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一個貧困縣的“中國夢”探討學習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交通運輸時間:瀏覽:

  “按照有關規劃,"十二五"期間,德江縣將建成集物流園區、中央商務區、金融街區、醫療保障中心、工業園區、教育文化體育中心等為一體的中心城市。”德江縣委書記張珍強告訴記者,德江縣只有奮力趕超,跨越發展,才能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實現舉世矚目的“中國夢”。

  貴州德江,一片讓人充滿遐想的熱土。“中國儺戲之鄉”、“中國天麻之鄉”等美譽,早已讓其聲名遠播。絢爛的民族文化,獨特的資源稟賦,讓它成為黔東北一顆耀眼的明星。

  貴州德江,一個集“老、少、邊、窮”于一身的國家級貧困縣。不通鐵路,不通高速,全縣50萬人飽受交通閉塞之苦;5年前,該縣財政收入不過1億元,而支出達10億元以上,長期靠國家補貼過日子。

  然而,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改變了德江人的命運。

  2010年,貴州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德江培育成黔東北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貴州重點打造的5個區域性中等城市之一。在貴州省“十二五”規劃的中等城市名單中,該縣是唯一的縣級城市。

  “強基礎、興產業、抓增長、促穩定、保民生”;建設“實業德江、活力德江、滿意德江”……德江縣既注重制定發展戰略,更注重加快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實際行動。

  近3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總體戰略思路的指引下,德江縣超前謀劃,超前實施,一場跨越發展的攻堅戰在全縣打響。

  一組數據足以證明德江的“趕超”速度:2012年,該縣GDP、財政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48.96億元、4.57億元、14500元、4384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8%、40.4%、20%、23.46%,增速位居銅仁市前列。

  “三高五鐵一港口”托起“區域中心城市”藍圖

  2月24日,是德江傳統的元宵炸龍節。當天,20余萬人齊聚縣城。62條彩龍來回穿梭在城區主干道,多數人家已準備好價值近千元的鞭炮,彩龍一到,便點燃繞在竹竿上的鞭炮,手持“噓花”,對準彩龍和舞龍者進行“轟炸”和噴射。等不到舞完全程,彩龍早已只剩骨架,舞龍人仍舞動骨架,任由人們爭相追炸,炸龍的人越來越多,舞龍的人也越炸越歡。元宵炸龍,詮釋了他們對舞龍文化的傳承和開拓。

  “炸龍已成為德江一道獨特的風景,不單是我們自己慶祝,很多縣外省外的人也來觀看。”家住城區的安飛對今年的炸龍感觸頗深,他用平板電腦拍下了炸龍節的精彩瞬間。拍完炸龍,安飛和家人又到城南新區人民公園,對著各種珍稀植物,一次次按動平板電腦相機快門,不到3個小時,已拍攝了300多張照片。“變化太大了,兩年時間,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都市氣息越來越濃。”

  在安飛拍照的人民公園,每到夜晚,公園內霓虹燈下,隨處可見休閑健身的居民。銀杏、紅豆杉、羅漢松、加拿利海棗等上百種珍稀植物集中“安家”,這個沿玉溪河建設的具有土家風情和濱海風光的景觀長廊,結束了德江縣城居民沒有休閑及晨練場所的歷史。公園旁,世紀明珠、多維國際、溫州商貿城等大型地產項目先后落戶。生態景觀和高品質樓盤如此親近,讓德江縣城南新區建設宜居城市的構想逐步成為現實。縣域內第一個城市公園、第一大購物超市、第一家五星級酒店、擁有專業物業服務的地產項目紛紛落戶德江。

  “我們每天都能感受到城市的變化和給人們帶來的實惠。”一位德江居民告訴記者。

  依托“三高五鐵一港口”,打造黔東北區域性中心城市,這在德江可謂家喻戶曉。“所謂"三高五鐵一港口",就是目前進入國家和省"十二五"規劃體系里,有三條高速公路、五條鐵路在德江交匯,一個烏江最大港口在德江建設。依托這個優勢,打造區域核心城市。”德江縣縣長李云德告訴記者,黔東北地區、武陵山片區長期貧窮落后,一個重要原因是交通、信息閉塞,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一個中等城市的輻射帶動。德江距離遵義、銅仁、重慶黔江約為200公里,是黔東北腹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此外,德江具有城市拓展的空間。在黔東北地區,受大婁山脈和武陵山脈的擠壓,烏江縱深區域全部是河谷地帶。德江適合城市發展的區域有100多平方公里,如果把復興、合興作為中心地帶又可以延伸100公里,發展空間巨大。

