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學研展拓”四環課堂教學模式遵循自主學習(學)、合作探究(研)、師生互動(展示)、反饋拓展(拓)四個環節次序展開的教學流程。該教學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通過課堂教學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最終達成“教是為了不教”的目標。
一、研究的實踐成果
(一)學生方面
1.主體地位意識增強。
新課程改革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區別就在于課堂上學生的地位如何。“學研展拓”四環課堂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忽視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而是充分尊重學生,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積極營造一種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在“學研展拓”四環課堂上,師生關系是平等,學生的個體差異得到了充分尊重,不同學習習慣的學生甚至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落實。正是因為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所以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學習效率因此有了很大的提高。
2.自主學習能力提高。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以這個認識為出發點,我校的“學研展拓”四環課堂始終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校的課改實驗教師注重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欲望,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教給學生相應的學習方法。從學生每堂課自主學習的時間來看,我校的“學研展拓”四環課堂教學模式至少給了學生一半以上的時間去獨立學習。再加上有了根據學生具體學情而精心編寫的導學案,學生的自主學習有了相應的依據和保證。正是因為我們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視,才有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的可喜態勢。
3.合作探究卓有成效。
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超強效率已經為學界廣泛認可,其可能達到的效果不是類似“1+1=2”的簡單疊加。正因為如此,幾乎每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都把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做為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利器之一。我校的“學研展拓”四環課堂教學模式也不例外。在我校課改實驗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我校的“學研展拓”四環課堂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為基點,準確制定學習目標。在此基礎上,學生在教師指引下進行個體自主學習,然后再就自主學習中出現的疑難問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或質疑,或探究,或思辨,最終形成統一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生生多向交流,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碰撞,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鍛煉提高,很好地完成了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4.創新意識得到培養。
創新是一個民族創造力的源泉。只有不唯書,不唯上的學生才能在未來的社會站穩腳跟。所以,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校的“學研展拓”四環課堂也很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在我校各學科的教學中,實驗教師都注重知識點的反饋與拓展,正視學生的每一個疑問,鼓勵他們大膽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在我們的課堂教學環節中,我們還特地在學完一個知識點后安排了一個組織學生交流反饋的環節,使學生能夠從課內所學延伸到廣闊的課外,很好地拓展了學習的空間。
(二)教師方面
在“學研展拓”四環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是課堂當仁不讓的主體,而教師扮演的是主導的角色。從課題研究的理論準備階段起,我校的課改實驗教師就開始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資料,了解掌握影響學生學習因素的前沿資料,為更好地進行課題研究奠定理論基礎。因為有這樣的充分理論準備,我校的課改實驗教師才能順利地進行由“主體”到“主導”的漂亮轉身。不僅如此,在課題實驗過程中,實驗教師按照課題研究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認真做好本質工作,把研究工作延伸到了教與學的各個環節,利用資料研究、觀測統計、談話交流、調查問卷、求證專家等方式掌握學生學科學習現狀,了解影響學生獨立學習的障礙,為課堂教學模式的不斷深化、完善做到理論準備。
二、教學模式的基本闡述
(一)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環節是四環課堂教學模式的起始階段。這個環節的組織實施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本堂課的成敗。因此,為了保證本環節的順利實施,除了要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外,還要從學生學習的實際出發制訂相宜的學習目標,拿出一份科學合理的導學案來。可能的話,教師還要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依據學生現場生成的東西進行二次備課,以確保課堂教學的方向。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環節緊承自主學習環節,該環節注重通過小組形式進行探究學習。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的合作精神得到進一步培養,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得到進一步增強。為了確保該環節的順利實施,避免出現“冰火兩重天”的現象,教師要對小組構成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對小組成員的分工進行明確,以確保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
(三)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環節其實就是各學習小組在教師組織引導之下把他們的合作探究所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出來。該環節既是對他們的合作探究所得的充分肯定,又是促使他們從對知識點的深入理解到靈活運用的轉化。
(四)反饋拓展
反饋拓展環節是課堂教學的末了環節。該環節的組織實施的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課程資源如何得到開發和整合,學生課外學習的空間得到何種程度的拓展。所以該環節要注意引導學生跳出教材本身去搜集、整理與本堂課教學有關的資料,積極拓展學習的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