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guī)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yè),沒有后顧之憂
2020年1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等多個地區(qū)發(fā)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此時,各地學校紛紛延遲復學時間,以配合國家防疫工作。雖然等到幼兒園復學之時疫情已經得到完全控制,但學齡前兒童的抗病能力弱,免疫功能不全,防疫意識薄弱,較成人更易感染傳染病。因此,在復學后的最初一段時間,幼兒園仍應把防疫工作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兒衛(wèi)生保健工作在幼兒園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預防和減少學齡前兒童疾病發(fā)生的重要舉措,但如果仍按照疫情之前的班級衛(wèi)生保健標準和要求來操作,恐難達到良好的防疫效果。因此,在班級層面,教師和保育員應注意一日生活中關鍵環(huán)節(jié)的衛(wèi)生保健工作。我們根據實際的一日活動觀察,分析和總結出班級衛(wèi)生保健工作應重點在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發(fā)揮主要作用。
一、進餐環(huán)節(jié)
午餐之前,教師與幼兒進行戶外活動時,保育員應提前15-30分鐘按照《托幼機構環(huán)境和物品預防性消毒方法》開展班級消毒工作,做好餐室的通風換氣,地面、餐桌、餐椅等清潔消毒工作。消毒完畢后,教師組織幼兒回教室如廁、洗手。
此時,幼兒已開展完半日活動,身體不適的幼兒極易出現異常表征。待幼兒回到座位上,教師應仔細觀察每一位幼兒,如有異常,立即帶幼兒去保健醫(yī)生處觀察;如無大礙,為保險起見應安排幼兒單獨進餐并持續(xù)觀察其身體狀況;如確有異樣,立即通知家長并建議及時就醫(yī)。
在進餐環(huán)節(jié),教師及保育員需全程佩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取餐時由保育員和教師直接分餐,不要讓幼兒排隊取餐,以避免幼兒與同伴餐食產生近距離接觸。
就餐時實施順坐座位形式,即后一位幼兒面對前一位幼兒的背部,而非目前普遍采用的對坐和圍坐的座位形式,以避免病毒在空氣中通過飛沫傳播。教師應根據空間大小,盡量拉大就餐座位的距離,減少兒童就餐時的身體接觸。
教師應營造輕松愉快的就餐氛圍,鼓勵幼兒專心進餐,不講話,以避免飛沫傳播;盡量不喂食幼兒,以減少身體接觸;提醒幼兒不用手抓飯菜,不吃掉在桌上或地上的食物。
二、洗手環(huán)節(jié)
教師應引導幼兒養(yǎng)成勤洗手的習慣,督促并指導幼兒嚴格做到喝水進餐點前后、便前便后、各類活動結束后、各種物品使用后都要洗手。可教會幼兒“七步洗手法”并嚴格督促實施,在幼兒洗手處張貼洗手法圖示。
第一步(內),洗手掌,用流水濕潤雙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搓揉:
第二步(外),洗背側指縫,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三步(夾),洗掌側指縫,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彎曲各手指關節(jié),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彎曲各手指關節(jié),把指尖合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雙手交換進行。
三、午睡環(huán)節(jié)
充足良好的睡眠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每天2~2.5小時的午睡時間必不可少。由于幼兒園午睡時全班孩子同處一個空間,如有病原體很容易發(fā)生傳播。為了盡可能做好新冠肺炎等傳染病的進一步防控,保護兒童健康,幼兒園在安排幼兒午睡時應注意:
提前按要求做好寢室房屋和床具的清潔、消毒工作:
確保每位兒童睡一張床:
根據班級空間調整兒童床的擺放.盡量拉大床之間的距離,最好是床位側面或端部距外墻距離不小于0.6m.床與床相隔不小于0.5m;
睡覺前,讓兒童洗凈雙手,以免兒童在睡覺時把手放進嘴里,或用手揉眼、摳鼻時感染病毒:
避免相鄰兒童睡覺時頭挨頭:
睡覺時幼兒不能戴口罩:
兒童脫下的衣物疊好,分開存放,不要混放在一起:
每周更換清洗幼兒床單、被單等床上用品一
另外,還需實施“開窗睡眠”措施。具體方法如下:
兒童進寢室前,讓寢室通風一小時以上。
兒童進入寢室脫衣上床前關上窗戶。
兒童睡下后,立即打開窗戶。如寢室溫度在13℃以上.窗戶應全部打開:如室溫在10-13℃時,開1/2的窗戶,關上風口處窗戶:如室溫在8℃以下,開1,4的窗戶,關上風口處窗戶。
兒童起床前,窗戶全部關上。
將新入園或體弱兒童的床位安排在避風處,
四、如廁環(huán)節(jié)
從國家衛(wèi)健委、國家疾控中心以及國家醫(yī)療專家組等權威部門專家公布的消息來看,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目前并沒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可以通過糞口傳播或氣溶膠傳播。因此,在這個問題上,班級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大便器或小便槽均應設置隔板:
保證便槽和便池不堵塞、不積水、不殘留糞便.以免幼兒如廁時糞便濺起造成身體污染:
盡量使用可溶性衛(wèi)生紙.用完后扔進便槽或便池用水沖走:如果使用非可溶性衛(wèi)生紙.要做好使用后衛(wèi)生紙的整理裝袋工作,并及時清理:
做好便器、便槽、隔板以及各種廁所設施物品的清潔消毒工作:
除每天固定時間清潔消毒外,每次廁所使用前后也要注意清潔消毒:
保持廁所通風和下水道通暢.避免廁所空氣中廢氣濃度增加及污物積留:
每日增加衛(wèi)生間內紫外線殺菌,可采用安全型移動式紫外線殺菌消毒設備:如衛(wèi)生間無外窗.應安裝防止回流的機械通風設施:
衛(wèi)生間的門不宜直對寢室或活動室,若直對,需采用一定的方式進行隔斷,如門簾等:
督促指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如廁習慣,做到小便入池、大便入槽,坑,上完廁所及時沖走糞便,不隨意觸摸廁所內設施物品,做到便前便后洗手。
推薦閱讀:計算機教改論文怎么發(fā)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