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應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為目標,而針對少數民族地區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學目標存在一定差距,黔東南K職院通過對本校英語口語現狀分析,對本校的《英語口語》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探索,為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水平,提升教師英語口語教學能力提供思路。
關鍵詞:高職院校;英語口語;能力提升
按《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應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為目標,在加強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口語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如果學生不能運用英語進行對外溝通、交流,那么英語口語教學的價值就很難得以體現,因此,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水平,提升英語口語教學能力,成為高職英語教學工作的重點之一。
由于高職學校學生英語成績相對落后,學生對口語表達缺乏自信,再加上一味地追求過級考試等因素,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得不到鍛煉提高,高職院校教師英語口語教學能力得不到提升,為此,黔東南K職院對本校的《英語口語》教學組織及對學生的培養方式方法進行相應試探,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能力及學生口語表達水平方面初見成效,在此與同行分享,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1 黔東南K校英語口語現狀分析
1.1學生英語學習條件有限。從2018年新生報到人數來看,有80 %多是貴州生源,而且大多來自于偏遠少數民族地區,在考入黔東南K職院前都很少接觸英語,只有學校開的英語課中會接觸到英語,課外很少有機會聽說英語更不用說有外教等,學生入學前英語學習條件十分有限。
1.2學生英語入學成績欠理想。從黔東南K職院2018年新生報到人數中,全校統考生源占63.795%,全校統考生源中英語高考及格人數占全校新生4.8%,其他生源來自有中職推優、中職單報高職、分類自主招生等,這些生源的英語基礎總體上比統考生源更弱,所以從學生英語入學成績來看欠理想。
1.3英語口語師資力量相對薄弱。黔東南K職院公共教學部的英語教師中,三十歲以下英語老師占12.5%,三十歲以上老師占87.5%,四十歲以上英語老師占50%。其中,大多數老師都是從事基礎英語教學,加上學生基礎,在實際上課過程中師生運用口語的機會不多,導致專門的英語口語師資力量薄弱。
1.4高職英語口語實用教材缺乏。目前除了影視英語資料外能找到的適用于K校學生的教材較少,上課只能自己結合學生實際編教材。
2 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能力提升措施
雖然英語口語入學前現狀不樂觀,但新生學習熱情很高,老師也有做好這項工作的意愿。為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水平,提升教師英語口語教學能力,黔東南K校對英語口語教學方式方法進行一定的調整,首先把英語口語開設為選修課,2個學分,為避免學生為學分而選課程現象,學校充分發揮社團作用,有的放矢,通過英語協會對新生進行摸底、宣傳,吸收英語口語愛好者入班。其次,將英語口語改為小班制教學,每班30人,開設共五個班。最后,在教學環節上采取以下方式:
2.1重視英語基礎性發音, 利用繞口令等鍛煉口舌。在與人有效溝通的第一步是對方要聽懂聽清你在說什么,這也要求我們自己要把發音基礎夯實。對于高職學生來說,重學一遍音標他們會感覺枯燥,不學又會有發音不規范現象。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采用繞口令、朗讀等形式,讓學生在練習音標同時練口才。如:練/t/的發音就用“two two two to two to two ”進行,并向學生提問這句話要表達的時間是多長?學生在思考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去反復讀句子并思考,最后公布答案,對不理解的同學要進行解釋, 雖然這個知識點是初中的,但對我們學生來說仍需要補進,學生在練發音同時把相關基礎知識也復習一遍。在練/i/的發音時用了 “silly Billy ,silly Billy ,silly Billy loves lily.”因為簡單上口,學生在練習時會覺得好玩而故意大聲朗讀,便于記憶同時正音。
2.2重視聽力訓練,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聽力水平。針對K校學生,不能想當然地認為高中畢業生,聽力起碼應該是什么樣的水平。在通過對學生的英語溝通過程中,實際了解學生水平。筆者也曾做過用四級聽力當基礎教材,但結果只有少部分同學能互動,這并不是想要達到的教學效果,于是,改變方法,從小學聽力開始入手,小學簡單,一下子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逐步提升到中職水平,后面準備入手高一的聽力材料給學生練習,相信建立信心后,學生在聽力練習時沒有那么緊張,也會提升聽力水平。
同時還找一些英語小故事,由老師親自讀給學生聽,這樣易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調節語速,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找的是一些幽默小故事,從快到慢的速度讀,聽懂理解故事的同學都會笑,這樣也助于老師判斷是否還需要再讀給學生聽,最后統一講解,保證學生能全部聽懂。雖然這些故事很簡單,相信日積月累就有效果。
2.3結合學生自身實際能把自已的基本信息用英語表達出來。引導學生學會結合實際,為以后交流做儲備。作為職業類院校,每個同學所在系部不一樣,如臨床系、護理系、生物與環境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等,學生在表達”I’m in Grade One ”沒有問題,但表達在什么學校什么系,學校地址時涉及專業詞匯就會有一定難度,教師先給出標準答案,要求學生能說自己所在系部就,并在每次課前重復操練,直到學生能自如表達為止。平時練熟了,真的對外交流時也會自如表達出來。
2.4利用團隊合作,完成口語訓練。以上是基本功的訓練,學生總是要自己去溝通交流,但總體上學生的詞匯量很有限,怎么辦呢?筆者先找一個大家都還有點興趣的話題:如 Shall the cell phone be brought into school ? 學生會因為考慮的角度不同而分成不同觀點,會分成兩種觀點,為了集中“火力”,筆者要求學生合成團隊,分成正反方來打“擂臺”,要求每人說一句理由,輪流說自己的觀點,說不出的一方算輸,老師在聽理由的過程中對他們的表達進行梳理并列條款板書。二十分鐘時間也可以將黑板寫完,然后老師進行最后總結,在老師重新復述兩種觀點的不同理由后要求學生再次歸納成自己的語言,把自己最喜歡的理由記下來,化為已有,學生會發現表達好象也不是那么難,樂于接受,而且有些學生的想象力超過老師,老師也在引導的過程中教學相長。
推薦閱讀:核心期刊能發表英語論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