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廣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物流樞紐網絡研究綜述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交通運輸時間:瀏覽:

  摘 要: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相繼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建設交通強國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已成為國家重大戰略決策,在此背景下,研究廣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物流樞紐網絡研究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意義。本文通過對當前國內國外物流樞紐網絡的文獻梳理,分別在城市網絡、物流樞紐、信息網絡和物流組織網絡構建等方面進行了文獻分析,并提出了研究目標和新思路,對廣州建設物流樞紐網絡和發展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關鍵詞:廣州 粵港澳大灣區 交通物流樞紐 網絡 綜述

交通運輸研究

  《交通運輸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76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主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主辦、交通運輸科技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出版的國家級學術期刊.

  1 研究的背景和必要性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我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有力促進資源配置、經濟要素流動、謀求共同發展。廣州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外貿也十分活躍,廣州將發揮更重要的樞紐功能。

  在此背景下,國務院2018年頒布了《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2019年相繼頒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交通強國建設綱要》,說明國家高度重視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明確提出提高海運、民航的全球連接度,建設世界一流的國際航運中心,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拓展國際航運物流,發展鐵路國際班列,推進跨境道路運輸便利化,大力發展航空物流樞紐,構建國際寄遞物流供應鏈體系,打造陸海新通道。

  維護國際海運重要通道安全與暢通。構建灣區互聯互通、面向全球的交通網絡。作為灣區的重要核心之一的廣州正在深入推進航空機場、國鐵干線、城際軌道、碼頭航道、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實現了對外高速通達、對內便捷互通的大交通網絡體系,這對于廣州樞紐型網絡城市加速成型,以及提高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這也要求我們要進一步提升信息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水平、擴大網絡容量建設等,并不斷完善協調機制和健全實施機制。

  但是目前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過程中,由于體制機制障礙、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導致規劃落地存在困難,區域城市群內部的城際通道能力緊張,輻射泛珠三角地區的快速交通網絡尚未全面建成,物流節點重復建設問題等突出。

  因此,推進粵港澳的深度合作和融合發展,除了需要通過物流樞紐信息網絡平臺合理規劃物流樞紐設施網絡,更需要制度環境的組織網絡建設進行保障。本文將從物流樞紐設施網絡、物流樞紐信息網絡、物流樞紐組織網絡三個方面進行文獻綜述分析。

  2 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梳理及研究動態

  2.1 在城市網絡研究方面

  目前對于城市網絡方面的研究,一是對世界城市網絡的研究,其中世界城市網絡的研究主要方向是“世界城市體系”研究;二是對區域城市網絡研究,其中區域城市網絡研究與區域經濟之間的關系。胡艷、時浩楠(2017)利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分析了長三角城市群城市創新的關聯網絡特征以及空間結構。王方方,楊煥煥(2018)運用凝聚子群和QAP等網絡分析方法,對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經濟網絡結構進行網絡中心、凝聚子群和相關關系進行分析[1-3]。

  2.2 在物流樞紐設施網絡構建方面

  物流樞紐的網絡建設是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基礎性條件和重要的驅動力。毛艷華等(2014)認為,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網絡是提升大珠三角城市群的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Qin C,Huo N,Chong Z(2015)采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分別分析了城際鐵路發展對珠三角城市群整合的影響。結果表明,城際軌道交通的發展總體上有利于增強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網絡發展趨勢,加強城際聯系,促進城市群內分工,強化中心城市地位,促進綜合發展。王浩(2017)等以淮海城市群為例,對城市群協同發展水平進行定量分析,得出交通聯結對淮海城市群協同發展具有顯著的正向推動作用。總體上,廣州交通物流樞紐建設將有力增進粵港澳大灣區內部聯系,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均衡的多極網絡聯系,加快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進程(覃成林,2018)[3-6]。

  在區域物流樞紐的構建方法研究方面。耿勇(2007)提出了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合理規模的確定是物流樞紐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并對物流基礎設施網絡規模確定方法研究。李兆磊(2014)提出通過基于狀態空間法的物流樞紐承載能力模型可以有效評估物流樞紐的承載狀態。邵寧荃(2016)提出從區域軸輻物流網絡構建角度研究區域物流資源優化配置問題。王琛(2016)提出城市物流樞紐的空間布局方法進行了分析研究,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提出理論方法之后又進行了實證研究。宋玲(2017)針對物流業樞紐節點布局合理性進行了實證探究,提出了基于Dijkstra原理分析方法,能有效判定物流業樞紐節點布局設置是否合理,也能有效判定如何高效設置樞紐節點,同時還能對已有物流網絡進行有效動態調整。

  2.3 在信息網絡構建方面

  經濟網絡不僅包括交通網絡,也包括信息網絡,粵港澳之間存在信息網絡的短板。“一國兩制”的制度差異下存在信息壁壘,缺乏大數據平臺,營商環境、電子商務、電子政務、資質互認等方面存在短板(李曉莉,申明浩,2017)。粵港澳大灣區要保持在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移動通訊、共享經濟、大數據服務、電子政務等方面的先行優勢,必須優先整合相關的信息資源。粵港澳大灣區重點依托龍頭企業或第三方組織整合產業內外部、上下游資源,實現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等信息資源的高度集聚和充分共享,從而共同推進灣區經濟發展(梁經偉等2018)。

  在信息網絡平臺建設方面:邢大寧等(2016)基于對現有物流信息平臺服務模式的對比分析,提出基于云生態的物流信息平臺服務模式創新,并分析了其概念模型、平臺與相關主體間的關系、價值創造機理、核心業務功能及盈利模式,指出云生態的物流信息平臺服務模式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程琳,朱曉峰等(2018)構建共享物流信息平臺理論模型與應用模型,可促進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價值最大化,加快物流行業轉型升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冕宁县| 沅陵县| 抚松县| 苍溪县| 佛教| 大关县| 自贡市| 屏南县| 永泰县| 泊头市| 哈巴河县| 横山县| 莱阳市| 长顺县| 桂东县| 仪陇县| 华阴市| 余江县| 定日县| 宜宾县| 太谷县| 夹江县| 岳普湖县| 巴楚县| 奉贤区| 喀什市| 桂阳县| 本溪市| 洞头县| 齐齐哈尔市| 察雅县| 漠河县| 怀柔区| 雷波县| 太仓市| 普兰店市| 莱西市| 中方县| 福贡县| 榆树市| 龙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