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現在教學的發展中社區建設上的新應用管理模式有哪些呢,要如何來促進現在教學的新應用管理發展呢?本文是一篇教育學管理論文。目前,我國的社區教育實驗區總數已達到數百個,多集中在一些經濟、文化比較發達地區。首先從城市社區教育的發展狀況看,一些經濟、文化都比較發達的大城市的社區教育的發展要比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中小城市或者偏遠城市的社區教育的發展快很多。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社區教育在城市和農村得到重視及發展。社區教育作為教育領域的新生事物,其發展對于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及完善學習型社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社區教育成為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走勢。我國的社區教育是從工業革命時期開始發展,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從全國范圍看,仍然處于探索和實驗階段,管理仍需加強,社區教育主要是一般性的社會活動。本文介紹了社區教育的含義及特征,并通過對我國社區教育現狀的研究,詳細闡述了我國社區教育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社區教育,發展趨勢,教育學管理
我國的社區教育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義務教育、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普及和發展,社區教育也逐漸得到發展,成為社會發展的一種潮流。社區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建設和發展社區,進而不斷消除社區內存在的社會問題,以提高社區內全體成員的綜合素質和生活質量。總之,良好的社區教育不僅能夠帶動社區內的教育,而且能夠保證社區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的社區教育建設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重視,但只是淺層次發展,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注意和解決。本文通過對我國社區教育發展現狀的研究,詳細闡述了我國未來社區教育發展的趨勢。
教學論文:《寧夏教育》,《寧夏教育》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主辦的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綜合性教育月刊。刊物分“教育篇”、“教學篇”、“博覽篇”三大部分,下設數十個欄目刊物關注教育教學改革,貼近學校、貼近教師、貼近教學,突出指導性、實用性、可讀性,具有鮮明的時代個性和濃郁的地方特色。刊物文風“短、實、深、活”,版式設計美觀新穎。
一、社區教育的含義及特征
我國對于社區教育含義的界定目前還不夠明確,仍然處于探討階段,但是學術界也有不同見解。現代的社區教育主要是指以社區為范圍的,對社區內的全體成員進行教育的一種綜合性教育活動。社區教育是一種集適應性、補缺性和發展性于一體的教育形式,具有社會經濟、協調、輻射和服務功能的為社區人員服務的教育服務方式,強調的是將社區內民眾的利益與整個社區的發展緊密相連,其目的是建設和發展社區,提高社區內全體成員的綜合素質和素養等。另外,我國社區教育具有社區性、全員性、多樣性、廣泛性及綜合性等特征。社區性主要表現為社區教育是為社區的建設和發展服務的,社區的需求決定了社區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全員性主要表現為社區內全體成員都是社區教育對象,是社區教育的主體,社區教育為全體成員提供教育服務,以提高全員綜合素質和生活質量。多樣性及廣泛性主要表現為社區內不同的教育對象對于教育內容及形式的要求不同,存在差異,因此社區教育為了滿足這種差異,必須結合社區實際,針對不同教育對象提出不同培訓項目,有針對性地開展多樣性、廣泛性的教育活動。綜合性主要表現為社區教育是把社區內建設與教育緊密結合起來的,是社區內各種教育因素的整合[1]。
二、我國社區教育發展的現狀
研究表明,人類社會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教育模式及教育形態實質上就是一種社區教育模式。我國的社區教育是在政府引領下逐漸發展起來,各地政府根據各地不同條件和需求,建立起適合本地區發展的社區教育。社區教育從發展以來,逐漸經歷了興起階段、轉型階段及現在的提升階段,其教育模式主要是以政府為主導的社會參與的教育活動。另外,我國鄉村的社區教育還比較落后,與城市社區教育相比存在差異,尤其是一些邊遠地區對于社區教育沒有正確認識,更沒有發展起來。總體來說,我國的社區教育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1、人們缺乏對于社區教育的正確認識
社區教育是一種新型教育形式,目前社會對這種新型的教育形式還沒有正確認識,最重要的是一些地方的領導在思想上還沒有重視社區教育,只偏重于社區內經濟和政治的發展。相關政府部門的領導及社區教育的負責人等受我國傳統觀念影響,對于社區教育認識模糊,沒有給予必要重視。另外,社區內的大部分人缺乏學習自覺性,參與率不高,嚴重阻礙社區教育的全面發展[2]。
2、我國社區教育發展很不平衡
