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小學生是未來的建設者,也是未來環境的主人。小學環境教育是關系到整個環境教育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環節,塑造一代具有環保意識的建設者,已經成為學校教育工作,尤其是素質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本文發表在《小學時代》上,小學教育論文發表優秀范文,文章就作為班主任老師應該如何培養小學生的環保意識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環保意識;社會責任感;學科教育
引 言: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依賴于對環境和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然而正是在人類開發利用環境和資源的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種種環境損害行為歸根結底是由于人們缺乏對環境的正確認識。,欲使人們正確認識環境,解決各種環境問題,必須加強教育,教育就要從娃娃抓起,環保教育從娃娃抓起刻不容緩。塑造一代具有環保意識的建設者,已經成為學校教育工作,尤其是素質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作為班主任老師應該如何培養小學生的環保意識呢?通過幾年的工作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課內結合教學內容滲透環境教育,使學生樹立環保意識
環境教育不能由老師憑空說教來完成,必須通過一系列實例活動來進行。環境教育只有滲透在生動活潑的實例中,才有了賴以依附的載體,才能使學生的環保意識真正得到內化。例如:在上一年級《美麗的小路不見了》一課時,在學生充分理解文中美麗的小路為什么不見了的前提下,我把學生帶出教室,讓學生置身于美麗的校園,這時他們會感受到校園多么潔凈,是因為同學們都注意保護環境,而沒有像課文中的小動物們那樣做。這時我提出問題,如果每個同學都亂扔垃圾,美麗的校園會怎樣?然后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討論,同學們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那些行為會對美好的環境構成威脅。如果每個人都愛護環境,那么我們的街道、設區、家庭、公共場所……整個牙克石市的環境都會有所改善。討論過程中,同學們熱情高漲,紛紛說要愛護環境,而且不僅要自身做得好,還要告訴自己的父母、周圍的人愛護環境。這樣的情景教育,動之以“景”,曉之以理,很自然的使學生懂得思考自己的行為,學會約束自己,并勸阻別人破壞環境的舉動,善待周圍環境,使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
三年級課本有一篇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學習這篇課文時,我準備了充分的多媒體課件來演播洪水咆哮而至的情景,然后提出:怎樣才能從根本上防止水災的再次發生?造成水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過討論交流,學生們弄清了濫砍亂伐造成河流中上游水土大面積流失,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是這次洪水泛濫的根本原因。大家一致認為:只有退耕還林、興修水利、保持水土,才能有效的防治水旱災害。強化了環保意識,提高學生環保意識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課外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
1、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中隊會活動
同學們為此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從中了解到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而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水資源只占全球總水量的百分之零點幾,且分布很不均勻。隨著工業化的發展,人口的增多,水資源越來越緊缺,尤以城市為最,許多城市由于缺水而限制了經濟的發展。況且,每年部分地區都大面積干旱,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種種現實問題,使同學們懂得了節約用水迫在眉睫,全班同學向全校師生提出了倡議:堅決根除破壞環境的陋習。
2、進行環保演講比賽
注重用數字說明問題,在講:“人口與環境”時,列舉:二零零九年八月十二日美國人口咨詢局公布的最新報告預測,世界人口將在二0一0年超過七十億。在二0五0年以前,中國人口也將超過十四億,在講到“我國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時,列舉全球共有17291種已知物種有滅絕危險,現存野外大熊貓不過1000頭左右,亞洲象也是我國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我國境內現僅存300余頭,野生華南虎不足30只等等。演講的內容從簡單的宣傳呼吁到孩子們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的實際行動。
3、環境和資源日紀念活動
每逢3.12植樹節、3.22世界水日、4.22國際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等環保和資源日,都為學生組織有關的活動。例如:環保畫展示,日記、習作、手抄報展示,設計節水方案等等,有時還通過班級黑板報、小制作等形式進行宣傳展覽,不斷使環境教育向縱深發展。
4、假期回收廢電池活動
為了減少污染源,請同學們將自己的廢舊電池不要隨意丟棄。放假前號召學生積極收集廢電池。開學后,全班同學共上交廢電池200多個,有幾個同學每人都回收幾十個。我問他們:“僅一個假期從哪收集到這么多廢電池?”有的說:“是讓爸爸、媽媽把單位同事用過的廢電池收集起來了。”有的說:“是向鄰居親朋好友收集的。”還有的說:“是商店、市場的廢棄物箱中收集來的……”為此,我對全班同學進行了表彰,并授予幾名同學為“環保小衛士”的光榮稱號。之后又以《撿回一個綠色希望》為題,布置學生寫了習作。
5、親自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布置學生利用雙休日觀察城市綠化區,在學校分配給各班的試驗田和家里親自栽種一些花、草、蔬菜等。在這些體驗中,同學們自然而然感受了美,同時產生了向往大自然的情感,進而就會升華為熱愛大自然,增強自己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與此同時,又組織學生調查附近的工廠、小河、垃圾場、生活小區等,當他們看到污濁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廠排出的廢氣、公路上的塵埃。通過同學們自己的親身體驗,就更意識到了保護環境并不只是環保部門的事,而應該是每一個人隨時隨地要做的事。
一個個豐富多彩的環保教育活動,一次次深刻的環保教育過程。震撼著學生的思想,觸動了他們的心靈,強化了他們的環保意識,使他們從內心呼喊出:“不說保護環境的空話,要做保護環境的實事”的誓言。從實際行動中體現出人人爭當“環保小衛士”的決心。
三、結束語
培養小學生的環保意識,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如何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促使環境教育向縱深發展,仍有待于今后進一步探索。
小學教育論文發表期刊簡介:《小學時代》雜志是由吉林出版集團主管主辦,由小學時代雜志社出版發行。國內統一刊號:CN 22-1043/C ,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1-2188 郵發代號:1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