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大學生自主學習問題初探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學時間:瀏覽:

  摘 要:本文從經濟的全球化、教育的本義堅守以及就業的倒逼機制出發,初步探析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意義和緊迫性,并從多方面分析開展自主學習所需具備的主客觀條件,進而探索當前高校教學改革的路徑與方向。

  關鍵詞:大學生 自主學習 緊迫性 主客觀條件

  高等教育大眾化目標在我國的順利實現,標志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規模已進入世界大國之列,但卻引發了社會對能否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擔憂和討論。本文將由此出發,探討推動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緊迫性和可能性。

  一、關于自主學習

  就一般意義上說,人的自主性是指個人能根據自己的意志、信念而獨立進行活動。“自主性”作為衡量個人是否具備完整人格并在社會生活中能否獲得獨立地位的重要標志而引起眾多領域研究學者們的廣泛關注,法國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家盧梭則直截了當地將其視為“自然人”人格特點的構成原素之一。而能否和如何通過教育或訓練的方式使之在教育對象上得以實現則一直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尤其近百年以來,國內外眾多學者從多個學科領域的角度并充分利用各種現代技術手段來進行研究,以至于形成了林林總總的學派和理論。就學校教育過程的研究而言,最受關注的莫過于以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所進行的自主學習的研究,。

  正是由于自主學習對于個體成長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高校推動大學生的自主學習,實現提高大學生培養質量的終極目標,具有特殊的時代緊迫性以及現實可能性。

  二、開展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緊迫性

  1、經濟全球化急需自主創新型人才

  進入21世紀,全球性競爭帶來了世界格局的深刻變化,全球化前,國家的需求限于本國人才,全球化后,人才、資本、技術、情報等的跨界流動需要的是跨界自主創新型人才,這迫使高等教育進行深刻反思。彼得.F德魯克指出:“知識的生產率將日益成為一個國家、一個行業、一家公司競爭的決定因素。”因此,培養能夠主動、靈活地適應未來社會的變化乃至促進變化的創新型人才,成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動力和目標。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第十九條更確切地指出高等教育要“全面實施高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嚴格教學管理。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勵學生刻苦學習,奮發有為”。因此,實現大學生學習中的“他主”模式向自主模式的轉變,使他們清楚自己的學習主體地位,要自己對自己的未來負責的態度轉亟待解決。

  2、促進學生人格的充分發展是高等教育的本義堅守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為他自己,‘變成他自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們用如此簡單明了的語言表達了教育的本義。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教育領域也相應得到了發展,但總體來講,仍擺脫不了“我國教育還不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社會評價。大多學生的學習得不到內援性“內部獎勵”的動力支撐,而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更無從談起。因此,高等教育在價值導向上由“知識世界”向“人的世界”的回歸,激發學生健康人格中的自主精神和創造潛能,才是高等教育自身價值的最好體現。

  3、就業的倒逼機制自然要求學習上的自主

  2000年,高等學校畢業生的“就業派遣證”改為“就業報到證”,標志著我國高等學校畢業生完成了由計劃分配就業到以“自主擇業”為主要就業方式的轉變。這種改革引起的整個大學教育過程的變化可直觀地表示如下:

  改革前:入學(國家計劃)--專業安排(學校決定)--課程學習(全國統一)--學制和畢業(全國統一)--就業(國家統一分配)

  目前:入學(國家計劃[注:此間少數高校試行自主招生,但數量較少,故在總體上仍視為國家計劃])-專業安排(學校決定;允許少量學生調換專業)--課程學習(全國統一;增加部分自主選修課)--學制和畢業(全國統一;允許一定的彈性學制)--就業(自主擇業)

  對照上述兩鏈條模式明顯可見,近十多年來,由于最后的就業環節首先發生的改變,已經逐漸引起前面所有鏈條中某些環節的相應變化,其中最重要的特點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管理和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這就是本文所稱的“倒逼機制”。可以預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來自外部的“倒逼機制”,將會對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意識產生越來越大的強化作用。

  三、大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所需的主客觀條件

  建立在現代信息技術基礎上的互聯網、校園網,從多方面為大學生實現自主學習提供了充分可靠的條件與保證。

  1、豐富的教學資源

  現代互聯網構建了一個超越時間、地域、學科范圍的新世界,它使大學教育發生了本質變化,即大學生可以直接地、便利地接觸到內容廣泛的學習資源。目前全國各高校都已建成的數字圖書館,為大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獲取學習內容和知識等的保障。

  2、顛覆的教育過程

  “科學技術革命使得知識與訓練有了全新的意義,使人類在思想上和行為上獲得許多全新的內容和方法,并且是第一次真正具有普遍意義的革命。”這里所謂的“革命”,是指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被廣泛使用的今天,教師和學生的界線將會變得模糊,教師的任務將逐步從傳統意義上的“傳道、授業、解惑”變為指導、引導或協商。具體說,科學技術革命對當代大學生的學習過程所產生的“全新意義”主要表現在:一是“今天科學中發展起來的一些符號使得天賦最差的人也能吸收過去需要最偉大的天才方能發現的概念”。二是計算機使過去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繁瑣計算過程變得快捷和準確。三是現代資訊發達,而大學生普遍都能熟練地掌握計算機的使用技巧,容易獲得各項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及學科發展的新動態,在這一點可以說與教師處于同一線上。所以,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大學生能有效地開展自主學習提供了充分和必要的技術支撐。

  3、成熟的心智能力

  就生理年齡而言,大學生已進入成人階段,雖然在世界觀、人生觀等方面還未完全成熟,仍處于需要“被教育”階段。但按照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大學生的認知發展處于“自我界限逐漸明確,自我力量逐漸增強”的階段。大學生在文化知識方面已有了相當的積淀,并在社會見識、見解、判斷、決斷以及自我監控調節和自我負責的能力等方面已初成一體,隨著社會就業壓力的傳遞,迫使他們必需作出決斷:身處走向社會前的最后一個學校教育階段,應該學習什么?如何學習?這樣,必然使大學生不斷獲得自主學習、追求知識的心理契機和持續的內源動力。

  由上可見,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緊迫性與可能性使得大學組織需要經常地、適時地進行教學系統的調整改革。當前應該在過去二十年所進行的學分制、選修課制、主輔修制等改革基礎上,深化改革,加快構建以大學生自主性學習為目標的新的教學體系。第一,矯正講授式教學模式的習慣化行為,充分調動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第二,調整師生的評價和獎懲體系,營造有利于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寬松環境;第三,構建帶有一定人才目標類型的課程模塊體系,實現人才培養的多樣化目標。

  【參考文獻】

  [1]龐維國. 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4.

  [2]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0637.html.2011-3-11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編著.學會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譯,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6

  [4]教育部.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序言第五節[EB/OL].http://www.moe.edu.cn/.2011-3-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兰县| 马公市| 建瓯市| 喀什市| 融水| 乐陵市| 彭阳县| 钟祥市| 祥云县| 平昌县| 桑日县| 冷水江市| 密山市| 东乌| 浙江省| 绩溪县| 瑞昌市| 清镇市| 昔阳县| 大余县| 应城市| 法库县| 鸡东县| 仁布县| 望江县| 仁怀市| 阜阳市| 墨竹工卡县| 安宁市| 永修县| 崇左市| 翼城县| 嘉鱼县| 儋州市| 长宁县| 鄂温| 加查县| 九江县| 芷江| 买车|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