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刊發論文談現代港口物流的新改革發展有何意義及影響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交通運輸時間:瀏覽:

  摘要:港口物流是最近幾年才頻頻出現在學術研討和各類媒體上的新名詞。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優勢,以先進的軟硬件環境為依托,強化其對港口周邊物流活動的輻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貨、存貨、配貨特長,以臨港產業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優化港口資源整合為目標,發展具有涵蓋物流產業鏈所有環節特點的港口綜合服務體系。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態下的綜合物流體系,是作為物流過程中的一個無可替代的重要節點,完成整個供應鏈物流系統中基本的物流服務和衍生的增值服務。

  關鍵詞:現代港口物流,物流發展,刊發論文

  港口從古至今一直歷來都是境內外貿易的重要中轉站,港口的出現大大便利了各種貿易的運輸時間和縮短了運輸的路程,帶動了國家經濟貿易往來的開展。隨著海洋的優勢的被發現,各個發達國家陸續把海洋港口作為經濟貿易的重要窗口,并通過海洋開辟了一系列的殖民地。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往日益密切,現代化的港口便利了國家之間、區域之間貿易的開展,利用港口作為開展貿易的平臺,大大提高了國家之間、區域之間的貿易往來,促進了商業繁榮,進而帶動了物流業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商貿進一步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臨海工業的發展,港口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使得一些原材料生產企業和產品運量大需要把港口作為水運條件的企業,直接把港口作為生產基地,進行原材料的配送,進而帶動了港口所在城市工業的發展。同時通過港口還可以為港口所在城市提供旅游服務,促進了房地產業的發展,金融等各項業務的開展,現代化的港口已經成為工業、商業、旅游、運輸、服務等各項服務于一體的大型服務場所。

  1.引言

  隨著海峽兩岸溝通交流、貿易往來的不斷深化,物流作為一個在這其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它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貿易往來的發展程度。廈門作為離臺灣最近、聯系最緊密的中國大陸地區,擁有一定數量的優良港口,其物流業的發展在海峽兩岸的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探究廈門對臺物流發展現狀和優劣勢分析為切入點,嘗試分析了廈門現代物流發展的總體情況和優劣勢,并針對現狀給出了一定的建議。

  2.廈門港物流發展狀況

  廈門港位于臺灣海峽西岸,自然條件優越。港灣由大小金門等島嶼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港內水域寬闊、水深浪小、不凍少淤。岸線總長202.3公里,適于建港的岸線60.5公里;錨地面積達19平方公里。進港航道全長約42公里,水深達到一14米,1O萬噸級船舶全天候進出港。

  目前,全港共有生產性泊位122個,深水泊位33個。53條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通達全球各主要港口。集裝箱、石油、煤炭等專用碼頭一應俱全,第六代集裝箱船舶可直接靠泊作業。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完成26.5億元,廈金客運直航航線旅客突破6O萬人次,達到60.75萬人次。

  3.海峽西岸港口現代物流發展優劣勢分析

  3.1優勢

  廈門作為離臺灣最近的港口城市,以及海峽西岸經濟區域經濟中心,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同時,作為一個經濟特區,廈門近三十年的自身發展也造就了一些硬件的優勢。

  3.1.1對臺獨特優勢

  廈門對臺灣有著“地緣、血緣、文緣、商緣、法緣”的五緣,這種地緣相近、血緣相親、語言相通、習俗相同的人文關系對廈門在促進海峽兩岸的經貿合作和科技文化交往、吸引臺商在大陸投資、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中具有其他地區無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廈門是我國現有的五個經濟特區中距離臺灣最近的一個經濟特區,是臺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現有廈門籍臺胞數是大陸臺胞數的十分之一。

  3.1.2海峽西岸經濟區位地理優勢明顯

  廈門具備良好的地理區位優勢,區域經濟圈的中心城市地位突出。目前,福建省外貿集裝箱吞吐量的80%由廈門港完成。2002年,我國占世界石材貿易進出口總額的16%,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65.62%的石材進口來自廈門港。目前,外商獨資、中外合資等三資企業創造了全市85%以上的工業總產值,全市50%的工業產成品用于出口,其中機電產品占50%以上。因此,物流業被定位為廈門市第三產業的支柱產業之一。

  3.1.3經濟特區特權助發展

  廈門經濟特區是全國5個特區中唯一被中央批準實行自由港某些政策的特區。得天獨厚的政策優勢使廈門已成為全國開放度最高、形式最多樣、政策內涵最豐富的經濟特區,并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3.1.4會展業和金融業發展迅速

  會展業的高速發展給廈門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每年9月8日,中國唯一國家級國際投資促進活動——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CIFIT就在廈門舉辦,吸引大批投資者。

  同時,廈門的金融業比較發達,已有中、外銀行二十幾家,并正按照“建立門類齊全、分工合理、協作發展、對外開放的金融機構體系”的要求,加快金融業的發展。

  3.1.5“區港聯動”、保稅港政策對廈門港口物流推動作用

  “區港聯動”和保稅港政策必將提升廈門港的國際化區域性的大港地位。東渡港區通過象嶼保稅區和東渡港區的資源整合和功能聯動,廈門島外的海滄港區設立保稅港區必將有助于形成現代物流產業的規模,營造良好的物流發展環境,提高物流效率和質量,提升廈門港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引領廈門提高對外開放的新層次和新水平。

  3.2劣勢

  3.2.1地處經濟腹地的劣勢

  廈門市地處我國東南沿海經濟帶,依托閩南三角洲地區,背靠八閩大地,南有經濟發達的包括香港在內的華南經濟圈,北有目前國內實力最雄厚的以上海為龍頭的華東經濟圈,東面是崛起多年的高雄港,曾是“亞洲四小龍”之稱的臺灣省經貿實力強大。在香港、深圳、上海、寧波、高雄等這些發達的國際性和區域性集裝箱樞紐港的包圍之下,以及相對落后的陸路集疏運條件限制下,廈門港的陸向經濟腹地被鉗制在福建省以及粵東與贛南這塊有限的地區,海向的經濟腹地也僅局限在福建省沿海以及汕頭地區。

  3.2.2閩臺物流差距大,影響港口物流發展

  自20世紀60年代臺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以來,臺灣經濟發展很快,港航發展水平和管理水平都以及步入現代化。尤其高雄港已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深水良港,裝卸效率高,借用的國際航線班輪多,能為船貨雙方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優質服務。反觀廈門,由于港口建設起步遲,發展水平和管理水平還比較低。最突出問題是港口深水泊位少,進出港航道不能滿足船舶大型化的發展趨勢,臨港工業和港口物流也還剛剛起步,借用航班少,貨物運輸量少。目前,廈門、福州兩港的貨物運輸量只有高雄的十分之一,懸殊的貨物運輸量,以及閩臺兩岸港口物流發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勢必造成與臺灣航運障礙,削弱廈門乃至福建港口在兩岸直航中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池县| 突泉县| 黑山县| 永胜县| 潼关县| 海安县| 万载县| 江城| 菏泽市| 广河县| 周口市| 萝北县| 无为县| 连江县| 科技| 蕲春县| 东海县| 北京市| 石渠县| 信宜市| 台东市| 韶关市| 涞源县| 邯郸市| 阿拉尔市| 岫岩| 霍林郭勒市| 肇州县| 咸丰县| 丁青县| 精河县| 二连浩特市| 左云县| 墨竹工卡县| 无棣县| 锦屏县| 孟连| 浮山县| 澜沧| 清苑县| 武夷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