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怎樣才能選拔樂教、適教的優秀學生進入教師培養行列,是近年來各地各校教師教育改革努力尋求的一個突破口。《意見》明確提出,各地各校要通過自主招生、入校后二次選拔、設立面試環節等多樣化的方式,遴選樂教適教的優秀學生攻讀師范專業。具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提高自主招生計劃中招收師范生的比例。加強入校后二次選拔力度,根據本校特點自行組織測試選拔。設立面試環節,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職業傾向和從教潛質。
《教師教育論壇》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教師教育論壇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教師教育論壇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教師教育論壇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瞄需求:師范生培養走出“象牙塔”
近年來,一些師范院校不關注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關起門來辦師范教育,培養出來的師范生與中小學、幼兒園和中等職業學校的實際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意見》要求,師范生培養要走出高校這個“象牙塔”,建立高校與地方政府、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新機制,在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課程資源、教學團隊、實踐基地、教學研究及培養質量評價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協同。同時,高校應準確把握并及時研究分析師范畢業生就業狀況和供需情況,不斷調整學校的專業設置和課程,大力增強培養的適應性和針對性。
重實踐:好教師是“練出來”的
教師是實踐性很強的職業。過去教育實習時間大多不到8周,遠遠達不到培養合格教師的要求。近年來,一些師范院校切實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師范生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師范生的職業情感和社會責任感不斷加強,受到越來越多中小學的廣泛歡迎和好評。《意見》強調,師范院校要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打破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法“老三門”的課程結構體系,開設模塊化、選擇性和實踐性的教師教育課程,注重在課程中充分融入優秀中小學教育教學案例。要通過建立穩定的教育實踐基地和教育實踐經費保障機制、實施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共同指導師范生的“雙導師制”、建立標準化的教育實踐規范等舉措,切實落實師范生到中小學教育實踐不少于1個學期制度,提高教育見習實習等實踐教學的質量。
促創新:教師培養必須適應信息化時代
信息技術的全面滲透深刻影響著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教育發展必須適應信息化時代的特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師范院校認識到,只有持續不斷地培養一大批掌握教育技術、具有創新思維、能適應信息化教育環境的未來教師,才能從容面對從小成長于信息化環境的未來學生。《意見》強調,要推進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學改革,著力提升師范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變革教師教學方式和師范生學習方式,提升師范生信息素養和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的能力。
強隊伍:培養教師的教師最關鍵
教師教育師資隊伍,是師范生培養最重要的“軟實力”,同時也是師范生培養院校的“軟肋”。培養黨和人民滿意的好教師,必須對癥下藥,在隊伍建設方面“做文章”。《意見》明確要求,建立高校和中小學教師專兼職結合的教師教育師資隊伍共同體,鼓勵高校與中小學、教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和教育行政部門積極探索“協同教研”、“雙向互聘”、“崗位互換”等教師發展新機制,并對高校教師教育類課程教師提出深入中小學等兼職任教、掛職實踐每五年不少于一年的要求。同時要求,計劃實施高校要在崗位職數、評聘條件等方面專門制定相關政策,為學科課程與教學論教師的職務(職稱)晉升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