  “交通、區位、空間三大優勢,使德江的發展上升為省級發展戰略。”李云德說,2010年9月,貴州省委9號文件明確,依托貴州東北部重要交通干線和樞紐建設,把德江培育成為貴州東北部的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貴州“十二五”規劃中,把德江作為全省5個重要的中等城市來建設。

  機遇總是光顧那些有準備的人們。2010年初,該縣啟動城南、城北新區建設;2011年10月,該縣按遠期100平方公里100萬人,中期50平方公里50萬人規劃,近期按40平方公里30萬人建設總體規劃修編完成,縣城第四輪總體規劃修編獲專家審查通過。

  近兩年,該縣每年拿出1000萬元用于城市規劃,今年規劃經費增至2000萬元。

  規劃在紙上,關鍵在行動。近3年來,德江縣城市建設快速推進:

  2009年,位于德江縣城老城區的恒泰大廈竣工,樓高22層,成為德江縣城的地標性建筑。

  2012年,城南新城32層高的世紀明珠大廈封頂,德江地標建筑的高度又一次刷新。按照規劃,將有數十棟建筑超過恒泰的高度。

  大規劃需要大投資,一批看好德江投資潛力的客商,紛紛投來橄欖枝。數億至數十億的項目先后落戶,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如今的德江,城南新區正在快速崛起。截至目前,已投入近10億元建設基礎設施,建成城市干道8.7公里。

  不單是高樓的快速涌現,新的生活方式和商業形態也將在新城中得到實現。

  1月24日,貴州合力超市德江世紀明珠店開門迎客,這家經營面積達近1萬平方米的購物超市,成為德江第一家超大規模購物市場。今后,世紀明珠綜合商業體系將有步行街、百貨商場、商務酒店、KTV等,可為2000人提供就業崗位,可提供集購物、住宿、娛樂等于一體的一站式消費環境。

  作為較早落戶德江的地產項目,世紀明珠提供的商業形態,開創了德江購物形態的新方式。項目投資方貴州吉興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龔中平表示,德江提出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發展戰略后,公司迅速做出投資德江的部署,在與德江相關部門對接后,2010年10月獲得商業土地開發權,2011年9月18日,世紀明珠項目開盤,當天共簽訂230余套認購協議,目前,該樓盤1500套住宅已各有其主。“在已售出的住宅中,湖南、重慶等地的購房比例占20%。”龔中平表示,外來購房者主要到德江經商。

  實施縣城“南連北拓”,德江奏響了城市發展的強音。作為“南連”重要部分的城南新區,目前已建成46米寬的世紀大道、32米寬的快速干道,總長達8.7公里,綜合管網、燃氣管道均與市政道路配套建設,電力、通訊等線路全部入地。長3公里、寬46米的城南大道和長4公里、寬32米的城南新區快車道,從開工到建成通車,僅用了半年多時間,開創了城建的“德江速度”。

  德江區域性中心城市夢想逐步成為現實。一批打造黔東北中心城市的項目先后開工。這些項目涵蓋物流、商貿、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

  總投資10億元的浙江溫州商貿城,配套了67000平方米的建材、家居、五金市場,建成后,將是黔東北大型建材家居市場之一。項目采取集中采購、減少流通環節等方式,降低采購價格,提升市場在黔東北的綜合競爭力。

  投資5億元的大學城項目,為德江區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強有力的人才資源和智力支持。該縣提出,舉全縣之力,傾全縣之智,集全縣之財,按照建設區域性教育中心要求扎實推進教育事業持續、協調和健康發展。按照規劃,2016年全縣各級各類教育普及程度達到并在部分指標上超出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0%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0%以上、普通高中階段在校生達1.95萬以上,中職教育在校生達0.6萬以上,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65%以上。

