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近年來,隨著全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和道路交通需求的增加,高速公路大發展、大建設已成為完善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任務和目標。當前,為了更好地把這一民生工程建設好,發展好,在高速公路建設中,各地不斷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大力推行安全標準化,有效地遏制了施工安全事故頻發的現象,也為更好地規范現場安全管理、倡導文明施工、“平安工地”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保障。本文主要就高速公路安全標準化的管理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速公路;安全標準化;管理
前言:
高速公路安全標準化是交通運輸部近幾年來隨著公路工程建設發展需要,保障施工安全,規范現場管理,結合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在“平安工地”創建活動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后的成果。推行安全標準化是進一步加強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規范施工安全行為,保障工程建設順利進行的管理依據。近幾年來,各省的高速公路建設中,交通重點工程標準化建設破題上路,鋼筋集中加工,混凝土集中拌和、構件集中預制“三集中”已成為廣大高速公路建設者提升質量、保障安全的共識。積極推行標準化施工、標準化管理使高速公路建設施工安全管理取得了巨大成效。
一、安全標準化管理存在以下問題:
(一)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主體責任難落實。
自安全標準化管理推行近三年,大多施工單位因普遍采取的是項目管理體制,對工程施工管理多以項目進度與產值最大化為前提,對安全管理存在僥幸心理,項目主管領導重視度不夠,只流于形式,事事迎合,在安全管理上不注重實效,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強。
安全管理體系與項目管理不協調,各部門各自為政,缺少相互溝通和配合,對各部門安全管理職責分工不明確,形成區域性的管理脫鉤。
管理上未形成量化考核機制,對職責、權利及義務的劃分不明確,未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量化標準及考核細則,不能實質性地對安全管理進行數據化統計。
安全管理人員大多一崗多職,工作強度大,管理范圍廣,造成安全管理職責履行不到位,安全標準化執行不力。
(二)安全教育培訓制度落實不到位,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低下。
作業人員是工程施工的主體,良好素質的作業團隊是確保施工安全的生力軍。目前,我國的公路建設的施工人員大多是文化素質較低的農民工,安全意識薄弱。要提高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就必須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但是在施工現場,施工單位往往忽視對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管理,很少專門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這樣就為施工過程埋下了安全隱患。
(三)現場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安全防護未能及時跟進。
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大多把安全防護不便于施工、影響施工作業作為托詞不去嚴格落實,如人工挖孔樁孔口臨邊不設防護圍欄、高處作業不系安全帶、高空作業不做臨邊護攔、高墩施工不設置作業人員上下爬梯等現象普遍存在,導致安全隱患經常存在,不能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發生。
(四)安全經費投入不足,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
施工單位在安全投入上,大多存在“需要用則少用,能不用就不用”的僥幸心理。安全生產經費是國家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要求施工單位無條件提取和使用的生產費之一,是有力保障所有作業人員安全生產必須專款專用的款項。而大多施工單位大吹節約,緊縮投入,導致現場安全防護和安全保障措施不能有效落實,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五)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力度不夠。
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各施工單位在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治理上得過且過,特別是臨時用電管理,電線私接亂拉,配電箱與開關箱混用,用電設備不能做到“一機一閘一漏保”,配電箱內無有效接地接零等;特種設備新裝、移裝未檢先用、帶病工作等;施工機具設備傳動部分無防護罩;危險區域無安全防護棚、防護網、安全警示等;基坑臨邊無防護攔,高空作業及高處作業無安全防護網等等。這些安全隱患的長期存在,如得不到有效治理和消除,必然導致安全事故。
(六)安全專項方案的編制針對性、適用性不強,措施和管理方法執行不到位。
首先施工單位在安全專項方案編制的過程中未針對工程實際情況進行編制,造成在執行中與實際施工形成兩個極端,方案的適用性不強,措施和管理方法不能得到有效落實,致使施工中安全技術措施背離施工實際,現場管理呈現混亂局面。其次是方案過于呈條化,不能適應施工過程中施工工藝的變化,措施和管理方法更新緩慢,嚴重滯后施工進度,導致方案不能執行。再次,方案雖然滿足施工要求,由于安全措施的執行與完善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不能有效配合施工進程,為保進度就擅自取消,不嚴格執行。
