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論述河道過水能力降低的原因分析及解決措施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交通運輸時間:瀏覽:

  滄州市位于河北省東南部,地處海河流域最下游,俗稱九河下梢,境內的漳衛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三大行洪河系和黑龍港河系占海河流域總面積的47%,也就是說,海河流域面積47%的洪瀝水都要經滄州入海。26條主要排瀝河道,是接納上游洪瀝水的主要入海通道。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滄州市防洪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但由于上游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的提高和本地區水資源需要量增加,河道內的徑流自20世紀80年代初基本斷流,長期沒有泄水運行,主要河道經過“96·8”大洪水實際檢驗和2000年、2002年“引黃濟津”的運用,暴露出過水能力已明顯降低,不能充分發揮其保障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應用功效。

  1 河道過水能力下降的原因

  1.1 河道過水斷面縮水

  滄州境內的主要行洪排瀝河道,大部分是六、七十年代開挖疏浚的,經過30多年的運用,河槽淤積嚴重,且呈逐年增多趨勢,致使過水斷面縮小。主要原因是行洪或排瀝水帶來的泥砂沉淀,或者是沿途城填排放污水各種污染物質的沉積,特別是河道久不過水,受風蝕作用而沙化,再經風刮、暴雨沖刷堤頂、堤坡、灘地,泥土淤積河床。尤其在入??诟浇嫌涡购閿y帶大量泥沙下泄到??趽醭遍l前,由于流速降低,沉積到閘上相當長河道主槽內,造成河床升高,致使縱坡變緩,過水斷面縮小,過水能力降低。漳衛新河自1973年擴挖以來,只經過“96·8”大洪水的考驗,行洪后,發現四女寺至慶云閘區間,一般淤積厚度0.5-0.8±m;慶云至辛集區間,主槽斷面淤積比較明顯,據實測資料分析辛集閘上最大淤厚已達3-5.5±m,辛集至埕口區間的尾閭河段,主槽斷面淤積已達50%—80%,最大淤厚已達5-5.5m,有的主槽斷面已淤平,只得借助灘地行洪。河道入海尾閭淤積主要是由于修建防潮閘后,改變了自然潮汐運動條件:漲潮時,潮波挾帶泥沙溯河道而上,在防潮閘下潮流停滯;落潮時,閘下水位降低,潮波流速減弱,挾沙能力降低,泥沙沉淀于閘下;再者,因多年來河道內天然入海徑流幾乎沒有,造成河道尾閭;只淤不沖,淤積量逐年增加,致使過水能力嚴重降低。

  1.2 障礙物阻水

  河道阻水物是個比較普遍的問題,既有原業處理未果的原因,也有新增加的河障。近年來,人們把河道和灘地作為正常的土地資源,加以開發利用,在河灘地內種植高桿作物,栽種成片果園、林木,或在行滿期人河道灘地上建房、筑渠、修筑道路、亂堆亂放柴草垛等,河道阻水物增多,直接影響了過水能力。原設計河道的糙率系數大都選用0.025-0.033,經過“96·8”大洪水實際過水能力計算,一般都在0.05-0.5之間,個別段已接近1.0。因此,實際行洪能力比設計降低了30~40%,實測水位比設計水位抬高0.5~1.5±m。“96·8”子牙新河行洪1 600 m3/s的水位,相當于原來4 000 m3/s水位;漳衛新河行洪

  1 500 m3/s的水位,相當于原來3 000~5 000 m3/s的水位。雖然每年汛前都要求清障,實際上總是做的不徹底。“96.8”行洪期間,子牙新河、漳衛新河灘地上的柴草垛整堆漂流,有的掛在閘、橋墩上和橋欄桿上、樹上,形成了擋水壩,嚴重影響了洪水下泄和閘、橋的安全。

