,要理論聯系實際。而能幫助加深理解、鍛煉能力的實踐環節,在大多數高校里基本沒有。
(二)傳統教育環境下,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現行的教材具有傳統性和封閉性,沒有很好地滲透現代教學理念,注重理論而忽略應用,造成理論與實際脫節。在傳統教材的影響下,傳統的教學模式顯得很蒼白。課上都是老師一言堂,基本都是教師講授,學生在下面被動接受。學生都是被動的參與教師的講課,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很多情況下,都是老師在壓著學生去學,考不及格就不能畢業,都是老師經常講的一句話。學生失去學習的主動性。
(三)教學內容缺乏直觀性、形象性和應用性
目前的教學內容過于重視計算技巧、解題方法的訓練,缺乏直觀性、形象性、實際應用能力的訓練,與實際應用領域銜接的內容較少,致使學生在學習該課程的中后期時,感覺只記得一些公式和定理,與教師首次所說的統計學是應用性較強的專業不符,激情一落千丈。在理論知識的講授中,沒能將統計的思想貫穿其中,沒能把抽象的符號轉化為形象的思維,讓學生感到這只是一些枯燥的符號,而不是有實際意義的或充滿生機的“生命”。
基于目前應用統計學專業教學存在的種種弊端,我們提出了依托案例的應用統計學專業教學改革?,F代的案例教學法在國內推廣較晚,該法目前仍未受到普遍的重視。案例教學是我國工商行政代表團于1979年訪問美國后介紹到國內的。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案例教學法的功效日益為我國管理教育界所認同。1986年國家經委在大連培訓中心舉辦了首期案例教學培訓班,并誕生一本專門的學術刊物《管理案例教學研究》。1987年我國出版第一本有關管理案例的專著《管理案例學》(國家教委管理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編)。依據中國知網、維普資訊、萬方資訊系統統計,國內最早有關案例教學法的文章是《成人教育》于1983年第6期刊登的謝敬中的《案例教學法簡介》。這些資訊系統收錄了25年內約有1400多篇有關案例教學法的文章。主要涵蓋了法律教學、企業管理、中醫教學、經濟數學、計算機語言教學、導游專業、證券投資、財務會計、專業英語教學等諸多專業及課程。
二、應用統計學專業中實行案例教學法的一些途徑
廣西科技大學應用統計學專業是該校重點發展的理學學科,是該校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該學科利用柳州市工業城市的特點,并結合自身長期發展形成的經驗,形成了工業統計、醫學統計和大數據分析三個較為穩定的研究方向。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已經建立了6個實踐(實習)教學基地,即:廣州市泰迪科技有限公司、柳州市統計局、柳州市魚峰區統計局、柳州市柳北區統計局、柳州市城中區統計局、柳工集團。這些實踐基地具備相當數量的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專家,有全面開展專業實踐教學、培養專業實踐能力所需的場地和設施,能充分滿足我校應用統計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要求,滿足“雙師型”的人才培養模式。此外,與5個用人單位簽訂了校企合作及就業前實習基地,包括中國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無錫市埃卡內基培訓學校、廣西今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達內集團、廣州卓越教育等。為了更好的開展案例教學,學院進行了以下探索:
1. 大力加強教學硬件建設,為案例教學提供有力的保障。近年來,學院先后建立了“數學建模創新實驗室”、 “統計抽樣調查實驗中心”、“大數據挖掘與統計應用創新創業實驗室”和 “計算機實驗室”四個實驗室。實驗室占地面積500平方米,總投入800萬元,配有高性能計算機256臺,安裝了Matlab、SPSS、R以及Python等相關的統計軟件。實驗室均配置有投影儀、電子白板、千兆交換機等設施,可實現遠程視頻教學。
數學建模創新實驗占地面積165平方米,總投入約102.4萬,配有高性能計算機80臺,裝有課件實時錄播系統,圖像定位系統,以及高清跟蹤攝像機等現代化多媒體教學錄制設備,主要用于實驗教學、軟件培訓、各類競賽、課堂直播,并為教師制作慕課、微課等多媒體教學課件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統計抽樣調查實驗中心占地面積165平方米,總投入約140萬,配有高性能計算機80臺,可同時容納80人進行電話調查和網絡調查,進行在線監聽和錄音,并可以同時進行30人的移動數據采集和數據監測等試驗教學工作。
推薦閱讀:四川統計學論文來哪里發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