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中學作文:垃圾分類:一場全民參與的“戰役”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學時間:瀏覽: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開始全面實行垃圾分類。作為中國最發達的城市,面對這個似乎早已廣為人知的“新事物”,竟然有些不知所措,很多人開始吐槽垃圾分類的復雜和麻煩。垃圾分類,著實把“魔都”人民逼瘋了一把。而沒過多久,國務院出臺政策,全國46個城市須在2020年底之前全面實行垃圾分類。廣州、成都、太原、深圳、杭州等都已經相繼開始試點,甚至一些縣城也已經開始部署。垃圾分類,這個早已通行于世界,已經在我國宣傳良久的生活方式,終于,要在中國強制實行了。

作文與考試

  ◆垃圾圍城◆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垃圾成為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其實不過短短幾百年。說到垃圾,就要提到污染。事實上,污染、環保這些問題都誕生不久。漫長的歷史里,人類并不知道什么叫污染,環境還需要保護?回溯歷史,這個分界線,其實是工業革命。工業革命之前,人類相對于自然來說是弱小的,人類開發自然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漫長的歷史里,人類的生產力其實始終并沒有太大的增長。相應地,人們所能擁有的物質也是有限的,大部分的底層人民依然終其一生不過為溫飽奮斗而已。也因此,那個時候的人們生產垃圾的能力極為有限。人類還沒有認識掌握自然科學這個潘多拉魔盒的時候,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基本還停留在物理利用的層面,即便將生活中的東西丟棄使之成為垃圾,自然也有能力消化它們。我們知道河水有自凈的能力,污濁的東西進入,河水自己會慢慢凈化,土地也是,氧氣、水、有機物,隨著時間的發展,最終塵歸塵土歸土。那個時候的破壞環境,還停留在大規模砍伐森林這種粗淺的模式上。

  我們可以總結出兩點,垃圾的大量產生,第一,是隨著物質的極大豐富而產生的;第二,工業革命后技術大爆炸,人類運用自然科學技術創造了許多原本并不存在的東西。這些東西,讓自然自己消化的能力失效了。

  中國大規模產生垃圾的年代,就是隨著改革開放物質生活不斷豐富起來的年代。今天的中國,人們再也不用為吃穿用度發愁,然而,物質的極大豐裕同時帶來的是物質的極大浪費。糧食的浪費,各種物品未到壽命即被遺棄。所以老人們有一句話,過去什么東西出了問題,都是修一修還能用,今天的人們,則都是直接換。2019年《奔跑吧》(第3季)第1期,就選了“垃圾分類”的主題。其中一個環節,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食物被浪費并倒進垃圾車,令人痛惜。我們從小背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長大后卻如此浪費糧食。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物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使用的東西更新換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很多東西用了沒多久就丟棄。垃圾怎么能不多呢?

  第二點。當今,造成人類最大困擾的垃圾,是塑料。塑料袋并非從產生起就被當作破壞環境的元兇,它也有過備受寵愛、廣受贊譽的好時光。1902年,奧地利科學家馬克斯·舒施尼發明了塑料袋。塑料袋既輕便結實,又廉價易得,在當時無異于一場科技革命,它也理所當然地迅速風靡了世界的各個角落。

  然而在塑料袋被發明的一百年后,也就是2002年,英國《衛報》評選出了“人類史上最糟糕的發明”,塑料袋不幸獲此“殊榮”。大量堆積的塑料袋無論焚燒還是填埋都會給環境帶來污染,塑料袋自此從科技之光淪為了環保災難。

  《奔跑吧》(第3季)在這期節目里有提到,塑料的降解時間是1000年,而玻璃是200萬年。其實回顧一下我們每天產生的垃圾,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這些大量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導致垃圾越來越多,垃圾的處理成了一個大問題。

  在今天的中國,高速發展的快遞業和外賣業也是產生垃圾的重點行業,快遞產生的大量包裝袋、包裝箱、膠帶、泡沫塑料等,還有外賣產生的塑料袋和餐盒。

  中國是一個垃圾生產大國。早在2004年,中國就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國。中國目前全國生活垃圾年產量為4億噸左右,并以大約每年8%的速度遞增。