  \1.3 水文地質環境惡化

  由于地下水的連年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致使土壤層因彈性釋水后產生收縮,引發了大面積的地面下沉。而這種地面下沉在平面上不均勻,使局部河段堤頂高程隨地面下沉而降低。2000年“引黃濟津”期間,南運河流量72m3/s時,市區段水位與設計120m3/s時的水位相同,河道行洪能力僅為原設計的60%。另外,現有防洪工程大多是六、七十年代建成的,堤防工程老化,且年久失修,經過30多年的雨淋車軋,堤頂普遍下降0.3-0.5m,嚴重的下降1.5-2.0m。子牙新河大堤風化剝蝕嚴重,大提普遍降低0.5-0.8m,局部降低1m以上,也嚴重影響了河道原設計過水能力。

  2 治理措施及建議

  對“96·8”大洪水及“引黃濟津”暴露出的河道過水能力明顯降低的問題,我們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恢復各河道行洪能力,今后才能確保行洪安全,使河道工程發揮應有的效益。

  2.1 加大執法力度,依法管理河道

  使河道管理走向法治化管理的軌道,一是建立河道執法隊伍,給河道管理人員配發水政監察證,持證上網,執法工作規范化。二是加強執法人員的法律知識理論及辦案程序培訓,增強執法人員法律意識,提高執法工作水平。三是在執法過程中,對違犯國家水利法規,破壞河道工程設施的單位或個人要依據《水法》、《防洪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嚴肅查處。四是執法要到位,堅決制止行洪河道灘地興建任何違章建筑。通過嚴格執法,提高沿匯聚可企、事業單位和公民的守法意識。

  2.2 加大清障工作力度

  大多數河道阻水障礙物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必須按照上述法律的有關規定,本著:“誰設障,誰清障”的原則,限期清除或加以改建。尤其是在汛前,該清除的必須清除。為此還應建立監督機制,保證清障工作順利開展。同時,要對各主要行洪河道,復核行洪能力,對淤積較嚴重的河段,要及時進行清淤處理。一方面要積極爭取上級清淤經費的支持;一方面要落實責任制,落實責任人,保證不出問題。另外,結合農

  業結構的調整,在各河道灘地內,大力提倡種植苜蓿,盡快實現河道作物苜?;?。這樣既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又可以減少高桿農作物對河道行洪的阻力,確保行洪安全。

  2.3 限制地下水開采

  調整農業結構和工商產業結構,淘汰和限制耗水量大的產業,大力推廣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和建設引江、引黃調水工程緩解水資源危機的有效措施。目前應下大力氣把地下水的開采系數控制在1.0,達到采補平衡,逐步實現水資源的持久永續利用,和《滄州市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目標,免除或減小水文地質災害的發生。

  2.4 整治河道,恢復河道防洪能力

  河床淤積,過水斷面縮小,縱坡變緩是影響河道防洪能力的主要原因,針對河床不同段的淤積程度,制定治淤方案并加以實施。對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河道改變了原有的流勢,努力協調上級有關部門,力爭在兼顧上下游、左右岸利益的前提下,采取適當措施,穩定河道的流勢。目前,清淤是改善和解決河床淤積、改善泄流條件,恢復河道防洪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2.5 加強堤防工程管理

  堤防是確保行洪安全的屏障,對堤防要經常進行檢查、檢測,堤防斷面小的地方進行加高培厚,堤防密實度低的堤段進行灌漿處理,消除堤防隱患。同時應加強堤防經?;?,植樹種草不僅具有固土、防風蝕、防沖刷作用,還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應大力提倡。為保證管理維護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有正常的經費保障。

  2.6 開展防治河床淤積研究

  水害歷來是人民的心腹之患,而河床淤積又是引起洪水泛濫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進行防治河道淤積研究是一項具有現實意義的工作,建議應在這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組織科技人員協同攻關,解決好河床淤積問題,變洪害為洪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奎县| 盐城市| 名山县| 双牌县| 墨竹工卡县| 逊克县| 万州区| 黄冈市| 无棣县| 确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察雅县| 崇仁县| 温宿县| 通辽市| 巢湖市| 宁明县| 阿坝县| 隆林| 中超| 晋城| 高安市| 德江县| 广元市| 桐梓县| 内江市| 信宜市| 南充市| 济阳县| 温州市| 丰镇市| 苍梧县| 蒙阴县| 石嘴山市| 双辽市| 新津县| 康平县| 庆云县| 常宁市| 社旗县|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