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策略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學時間:瀏覽:

  [摘 要] 激發小學生對語言文字知識學習的興趣是提升語文教學效率的必然途徑,可以讓小學生在語言文字學習階段主動排除干擾,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學習中。從小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低下的表現及必要性入手,以“趣在伊始,趣在其中”為主題,從趣味識字、自制教具、適當留白等多個方面出發,探索了在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激發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策略。

  [關鍵詞] 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論文

  一、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現狀調查

  (一)調查方法

  為深入了解語文課堂中小學生學習興趣現狀,選擇本地處于中等水平的小學作為調查對象。隨機抽取每個年級的若干學生,發放調查問卷400份,回收398份,去除答案不清晰、題目漏填的14份,有效率為96.48%。

  (二)調查結果

  1.小學生對語文的認識。從調查匯總結果中可得知,11%的小學生認為語文有趣易學,對語文學習充滿了信心,而45%的小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一般,44%的學生不太喜歡語文。

  2.小學生不喜歡語文的原因調查。通過對調查匯總結果進行分析可知,在不喜歡語文的原因中,40%的小學生認為自己語文學習基礎較差,沒有語文學習信心;而18%的小學生單純對語文知識學習不感興趣;41%的小學生認為語文課堂枯燥無趣,教學內容無法吸引自身學習興趣;1%的小學生則認為教師不關注自己,導致自己無法對語文知識學習產生興趣。

  二、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激發的必要性

  (一)生命化教育的要求

  在現代社會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進程中,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小學生,都無法逃脫心理壓力。而以“人本”教育為出發點的生命化教育是緩解小學生心理壓力的有效途徑。作為小學生接受教育的啟蒙學科,語文對于小學生人格的養成、生活態度的樹立具有深遠的影響。通過激發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可以促使學科教育更加契合生命化教育關注人本的核心內涵,助力小學生積極學習態度、生活態度的養成。

  (二)契合小學生身心特質

  從思維模式來看,處于七歲到十二歲之間的小學生呈現出具象思維主導輔以抽象邏輯思維的特點。特別是仍然處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其在學習階段大多停留在事物知識淺層,再加上其好奇心旺盛,極易在課堂上“走神”。此時,利用具體形象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創設不同類型趣味情境,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就與小學生身心特質較為符合,可以為小學生身心朝著有益的方向發展提供充足驅動力。

  (三)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

  在我國基礎教育改革持續推進背景下,“核心素養”成為語文教育界的熱門詞匯,在廣泛意義上特指關注學習者解決問題的思維、看待事物的態度、協調調動儲備的能力等發展性修養。從語文學科上來看,核心素養較為注重學生對知識吸收、事物體悟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培養的前提是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只有激發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才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創建核心素養養成藍本,達成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要求。

  三、“趣在伊始,趣在其中”主題引導下的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激發策略

  (一)游戲識字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也是低年級小學生的主要任務之一。由于年齡特征,小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于某一事物。此時,若教師仍然沿用單方向講解方式,就無法保證小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生字詞認識方面。基于此,教師可以“趣在伊始”為主題,根據小學生好奇心旺盛的天性,引入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營造生動而富有趣味的識字環境,促使小學生可以在愉悅的游戲活動中主動認識字、掌握字,并養成自主識字的良好習慣。

  1.動作表演。動作表演是一種常見的識字方法,傾向于利用動作、神態直接演示的方式,讓小學生對漢字的讀音、形態、含義產生明了的觀感。同時考慮到部編版小學生所學習的生字中含有較大比重的動詞,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想一想動作、做一做”的方式演示字的形義關聯。

  2.編兒歌。編兒歌是一種典型的印象式記憶方法,強調以生字串聯為兒歌的方式將機械、繁復的識字過程轉變為富有趣味、朗朗上口、旋律簡單的內容,降低小學生對識字的畏難心理。而通過反復歌唱,也可以促使小學生對相關生字形成深刻的印象,達到趣味識字、自覺鞏固的目的。

  (二)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是一種兼具直觀性與操作性的教學工具,較為契合小學具象思維為主的特征,可以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自制教具工具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新課程改革“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與小學生協作制備教學工具,逐步推動小學生學法與自身教法的有機融合,彌補語文學科缺乏教學設備的缺憾,增加學生使用教學工具的機會,并在教具制作、應用過程中引導小學生將制作過程中強烈的情感體驗轉移的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

