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以幸福教育促進學校文化德育發展的實踐與探索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學時間:瀏覽:

  摘要:廣州市番禺區堅持“上品教化”區域教育理念,堅定文化自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動文化德育,完善“一體兩翼”模式,全力打造“上品教化升級版”。我校是番禺區第一批幸福教育實驗學校,幸福教育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高度融合,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文章以學校幸福教育工作為中心,深入論述了實現文化德育的內涵發展的途徑——堅定幸福教育理念,建立幸福教育管理機制,創設幸福教育校園文化,規范幸福教育活動,幸福教育與家庭教育、社區教育整合,讓幸福教育回歸生活,以有效地提高全體師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全體師生的幸福感。

  關鍵詞:幸福教育;學校文化;文化德育;德育內涵

教育論文發表

  一、幸福教育是文化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文德育、生活德育、風雅德育和幸福德育是開展文化德育的四個重要途徑,我校實現幸福德育的重要抓手是幸福教育。我校幸福教育理念是“全程育心”,全程育心理念高度重視全體師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關注師生的心理健康,希望達到全體師生身心和諧幸福發展的教育效果。

  學校幸福教育緊緊圍繞“快樂相伴,意志堅韌,和諧幸福”三大教育目標組織實施。幸福教育的目標、內容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內容有機地融合,讓幸福教育工作得以很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實施幸福教育的有效載體。

  二、堅定幸福教育,實現文化德育的內涵發展,最終達成育心育人的教育目標

  (一)堅定幸福教育理念,實現文化德育以人為本的價值追求

  文化德育以人為本,時時處處以人為中心,以促進人的和諧發展、成就人為文化德育的目標。我校圍繞“讓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辦學理念,系統性、科學性地開展學校的各項工作。幸福教育教學工作是學校工作的有機成分,因此,幸福教育理念從一開始就是從學校辦學理念中延伸出來的理念。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為——以積極心理學為依據,落實“全程育心”的幸福教育理念。堅定幸福教育理念,實現文化德育以人為本的價值追求。我校的幸福教育理念不但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豐富著辦學理念,而且是踐行素質教育的內在體現;學校的辦學理念是幸福教育理念的根本。

  (二)建立幸福教育管理機制,實現文化德育工作常態開展

  我校把幸福教育始終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充分體現了“全程育心”的幸福教育理念。全體教師都有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基礎,參加工作后,教師積極參加心理健康教育A、B、C證的培訓活動,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任課教師靈活運用心理學的方法疏導學生,與學生建立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效地促進了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掌握好教育心理學知識,有助于任課教師更加順利地開展家校溝通工作、班團隊活動、社會實踐活動。

  學校建立了在校長領導下,德育處主管,以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為核心,以班主任為骨干,全體教職工共同參與的“全程育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架構。建立幸福教育管理機制,實現文化德育工作常態開展。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幸福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學校幸福教育規劃,按時召開德育工作會議,把幸福教育工作納入課程,落實到全體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幸福教育工作有完善的工作制度,有幸福教育指導建議及幸福教育教師工作職責。

  (三)創設幸福教育校園文化,實現文化德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

  我們從空間上、形式上、內容上對校園文化全方位精心地設計,以“快樂相伴,意志堅韌,和諧幸福”為核心,以校園建筑為載體,以桔紅、草綠、檸黃三色為基礎,通過墻文化、廊文化、室文化等氛圍的營造,讓每一塊墻壁都成為會說話的老師,每—條走廊都是學校文化傳播的平臺,每—個場室都是激勵學生奮進的殿堂,每個角落都充滿快樂的文化氣息。

  學校有完備的心理輔導場所,裝修了135平方米的心理輔導室,成立了師生心理發展中心。心理發展中心功能齊全,有個體輔導室、團體活動室、放松室、沙盤游戲區、接待區、辦公區和閱讀區,既可以用于學生的個體和團體心理輔導,又能成為學生課余時間學習、放松的場所,深受學生的喜愛。此外,我們學校配備了一套“心理健康動態預警系統”,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學生心理檔案。