二、高速公路施工安全標準化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主體考核機制。
安全責任主體考核機制就是將項目管理主體責任人納入到安全管理的各個環節,建立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制定相應的考核內容和考核辦法,大力推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對施工管理實行安全生產情況量化考核,與主體工程施工管理掛鉤,與職工績效獎勵掛鉤。把施工每個方面的安全管理采取分值法進行數字化統計,綜合分析,系統化、科學化、標準化管理。
(二)增強“六種能力”,促進現場安全管理。
“六種能力”就是主管領導安全管理的監督協調能力、各部門安全管理的溝通能力、專職安全員的管理能力、現場安全管理人員的執行能力、班組長安全隱患排查能力、施工作業人員自我保護能力。只有增強了這些方面的能力,才能在施工過程中形成一個完整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才能有效把握安全生產各個方面的管理。
(三)完善高風險區域安全防控預警機制。
在高速公路建設中,特別是山區高速的建設日益增多,高邊坡、深基坑、特大及高墩橋梁、長隧道施工風險比重日益增大,這就得切實做好高風險區域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在施工安全風險控制上進一步完善防控措施,如高邊坡監控監測、深基坑防護、特大橋或高墩柱施工以及隧道工程安全風險預警機制和安保監控系統。加強重大風險源的統籌監管和安全專項方案的編制,做到施工前有組織有計劃,施工中管理有措施有方法,突發事件處置有預警有保障。
(四)提高現場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質量。
提高安全管理,重要的是提高標準化建設質量,落實標準。標準是什么,就是尺度、量化、規范。安全管理引入標準化,就是將原有沒有規范的行為和沒有量化管理的施工環境進行一系列的規范,實行科學管理,以達到安全、高效地施工,就是將“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綜合治理”這一安全生產方針引向深入,就是將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所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因此,在施工中就需要把安全管理的質量從根本上抓實抓好,以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行業規范及標準和地方性安全管理辦法為依據,加強現場安全管理,提高標準化建設,為安全生產奠定堅實的基礎和良好的施工環境。
(五)大力倡導“以人為本”教育機制,構建和諧文明的施工氛圍。
“以人為本”是工程施工的根本。人的行為決定了施工的安全與否。只有提升人的安全意識,使之自我保護意識加強,才能減少不安全行為,安全施工才能有保障。我們也只有認清這一點,加大職工的安全教育,結合工程實際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和安全知識宣傳,(如開辦農民工夜校、安全知識講座、安全知識問卷、安全勞動競賽等,開展各類安全生產專項活動,把安全知識送達到每一位員工手上、心中和腦內。)才可使每位施工人員真正知安全、懂安全、管安全。
(六)完善安全經費的使用管理,保障安全防護措施到位。
安全生產,重在防控;安全經費,重在使用。在項目施工中,要嚴格審查安全生產經費的使用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明確使用范圍,對現場安全防護設施要進一步完善相應的現場檢查驗收制度。對不符合國家標準、不滿足安全生產要求的,要杜絕使用。對安全經費的提取和支出經常性地進行檢查監督使用。嚴禁挪作他用或不使用。對不屬于安全生產費用的支出要堅決不予支付。
(七)大力推進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
隨著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安全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也成為標準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即運用科技手段采用網絡化管理模式加強高風險區域和重大風險源進行實時監控。如對特大橋、高墩施工、隧道施工進行全程視頻監控,特別是隧道施工人員安保系統的運用,為進一步加強隧道施工人員應急救援體系的立體式管理奠定了基礎。
結束語:
高速公路安全標準化建設,任重而道遠,特別是正值我國高速公路飛速發展的時期,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沒有跟上發展的節奏,安全事故屢有發生,形勢嚴峻,任務更是艱巨。這就需要我們認清形勢,加大管理力度,強化責任落實,搞好職工培訓,提高安全意識,完善安全防護,確保經費投入,切實落實安全隱患排查制度,把安全標準化建設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夏環環,汪華剛.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問題探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13)
【2】朱彥軍.關于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1,(7)
【3】陳波.關于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中國科技博覽,2011,(14)
【4】常杰.談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11,37(32)
【5】李盛魯.信息化管理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房地產業,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