  1.簡單實用。操作便捷、高效利用是小學語文自制教具應用的主要原則。因此,在簡筆畫、日常接觸實物、板書不可達到教學效果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入簡單的教學工具,最大程度發揮其在課堂教學中的實用價值。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荷花”教學過程中,課本上過于簡單的圖片無法幫助小學生體悟荷花的優美姿態。此時,在文字講解的基礎上,教師就可以引入“橡皮泥”這一工具,引導小學生分小組開展“捏荷花”,由見過荷花的學生擔任指導者,并在課文內尋找與荷花姿態相關的語句,結合想象進行橡皮泥荷花制作。通過自制荷花的簡單制作,可以幫助小學生熟悉課文中關于荷花的描述語言,并發現文字描寫的不同角度,保證整節課程開展的高效率。

  2.科學合規。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輔助性工具,教師應綜合考慮小學生認知差異、教學內容差別,進行教具的科學規范制作,促使教具切實服務于語文課堂。同時規避匆匆撤除教具、更換其他教具的“一閃而過”現象,而是引導小學生持續、穩定地使用自制教具模型開展語文知識學習。如,在部編版四年級上冊“麻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事先告知學生下一節課的主題,要求學生回家找尋自己所見的各種姿態的麻雀,并利用恰當的材料制作自己所觀察到的麻雀模型。如,布偶麻雀、麻雀圖畫、麻雀貼畫等。將教學內容的生成與小學生的工具制作經歷持續連接起來,在增加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將小學生的視線投入課程內容上。并在課程內容學習過程中不自覺地與自己所觀察、制作的過程對比,形成多樣化建議,豐富課堂內容體系,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在相互學習探討中達成“趣在其中”的目標。

  (三)適當留白

  作為一門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語文課程教師可以適當應用留白手段,允許小學生結合生活經歷自由發揮想象力,進行知識學習或者自主創作,激發小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

  1.古詩教學。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古詩更是其中的瑰麗明珠,巧用“留白”手段,可以讓古詩走進小學生的心靈,促使學習古詩成為“生”機勃勃的自主需求。以部編版五年級上冊《古詩三首》中的《示兒》教學為例,該首古詩文字具有較為突出的簡潔濃縮性,多數小學生無法理解。此時,教師就可以結合詩文的含義編一個簡短的故事,并利用舒緩而深沉的語調為小學生講述:“有這樣一位詩人,他浴血奮戰的一生,直到80多歲了,還沒有看到國家的統一,臨終前,……”引導小學生跨越時空暢想詩人生命彌留之際反復叮囑兒孫的畫面,自主領悟詩文的含義。

  2.作文教學。以作文教學為例,當前多數小學生對寫作存在較為突出的畏難情緒,表現為寫之后不想看、寫之前害怕、寫的過程中為難。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可以有意識的留白,如,允許小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不同體裁文章的書寫。或者根據生活經歷進行隨筆寫作,并通過在班上宣讀的方式給予肯定和鼓勵。循序漸進地消除小學生對寫作的恐懼,并產生創作沖動。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趣在伊始,趣在其中”主題的核心特征入手,從識字、作文、閱讀等多個方面,恰當融入,營造趣味語文教學氛圍,激發小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并引導學生發掘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逐步開啟語文“百寶箱”,真正進入樂學的境地。

  參考文獻:

  [1]劉春花.涵養閱讀課程:滋潤學生生命[J].人民教育,2018(5):59-60.

  [2]牛麗菁.中小學閱讀教學的價值異化與回歸[J].教學與管理,2019(19):39-42.

  [3]江文龍.語文課堂教學需適當留“白”[J].中國教育學刊,2019(3):105-105.

  [4]張紅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8(3):142-143.

  推薦閱讀: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題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沙县| 十堰市| 张掖市| 榆树市| 荣昌县| 平潭县| 桑日县| 砀山县| 苗栗县| 巫溪县| 双流县| 夹江县| 东源县| 扎鲁特旗| 庆城县| 垫江县| 扎鲁特旗| 安阳市| 丹凤县| 乌海市| 固镇县| 兴文县| 察雅县| 河池市| 通许县| 郓城县| 渭南市| 乌什县| 永和县| 逊克县| 凌海市| 林甸县| 海城市| 汝南县| 涿鹿县| 宁强县| 舒兰市| 吴江市| 湖北省| 阿拉尔市| 清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