我國的社區教育從總體上看發展很不平衡,這與我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有很大關系。從目前看,我國經濟的發展主要表現為:中西部經濟發展滯后于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農村經濟發展滯后于城鎮經濟發展。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社區教育水平也比較高,從而導致發達地區的社區教育越來越完善,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社區教育越來越落后的現象。在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為社區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保障,同時,社區教育的發展也促進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這樣逐漸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發達地區的經濟及社區教育越來越發達。與之相反,落后地區的經濟越落后,其社區教育的發展也跟不上,如此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長期如此,我國的社區教育發展將會更加不平衡。
3、政府對社區教育的統籌管理有待加強
社區教育是一項涉及范圍廣泛的系統工程,因此政府必須加強對社區教育的統籌管理,以形成教育合力,不斷提高社區教育效益。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政府并沒有對社區教育進行統籌管理,隨意性比較明顯。首先,政府沒有給予社區教育足夠的資金支持,導致很多地區沒有設立專門的社區教育專項經費,阻滯社區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其次,我國的社區教育沒有建立教育成本補償機制,社區教育的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阻礙社區教育的持續發展。最后,政府對于社區教育的專職工作者沒有進行統一管理,待遇方面也沒有給予實際解決,導致社區教育的教育隊伍不穩定及整體素質不高。為解決這些制約社區教育發展的實際問題,加強政府對社區教育的統籌管理,建立健全開展社區教育的規章制度十分重要。
4、我國針對社區教育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目前,我國的社區教育的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雖已初步形成,但還處于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的狀況態,政府缺乏針對社區教育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導致一些地區的社區教育整合統籌不力、部門分割等現象發生,社區教育得不到持續發展。具體來說,由于我國社區教育與當地的教育部門、民政部門、文化部門、城市管理部門等多個部門的工作都有關系,但是大部分地區的社區教育主要還是依附于當地的教育部門領導,而當地教育部門的職能范圍非常有限,很難統籌協調其他相關部門的工作,各個部門之間缺乏相應的工作交流,再加上政府沒有設立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因此,我國的社區教育很難健康持續發展[3]。
三、我國社區教育未來的發展趨勢
我國的社區教育自發展以來已經經歷了20多個年頭,已積累了一定經驗,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國社區教育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筆者認為,我國社區教育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社區教育不斷開設學術性課程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學習一些學術性比較強的課程,以此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社區教育作為社區內的一種全民參與的教育活動,開設一些學術性課程,加強對人們理論基礎知識的教學,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在開設學術性課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在課程的設計中,要堅持專業教育人士參與課程設計的原則,以加強課程的學術性建設;其次,在課程設置上,增加學術性較強的科目,例如心理學、語言學、物理學等,以滿足社區教育參與人員的不同需求;最后,教師在課堂實踐教學中,加強對課程中理論基礎知識的重視。
2、社區教育將逐漸走向制度化
我國未來社區教育將逐漸走向制度化,主要表現為:首先,社區教育作為一種公共文化系統,其發展除了需要民眾的積極參與之外,政府支持也必不可少。我國是一個“大政府,小社會”的傳統國家,政府對于社區教育發展的支持十分重要,加強政府的輔助與支持,我國社區教育的發展將越來越順利;其次,政府要建立健全與社區教育有關的法律法規,不論是管理體制還是運行過程都要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再次,我國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社區教育管理系統,以此優化教育資源配置[4]。
3、社區教育將逐漸專業化和信息化
要保證社區教育可持續發展,必須使社區教育不斷邁向專業化和信息化。我國社區教育發展的初期,都是由一些人員自發組織參與的,其教育人員多半都是由業余教育人士組成的,但是社區教育的規模逐漸擴大,人們的需求也多種多樣,現有師資已經不能夠滿足社區參與人員的需求。因此,結合當前實際情況,社區教育機構要積極開展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社區教育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社區教育人員的專業素質,加強對其實際功能能力的培養。另外,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社會,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人們的生活、工作與學習由此發生很大變化,因此,社區教育作為我國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不斷加強社區教育的信息化建設,以滿足社區教育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