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考慮運輸成本的我國煤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交通運輸時間:瀏覽:

  摘 要:煤炭在能源消耗中占到70%左右,研究煤炭需求的影響因素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傳統研究主要是對城市化進程、替代能源消費量等因素進行分析,忽略了運輸成本的影響。本文采用GDP、第二產業占比、電力消耗量和全國貨物運輸量來解釋煤炭消耗量。結論有電力行業煤炭消耗量巨大,對煤炭需求產生很大影響;經濟增長會顯著增加煤炭需求;第二產業占比對煤炭消耗量影響很大;鐵路運輸成本的降低會促進煤炭需求。

  關鍵詞:煤炭需求 協整 運輸成本

交通運輸研究論文

  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耗中占到70%左右,2016年我國煤炭消耗量為270231萬噸標準煤,占世界煤炭消耗量近一半。煤炭行業的變化會影響到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研究煤炭需求量的影響因素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我國煤炭儲量相對比較充裕,這是導致煤炭消耗量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國原油和天然氣的進口依存度分別達到56%和26%,而煤炭的進口依存度僅為7.5%。較多的煤炭儲量和相對低的價格,導致我國能源消耗嚴重依賴煤炭。煤炭主要應用在火力發電、鋼鐵行業、冬季采暖等,其中大部分消耗在火力發電中。

  1 文獻綜述

  叢威和張志鵬[1](2012)應用協整模型,選取國內生產總值、城鎮化水平、第二產業比重等因素對2015年煤炭需求量進行預測。鄒紹輝和丁治立[2](2018)基于自適應蝙蝠算法,選取經濟增長、城鎮化進程和能源結構作為輸入因子,建立二次方程形式的煤炭需求預測模型。胡雪棉和趙國浩(2008)基于雙隱層BP神經網絡,選取GDP增長率、煤炭消費彈性系數作為解釋變量,預測了未來五年的煤炭需求量。孫涵等(2011)運用支持向量回歸,研究發現經濟增長是煤炭需求增長的主要原因,工業結構影響次之。張宏和李仲學(2007)選取社會發展、經濟增長等因素,建立煤炭需求情景分析模型。

  綜合已有研究,對煤炭消費量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從經濟增長率、城市化率、相關能源價格及消耗量等方面來考慮,沒有對煤炭的運輸成本進行考量。實際上煤炭的運輸成本要占煤炭總成本的50%左右,將運輸成本作為煤炭需求量的影響因素很有必要。本文選取全國貨物運輸量來考量煤炭的運輸成本,顯示出較好的解釋效果。

  2 煤炭需求量影響因素選取

  2.1 煤炭需求量

  我國各年份煤炭消耗量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我國煤炭消耗量從2000年的100864.79萬噸增長到2016年的270231.15萬噸,增長167.9%,年均增長高達10.49%。2013年是峰值年份,為281538.00萬噸。

  2.2 經濟增長

  煤炭作為一種能源,是生產活動中的重要中間投入,與勞動、資本、土地等都與經濟增長具有很強關系,許多研究也已證實。選取GDP作為經濟增長的衡量指標。

  2.3 第二產業占比

  根據各產業的生產特點,制造業即第二產業相對于其他產業需要更多的能源投入,故選取第二產業占比作為煤炭消耗量的影響因素。第二產業占比是指每年第二產業GDP占全國GDP的百分比。

  2.4 電力消耗量

  煤炭主要消耗在火力發電中,我國發電方式以火力發電為主。2016年,我國火力發電占總發電量比重為74.4%,火電耗煤18.45億噸,占煤炭總消耗量的47%,故選取電力消耗量作為煤炭消耗量的影響因素。

  2.5 全國貨物運輸量

  煤炭的運輸成本占到煤炭總成本的50%左右。由于煤炭主要是靠鐵路和公路運輸,運輸業具有很強的規模經濟性,當運輸量很大時,單位貨物運輸成本明顯下降,選取2000—2016年我國貨物運輸量來刻畫煤炭的運輸成本。數據如表2所示。

  從表2看出,2000年我國貨物運輸量為1358682萬噸,2016年為4386763萬噸,增長222.87%,年均增長13.93%。貨物運輸量如此快的增長速度,勢必會帶來單位貨物運輸成本的下降。

  3 模型與實證分析

  3.1 建立計量模型

  選取GDP、第二產業占比、電力消耗量和全國貨物運輸量作為影響因素。回歸模型為:

