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江西古代教育盛衰原因探析評職稱論文發表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學時間:瀏覽:

  摘 要:原始社會大多由長者通過實際活動身教與口耳相傳,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圖書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會有專門傳授和學習的機構,當時稱為“成均”,這就是學校的最初萌芽。文章發表在《全球教育展望》上,是教育職稱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江西,古代教育,盛衰,分析

  江西最早有人類文化的歷史可以上溯至20萬年前以安義、新余考古遺址為代表的舊石器時代中期[1], 以后歷經距今4100年至3600年以樟樹筑衛城為標志的新石器時代末期文化[2]、以吳城城址為代表的商周青銅文化[3]和前后2000余年的封建帝國時代。在這一漫長而充滿變遷的歷史長河中,依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從北到南”、“由東向西”的基本路線,江西古代教育由弱到強,再由盛而衰,個中原因,至今發人深省。

  一、燦爛輝煌的江西古代教育

  1.科舉考試成就引發江西走向全國政治文化中心舞臺

  中國自古倡導“學而優則仕”,由此將教育與仕途緊緊捆綁在一起。江西古代教育之輝煌就在于它的終極產品科舉考試位居全國之首。

  選仕是中國封建帝國維護政權的最重要工作,不同時期采取了兩種不同的制度和措施。魏晉以后,實行的是“九品中正”的選舉制度,將人才分成九品由中央選任就職,這一過程中雖然最后也有一番考試,但“鄉評里選”和州郡公推仍是主體[4]。自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設置進士科,中國從此開始實行了長達1300年的以文化思想知識為標準的考試制度選取政府官員。正是這一科舉考試制度造就了江西古代教育的輝煌,“學而優則仕”在江西大地表現得淋漓盡致。使得原先默默無聞的江西走向全國政治、文化的中心舞臺。

  可以說,在全國推行科舉考試之前,江西教育在全國并沒有什么影響。按籍貫對二十四史列傳中的人物進行統計,西漢時期江西籍入傳者只有一人,東漢入傳者兩人,在全國排序居最后位[5]。然而,從隋唐開始全國實行科舉考試制度以來,江西如同從沉睡中喚醒,在科舉考場春風得意,頻頻顯赫。同漢代相比,新、舊《唐書》中江西籍入傳者在全國的比例開始升至中游水平。唐代江西有64人考取進士,特別是袁州人盧肇中狀元之后,江西逐步成為全國科舉大省和強省。進入宋代以后,江西科舉考試一路高歌向前。

  《江西通志》記載,宋代江西共有5442名進士,已穩居全國前茅。至明代,江西科舉考試成就達到高峰。從明前期開始,江西乙科舉人數量處于全國前列。洪武時,江西的鄉試舉人名額與北直隸、浙江、福建、湖廣、山東、山西、河南、陜西一樣,都是40名。至洪熙,一則由于以江西人楊士奇(吉安府泰和縣人)為首組成包括江西人金幼孜(臨江府新淦縣人)和福建人楊榮朝組成較為穩定內閣發揮的作用

  正統時定:“南北直隸以百名,江西六十五名,他省又自五而殺,至云南廿名為最少。”景泰時各省舉人名額都有大幅度提高,此后江西欽定的舉人錄取名額穩居全國第三,僅次于南、北直隸。這里,特別值得說明的是,參加南直隸應天府鄉試的不僅有今江蘇、安徽兩省的考生,還有南京國子監的考生;同樣參加北直隸順天府鄉試的既有今北京、天津、河北的考生也還包括國子監就讀的考生。而江西不少人因讀書優異就讀南、北國子監參加南、北直隸鄉試,他們不占江西鄉試舉人名額而占南、北直隸名額。

  從這一事實出發,江西鄉試舉人的名額實為全國第一。據光緒《江西通志.選舉表》統計,明代276年間,江西共考中舉人10466名,超過全國總數的十分之一,而從行政區域劃分來看,江西只為全國(兩個直隸和十三個布政司)的十五分之一 。[6]

  就科舉名次而言,明代江西一省得狀元17人、榜眼16人、探花22人,各占全國總數的19%、18%和24%,其中吉安一府就得狀元12名、榜眼9名、探花12名。明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進士前三名和永樂二年(1404年)甲申科進士前七名均為吉安人,吉安一府連續兩科“三鼎甲”更是全國科舉史上空前絕后的盛事。[7]

  江西科舉考試的成就為江西人士直接進入中央及各級各類政權鋪就了康莊大道。據統計,《明史》入傳江西籍408人,其中宰輔18人,部院大臣50余人。這些人絕大多數都經科舉為官。從整個明代庶吉士分省統計來看,浙江居全國之首,江西緊隨其后排第二。而分階段看,從洪武至宣德年間江西籍庶吉士數量一直位居全國第一。

  評職稱論文投稿須知:《全球教育展望》由國家教育部主管、華東師范大學主辦、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編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局、國際課程研究促進協會協辦,為全國教育類核心期刊,該刊歷史悠久,創刊于1972年,原系《外國教育資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汇区| 大同县| 吴江市| 鄂托克旗| 凤庆县| 恭城| 福贡县| 大姚县| 崇明县| 蛟河市| 乡城县| 大余县| 南郑县| 南昌县| 托里县| 芜湖市| 福建省| 漾濞| 西林县| 巴林左旗| 澎湖县| 靖江市| 方正县| 雅安市| 泽普县| 策勒县| 岐山县| 玛曲县| 鸡东县| 隆化县| 若尔盖县| 佛学| 太康县| 健康| 巫山县| 开江县| 吴忠市| 凯里市| 敦化市| 罗城| 依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