  (四)規范幸福教育活動,實現文化德育課程育人功能

  我校開展幸福教育活動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鋪開教學內容,達成“全程育心”的教育目的。圍繞《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教育內容,提出了“全員參與、全面推進、突出重點”的工作方針,開展形式豐富的幸福教育活動。

  全校一至六年級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日常教學課程中,每班兩個星期一節心育課。幸福教育課程以番禺區教研室編寫的《幸福學堂》為依托,與學校自身的課程安排相整合,組織實施幸福課堂教學工作。我們學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經常組織教師參加教育部門舉辦的幸福園丁培訓活動,努力打造更加專業的幸福教育師資隊伍。

  學校的幸福教育工作以活動為載體,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促進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師師之間的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體驗和感悟,培養快樂、堅韌、和諧、積極的心理品質。為了達成“快樂相伴、意志堅韌、和諧幸福”的幸福教育教育目標,與學校的學科教育教學活動結合,設計了不同類型的活動:幸福教育專題活動、幸福教育主題的少先隊活動、幸福教育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和快樂體藝活動。

  (五)幸福教育與家庭教育、社區教育整合,實現文化德育協同育人功能

  在“全程育心”的幸福教育理念中,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重視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一直影響著孩子各方面的形成與發展。我校定期開展“家長學堂”活動,通過提升家長的教育水平,達成家校共育,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最終目的。我校每學期都會以班為單位組織一次親子外出實踐活動,在親子活動中滲透幸福教育。我們重視家庭教育、社區教育的積極作用,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提升家長教育孩子的能力。近五年,我校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心理成長的特點,以“家長講堂”的方式向家長、學生開展家庭教育活動,家長講堂的主題十分廣泛,主題的選擇主要根據班級家長、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篩選。

  同時,學校充分開發校外教育資源拓寬幸福教育的渠道。學校加強與街道綜合服務中心、企事業單位、公共文化機構、社區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等的合作,組織開展了各種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心理拓展活動,拓寬了幸福教育的途徑。

  (六)幸福教育回歸生活,實現文化德育的實踐育人功能

  文化德育構建了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把社會實踐教育提高到重要位置,實現實踐育人功能。學校幸福教育工作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回歸學生的實際生活,多年來,我們踏踏實實開展“全程育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過長期的積淀,我校不論在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心育特色活動,還是在補救性心理輔導工作方面,都強調人文情懷,主張以人為本,達到助人自助的教育目的。

  三、幸福教育的成效與展望

  維護全體師生的心理健康離不開上級部門的正確指導、離不開全體教師和家長的全力配合,更離不開學校的科學管理,我校運用積極心理學構建了“全程育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

  幸福教育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依托,有機融合到學校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取得了預期良好的教育效果。開展幸福教育是一個不斷探索與修正的過程。從開始實施幸福教育到現在,我們都在不斷地對幸福教育工作的理念、內容、方法和途徑等方面進行反思與修正,經過多年來的探索,幸福教育正沿著螺旋上升的方向發展。學校教育的一切出發點是為了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所以幸福教育最根本的目標也是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希望提高學生的幸福力,以更好地適應將來的生活,讓文化德育的價值追求真正落地。通過對比近幾年我校師生的實際狀況發現:師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幸福感指數在逐漸穩定提升,師生在各項教育活動中的表現越來越好,在比賽中取得的成績也越來越優秀。

  幸福教育工作將會繼續緊跟時代要求和學生發展需求,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指導,以培養師生幸福人生、開發心理潛能和完善積極人格為方向,通過學生、學校、家庭、社會等力量提升學生和教師的幸福力。我們將進一步與時俱進,深化成果,總結經驗,借助資源,使幸福教育更具特色,實現文化德育內涵發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推薦閱讀: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及對策思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界市| 岳池县| 邯郸县| 太仓市| 文山县| 东海县| 安丘市| 自贡市| 泾川县| 拜城县| 陆河县| 江油市| 顺平县| 双流县| 和政县| 休宁县| 宾川县| 平遥县| 北海市| 雷波县| 江源县| 石景山区| 崇阳县| 沧源| 日土县| 汉沽区| 从江县| 无为县| 木里| 噶尔县| 长治市| 文山县| 固阳县| 万载县| 三原县| 庆城县| 宣威市| 永顺县| 广州市| 五原县| 玉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