  其中,y是每年的煤炭消耗量,GDP為國民生產總值,PSI為第二產業占比,TPC為電力消費量,VGT為全國貨物運輸量。c為常數項,α1、α2、α3和α4為模型參數。為降低異方差的影響,對所有變量進行對數化處理。

  3.2 實證分析

  對變量進行平穩性檢驗和協整檢驗,表明y與四個影響因素之間存在穩定的長期均衡關系,即協整關系。回歸結果見表3。調整后R2為0.9938,F統計量為652.08,影響因素均顯著。得出的模型為:

  (5.768771)(3.388215)(12.33532)(3.442970)(-4.756783)

  括號內數字為各解釋變量的τ統計量。可見,煤炭需求量與GDP、第二產業占比和電力消耗總量成正相關,與全國貨物運輸量成負相關。GDP每增加一個單位,會使煤炭需求量增加0.69個單位;第二產業占比每增加一個單位,會使煤炭需求量增加5.16個單位;電力消耗總量每增加一個單位,會使煤炭需求量增加0.62個單位;全國貨物運輸量每增加一個單位,會使煤炭需求量減少0.88個單位。

  電力消耗量的增加會顯著增加對煤炭的需求,是因為火力發電占到我國發電總量的70%以上,電力生產和消耗的增加會明顯促進對煤炭的消耗。GDP的增長會顯著增加對煤炭的需求,這與之前的研究一致,經濟增長不僅需要勞動、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的投入,也需要煤炭等能源的投入。各種投入要素之間不是完全替代的,它們之間更多的是互補關系,只有各種生產要素按照一定比例投入生產,才能保證經濟的均衡發展。第二產業占比的提高會增加煤炭需求,相對于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第二產業對煤炭等能源的需求量巨大,機器運行、火力發電、原料生產等都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

  全國貨物運輸量的增加會減少對煤炭需求。全國貨物運輸量增加,由于運輸行業規模經濟性的原因,會使單位貨物的運輸成本下降,應該增加對煤炭的需求。出現反常現象可能是因為全國貨物運輸量增長速度過快(從2000年到2016年增長222.87%,年均增長13.93%),從而超過運輸行業的最佳運營規模點,導致由規模經濟變為規模不經濟,使單位貨物的運輸成本上升,從而減少對煤炭的需求。

  4 結論和政策建議

  4.1 結論

  (1)電力發電的煤炭消耗量巨大,對煤炭需求產生很大影響。電力消耗總量是影響因素中影響最大的,啟示減少煤炭消耗應主要從電力發電行業入手。(2)經濟的增長會顯著增加煤炭需求,是導致煤炭消耗量增長最根本的原因,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會直接或者間接對煤炭等能源產生需求。(3)第二產業占比對煤炭消耗量影響很大。第二產業占比越大,煤炭需求量越大。(4)鐵路運輸成本的降低會促進煤炭需求。隨著全國鐵路和公路貨物運輸總量的變化,使運輸行業由規模經濟變為規模不經濟導致單位貨物運輸成本上升從而減少對煤炭的需求。

  4.2 政策建議

  (1)轉變發電方式,減少對煤炭依賴。逐步改變發電行業對煤炭的依賴,使用其他相對清潔的能源,如風能、核能、太陽能等,降低火力發電比例,提高清潔能源發電比例。(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單位產能能耗。通過改進生產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單位GDP能耗。(3)發展環境友好型和能源節約型產業。發展技術、知識密集而能源節約的產業,對于過剩產能及時清退。(4)通過稅收等方式提高煤炭的使用成本。在煤炭的開采、運輸、最終消費等環節加收適當的能源稅,提高煤炭的使用成本,彰顯煤炭資源的稀缺性,促使社會轉向其他能源的消費。

  參考文獻

  叢威,張志鵬.2015年我國煤炭需求量預測實證研究[J].中國礦業,2012(6).

  鄒紹輝,丁治立.基于ABA-ESA的中國煤炭需求預測模型[J].中國煤炭,2018(7).

  推薦閱讀:交通運輸研究交通類期刊征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泉县| 右玉县| 巩义市| 郯城县| 麟游县| 黄石市| 河池市| 罗江县| 乌拉特前旗| 嘉定区| 萍乡市| 庄浪县| 黄浦区| 隆子县| 大冶市| 阿尔山市| 凌海市| 昭平县| 离岛区| 阿拉善盟| 鄂托克前旗| 丰顺县| 洞口县| 德格县| 金塔县| 普陀区| 集安市| 日土县| 襄城县| 大化| 定兴县| 芜湖市| 大安市| 连云港市| 邓州市| 大余县| 龙南县| 赞皇县| 庆安县| 林州市| 曲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