  在2010年,導演王久良拍了一部《垃圾圍城》,震驚世界。這部紀錄片展示了光鮮亮麗的北京被周圍大大小小的垃圾場包圍,它們組成了北京的“七環”。與此同時,土地、水資源的污染情況觸目驚心。

  ◆垃圾的危害◆

  垃圾成堆,還有更大的害處。生活垃圾中,廢塑料占三分之一以上,廢塑料上百年難以降解,如果進行焚燒,會產生多種有毒氣體污染空氣;如果入土掩埋,會影響植物根系的生長,改變土壤結構,還有可能污染地下水。在中國南方,氣候溫暖潮濕,垃圾的有機易腐物達80%,垃圾腐爛速度快,滲濾液多,危害更嚴重。以廢電池為例: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污染,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

  海洋污染的問題日益嚴重,其主要污染源之一就是塑料!全球每年產生將近3億噸的塑料垃圾,其中多達1200萬噸進入海洋,每年至少10億個海洋生物因塑料制品而失去生命。“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淤泥。”淤泥就是微生物聚集的地方。環環相扣下,不光是魚類,還有龜類、鯨類、鳥類等200多個物種,都不同程度地攝食了塑料微粒。從被人類隨手丟棄,到再次回到肚子里,塑料沿著生物鏈完成了一個“完美”的循環。

  ◆垃圾處理的方式◆

  長久以來,在垃圾分類意識不強的國度里,垃圾基本上只有兩種處理方式——填埋和焚燒。除此之外其實是有一部分被回收的,但不是靠的廣大人民群眾,也不是靠環衛工人,而是一個廣泛分布于各大小城市的群體——拾荒者。除了出沒鄉間小城的收破爛的之外,大量的人群靠拾荒為生。城市當中,你會經常看到有人趴在垃圾桶旁使勁往里瞅著或者掏著什么,大部分都是撿礦泉水瓶。靠著這樣一個群體,大部分可以被廢品回收站回收的垃圾基本都回收了,像礦泉水瓶、易拉罐、紙張、各種金屬、紙箱等等。

  除了這些明顯可以被回收的之外,其他的被環衛部門運走的垃圾,則大部分被填埋,垃圾焚燒廠則是后來興起。

  垃圾填埋可以說是最簡單粗暴的做法。生產大量垃圾的大城市會有專門的垃圾填埋廠,一層一層地填埋垃圾。然而,土地有限而垃圾無限,而且,大量的塑料垃圾難以腐化,相當長的時間里,這些垃圾都會保存在土地里,難以消亡,還會污染地下水。人們很快發現,沒有那么多地方可以填埋垃圾了。于是人們又開始用另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焚燒。焚燒之后,灰飛煙滅,什么都沒有了,也就不會占用土地了。然而,還是因為塑料的存在,塑料焚燒后會產生一種毒性是砒霜900倍的有毒物質——二噁英。排放到大氣后會產生大量的污染,危害人們的健康。而且,不分類導致各種垃圾混合尤其是廚余垃圾的存在,導致含水量大,并不容易燃燒,燃燒不充分依然會產生有害物質。

  推薦閱讀:《作文與考試》雜志社創刊于2000年,由共青團吉林省委主辦,吉林省青少年報刊總社出版的一本新生代語文教育類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州| 英德市| 凌云县| 台山市| 浏阳市| 津南区| 曲沃县| 潮安县| 南皮县| 桂阳县| 盐城市| 佛学| 资阳市| 定远县| 邢台县| 鹰潭市| 大新县| 高清| 克山县| 舟山市| 都匀市| 定兴县| 濉溪县| 桐城市| 菏泽市| 永川市| 祁东县| 老河口市| 龙州县| 涪陵区| 武夷山市| 新化县| 大姚县| 临夏县| 岐山县| 安岳县| 蕉岭县| 常德市| 浮梁县| 秦安县| 阿勒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