  在德江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實踐中,在黔東北具有地標性的配套設施將不斷涌現。占地面積45畝,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的德江體育館,采用全鋼架結構,建成后將是銅仁市最先進的體育場館。今年,德江縣民族中醫院已啟動創建二級甲等中醫院工作。圍繞這一目標,該院將建設為以骨傷骨病、針灸、康復、肛腸、中醫專科專病為重點,以中西醫結合為特色的現代化中醫醫院。

  重新定位城市功能,讓德江城市建設承載了新的歷史使命。德江將把城南開發區建成集行政中心、教育中心、文體中心、商業中心、金融中心、休閑娛樂中心為一體的新城區,把城北開發區建成工業中心、物流中心。2016年,德江縣城區面積將拓展到20平方公里,人口達到20萬人,可有效輻射和帶動周邊共同發展。

  “產城互動”建設實業德江

  隨著“三高五鐵一港口”的規劃和建設,德江交通樞紐的地位日漸凸顯,成為客商投資興業的熱土,讓德江在承接產業轉移進程中拔得頭籌。截至目前,園區已入駐企業近50家,總投資近40億元。

  依托未來發達的交通條件和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契機,德江大力夯實工業基礎。自2011年著力構建產業發展平臺,大力發展工業園區以來,全縣工業園區“一區三園”的布局正有序推進,城北工業園、煎茶農特產品加工產業園、共和現代物流園。城北工業園區以高新技術、生物資源開發、機電制造等為主,煎茶循環經濟示范園以農特產品深加工、物流為主的,共和重工業園則以新型建材、倉儲等為主。

  位于縣城北面,規劃占地面積20平方公里的城北生態·產城一體化區是該縣工業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該縣城市建設中“北拓”的核心區域。目前,城北園區3.48平方公里核心示范區水、電、路、給排水、供氣、廣電網絡、通訊等配套設施接近尾聲,天然氣管道工程已投入運行。通過園區的城北大道長近6公里、寬70米,建成后將老城區、城北園區和規劃建設的德江火車站緊密連接在一起。

  在城北大道旁,總投資25億元的黔東北機電產城一體化項目工地,數十臺工程機械來回作業,4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將于7月份完工。占地1050畝的機電城,設置了機電制造、產品交易、物流、辦公和住宅等區域。黔東北機電城從規劃時,起點就瞄準打造黔東北機電市場的龍頭老大。

  在緊鄰重慶基地不遠的德江上馬投資超25億元的機電項目,投資方重慶三諾機電制造有限公司則有獨到的發展戰略。據該公司段紹華副總經理介紹,公司作出重慶之外再建生產基地的決策后,先后到西南各地考察,都沒有心儀的區域。2012年,三諾機電到達德江,當地未來的交通優勢、城市規劃給公司領導留下深刻印象。通過比較分析,三諾機電決定把投資項目落戶德江,并立足德江,形成覆蓋大西南的機電產品供應體系。

  段紹華表示,機電城將以工業帶動市場,以市場帶動商家,引進相關配套產業,形成容納4000戶商家,15家以上機電制造企業的機電城,實現年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打造園區唯一,黔東北最大的機電產業園區,為當地提供逾6000個就業崗位。

  產城一體化的開發思路,正在德江創造著喜人的發展動力。截至去年底,城北園區已開工基礎設施項目16個,完成投資8.7億元,入園企業45戶,協議招商引資42.8億元,完成投資23.3億元,28家企業先后投產,為2500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傳統工業底子薄,新興產業積累薄弱正逐步成為德江的過去。按照全縣工業園區建設目標,到2025年,該縣將實現工業總產值1000億元以上,實現稅金100億元以上,帶動就業人員15萬人以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改则县| 淮安市| 郴州市| 将乐县| 五寨县| 阿拉尔市| 天镇县| 三门峡市| 正安县| 宁河县| 读书| 新津县| 崇明县| 武邑县| 如东县| 肥乡县| 普陀区| 博野县| 苍南县| 广州市| 盐源县| 柳林县| 静安区| 博乐市| 尚志市| 常熟市| 乌拉特后旗| 顺平县| 大新县| 蓬莱市| 南召县| 肥西县| 亚东县| 兴业县| 和平区| 慈利县| 舟曲县| 晋江市| 红安县| 桂林市| 江孜县|